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麗,曹彥燕,茌文靜
(江蘇省徐州環境監測中心,江蘇 徐州221000)
沂沭泗水系由沂河、沭河、南四湖、中運河、駱馬湖、新沂河等河湖組成,位于長江和黃河之間,是淮河流域內一個相對獨立的水系,位于淮河流域東北部,北起沂蒙山,東臨黃海,西至黃河右堤,南以廢黃河與淮河水系為界,流域面積約8萬km2,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15個地市78個縣、市(區),人口4638萬人,耕地5412萬畝,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和煤電能源基地[1]。因此了解沂沭泗水質現狀,對促進該流域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可以為流域的環境規劃與管理、改善水環境質量、控制水污染提供依據,為開展綜合整治奠定基礎[2,3]。
本文選取江蘇省徐州市區域內沂河和沭河兩大河流重點監測斷面作為評價對象,其中沂河所涉及斷面為毛林大橋、港上橋兩個斷面。按《功能區劃》要求,沂河各斷面均執行地表水Ⅲ標準;沭河設有沭河李莊、新戴河入沭處、雍水壩3個斷面。按《功能區劃》要求,沭河李莊及新戴河入沭處斷面執行地表水Ⅲ類標準,雍水壩斷面執行地表水Ⅳ類標準。各斷面全年監測12次,每月采樣一次,水質監測項目為pH值、DO、CODMn、BOD5、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砷、汞、六價鉻、鉛、鎘、石油類、氟化物、LAS、硫化物、CODCR、總磷、銅、鋅、硒總氮、水溫、糞大腸菌群。
評價標準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相應標準進行評價。評價方法采用單因子標準指數法和綜合污染指數法[4],前者用來劃分水質類別,后者用來確定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斷面水質與河流水質定性評價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試行)》(環辦[2011]22號)。
根據21項水質指標的監測結果,沂河毛林大橋、港上橋兩個斷面均符合Ⅲ類標準,斷面水質類別為良好,沂河水質定性評價為良好,較上年有所下降。毛林大橋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為5.27(均值型為0.26),港上橋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為5.09(均值型為0.24),2019年沂河水質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2019年沂河水質統計
由表1 可知,21個污染物中,化學需氧量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主要表現為有機污染。
根據21項水質指標的監測結果,沭河李莊、雍水壩均達到Ⅲ類標準,符合其功能區劃要求,斷面水質類別為良好,新戴河入沭處為Ⅳ類,劣于其功能區劃地表水Ⅲ類要求,斷面水質類別為輕度污染,其中氨氮超標,超標倍數為0.21倍,水質較上年有所下降,沭河水質定性評價為良好,較上年無明顯變化。新戴河入沭處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為6.48(均值型為0.31),李莊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為5.29(均值型為0.25),雍水壩斷面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為3.25(均值型為0.15),2019年沭河水質統計見表2。

表2 2019年沭河水質統計
由表2 可知,21個污染物中,化學需氧量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主要表現為有機污染。
由沂河、沭河各斷面主要污染物污染分擔率可以看出:化學需氧量為主要污染因子,各斷面化學需氧量月度變化趨勢見圖1。

圖1 各斷面化學需氧量月度變化趨勢
由圖1可以看出,沂河毛林大橋、港上橋斷面化學需氧量各月均達到Ⅲ類標準,沭河李莊8月化學需氧量超標,超標倍數0.1倍;新戴河入沭處化學需氧量5月超標,超標倍數0.5倍;雍水壩各月均達到Ⅳ類標準。
根據監測結果分析,2019年沂河、沭河各斷面水質達標率80%,其中新戴河入沭處(Ⅳ類)未達到其功能區劃類別。沂河、沭河主要污染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污染特征為有機污染型污染,化學需氧量最大超標倍數為0.5倍。
(1)充分發揮“河長制”作用,進一步加強重點斷面周邊水環境綜合整治,重點關注新戴河等支流對沭河新戴河入沭處等斷面的影響,以及農村生活污水、水產養殖等農村面源污染對部分重點斷面的影響。
(2)第三產業如住宿、餐飲業等的迅速發展,加上這些行業沒有有效的污水排放處理措施,會加重河流的有機污染,建議完善現有截污管網建設,加快區域內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在沿河區域實行分散式污水收集和處理方式,采用多種接管模式,提高污水收集接管率,削減入河污染。
(3)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擴大處理規模和收集區域,完善出水水質和水量考核機制,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會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