覃靜

很多人都覺得小寶寶胖乎乎的最可愛,但過度肥胖卻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還影響發育。如果寶寶過度肥胖了,家長該怎么來幫他減肥呢?
寶寶剛2個月,一直是純母乳喂養。媽媽的母乳非常充足,寶寶消化吸收得也好,目前3~4小時吃一次奶,一兩天排便一次。看生長曲線,寶寶的體重已經達到8千克,超出正常范圍上限許多,身長則在正常范圍內。媽媽曾試過減少喂奶次數,可寶寶卻餓得直哭,堅持了幾天,在全家人的反對下,媽媽恢復了原先的喂奶次數。無奈之下,媽媽帶著寶寶來到診室尋求幫助,希望解決寶寶過度肥胖的問題。
過度肥胖不僅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會使他未來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大幅上升。因此,就算寶寶還小,如果家長發現他的體重超出正常范圍的上限,也應當引起重視。本案例中的家長發現寶寶過度肥胖后能及時就醫,尋求解決方法,是非常正確的。
減肥,大人、寶寶有區別
關于減肥,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想減重,通常有兩條途徑。一是少吃,通過節食和合理飲食搭配減少能量攝入;二是多動,通過鍛煉增加能量消耗。此消彼長之下,能量消耗大于攝入,人自然也就瘦了。
但小寶寶跟大人的情況不同,不能將大人的減肥經驗套用到寶寶的身上。拿“少吃”來說,成年人當然可以憑著自律控制食量,忍受一點饑餓也不成問題,但對于寶寶來說,這樣的做法并不適合,尤其是還沒有加輔食的寶寶,奶是寶寶最重要的營養來源,減少奶量,就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那么,該如何幫助過胖的寶寶減肥呢?首先要找到寶寶肥胖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寶寶肥胖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活動少,二是過度喂養。根據不同的肥胖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減肥方法。
活動少? 讓寶寶動起來
本案例中的寶寶3~4個小時吃一次奶是正常的,而且媽媽曾試過減少喂奶次數,可寶寶卻餓得直哭,而且寶寶一天排便一次,說明寶寶吃和拉都正常,如果刻意減少喂養次數,可能會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寶寶之所以肥胖,是因為平時活動較少,所以,對這樣的寶寶來說,有效的減肥方法就是“多動”。
對于小月齡的寶寶來說,最好的鍛煉就是趴臥。因為趴臥時,寶寶會嘗試抬頭,用手撐起上身,這樣的動作需要調動頸部、背部、腰部的肌肉力量,對于小寶寶來說,這個運動量是很大的,需要消耗不少的能量。建議家長早早開始讓寶寶練習趴臥,以預防寶寶肥胖。有些寶寶,特別是肥胖的寶寶,剛開始可能不習慣趴臥,稍微趴一會兒就會哭鬧,這時家長要有耐心,慢慢延長寶寶趴臥的練習時間,讓他逐漸適應。
寶寶大一些,能夠爬、站、走后,家長可以多陪寶寶一起玩游戲,讓寶寶能夠在游戲中多爬行、多活動,天氣好的時候,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讓寶寶能夠主動運動,增加體能消耗,寶寶的體重就會慢慢回到正常范圍內。
過度喂養? 改進喂養方式
還有些寶寶之所以肥胖,是因為家長缺乏經驗,常常把寶寶的哭鬧視為饑餓的信號,或把喂奶當作安撫寶寶哭鬧的萬能法寶,只要寶寶一哭就給他喂奶,有的媽媽每天要給寶寶喂奶十余次,這樣寶寶就容易攝入過多營養,導致體重超重。
如果是過度喂養的原因導致寶寶肥胖,家長除了要增加寶寶的活動量,讓寶寶多趴、多爬之外,還要仔細觀察,總結規律,分辨寶寶哭的原因,只在寶寶確實餓了的情況下才喂他。那么,如何分辨寶寶哭是不是餓了呢?寶寶如果餓了,哭聲通常短而低沉,帶有一定的節奏,且有吮吸手指或用嘴巴尋找乳頭的表現,這種表現是在告訴家長,寶寶肚子餓了,要吃奶。
如果寶寶突然大哭,聲音尖銳,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是寶寶受到了某種刺激,導致他不舒服,家長需要找到原因并排除。而寶寶從小聲的哼唧嗚咽,慢慢發展成大聲哭鬧,則可能是寶寶覺得無聊,需要人陪他玩。
家長應當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寶寶合適的照料,而不是一味地靠喂奶解決問題。此外,家長也要養成好習慣,盡可能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給寶寶喂奶,這樣如果寶寶在喂奶的時間哭鬧,則很可能是由于饑餓。
如果家長能夠正確理解寶寶的信號,只在他饑餓的時候喂奶,過度喂養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本次看診小結
● 不能將大人的減肥經驗套用到寶寶的身上,刻意減少喂養次數可能會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
● 小寶寶過度肥胖,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量和改進喂養方式來幫助寶寶減肥。
● 趴臥對小寶寶來說是最好的鍛煉方式。
● 家長應當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避免過度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