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娥 楊 斌 何遠知 趙忠禮 楊 陽 林 麗
患兒,男性,2個月9天,因“反復抽搐3天、發熱2天”首次入我院神經內科就診,后因反復抽搐,肺部感染在我科治療。患兒系G2P2,母孕期體健,36+5周早產,自然分娩,出生體質量2 950 g,Apgar評分10分,人工喂養,奶量可,哭鬧正常,出生1周內因新生兒黃疸入住新生兒科,照光治療后好轉出院,住院期間心臟彩超示房間隔缺損,頭顱CT示存在顱內出血(已吸收)。按時接種疫苗,1個月齡疫苗接種后開始出現異常哭鬧。父母非近親,父體健,母幼時雙側肘、髖關節“軟骨膜瘤”,18歲后腫瘤停止生長,手術治療后運動功能稍差。胞兄,G1P1,36+4周早產,自然分娩,出生體質量 2 700 g,新生兒期因黃疸、重癥肺炎當地住院治療,心臟彩超示房間隔缺損,頭顱CT示顱內出血,治療后一直存在吃奶差,反應差,3個月齡死亡,未確診。患兒外祖父母及舅舅均體健。
體重量 5 kg,身長 57 cm,頭圍 38 cm,神志清,反應差,追聲追光不明顯,前囟平軟,眼球活動及雙瞳孔光反應正常,后枕部平坦,皮膚白皙、松弛,毛發稀疏、卷曲,頸部及四肢肌張力低,肺部呼吸音粗,心腹檢查無特殊。最后1次住院(4個月25天齡)部分體貌特征:精神反應差,皮膚松弛白皙,頭發如鋼絲狀、卷曲、稀疏,頭顱枕部扁平,頸部肌張力低,輕度漏斗胸,腹壁皮膚皺褶明顯,臍部及腹股溝未見腫物膨出,母親雙肘關節見術后瘢痕。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肌酶譜,血氨大致正常。TORCH抗體陰性,免疫組合,血、尿遺傳代謝病篩查,腦脊液常規生化大致正常。血清銅生化:血清銅1.94 μmol/L (正常值:10.5~29.9 μmol/L),銅氧化酶0.024OD (正常值:>0.2 OD),銅藍蛋白41.9 mg/L(正常值:200~420 mg/L),均顯著低于正常值。頭顱CT、心電圖、心臟彩超、泌尿系B超均正常。胸片雙肺紋理增多模糊。腦電圖:睡眠期雙側前中顳區棘波散發(2個月齡),左側額區慢波、尖形慢波發放(4個月齡)。頭顱MR檢查見圖1。
患兒ATP7A基因存在c.3111+1G>C半合子剪切變異(NM_000052.5),變異遺傳自母親,該變異在正常群體變異數據庫(dpSNP、1000Genomes、ExAC、ESP6500)中均未被收錄,符合致病性變異。
患兒反復抽搐,肺部感染,喂養困難,于8個月14天齡死亡。

圖1 頭顱MR
Menkes病(Menkes disease,MD)是ATP7A基因變異導致銅吸收轉運障礙引起的多系統受累X連鎖隱性遺傳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神經變性和結締組織發育異常,包括肌張力低、癲癇發作、智力缺陷、臟器發育異常和特殊體表特征等。母孕期及分娩常無特殊 ,早期診斷困難,部分患兒存活期不能確診。
ATP7A基因位于染色體Xq21.1,包含23個外顯子,編碼由1 500個氨基酸組成的ATP7A酶蛋白,該蛋白是銅離子進行跨膜轉運的離子泵。人體多種酶需要銅作為輔基,故ATP7A功能障礙的影響是多系統的。MD患兒的皮膚毛發低色素與酪氨酸酶不足有關[1]。銅依賴的賴氨酰氧化酶缺乏,影響結蹄組織的形成、成熟和穩定,動脈系統因為彈性纖維結構的變化,出現裂紋、破裂,或曲折[2]。MD患兒除了顱內血管畸形外,頸內靜脈擴張,肱或髂動脈瘤等亦有報道[3]。Weng等[4]報道1例MD患兒,1歲2個月時反復出現自發性回腸漿膜下血腫導致的腸梗阻。本例患兒存在新生兒自發性顱內出血,為血管畸形所致。體表特征是MD的重要診斷提示[5],本患兒2個月9天齡首診時皮膚白皙,頭發稀少、輕度卷曲,5個月齡時頭發稀疏蜷曲質硬如鋼絲。肺炎是MD患兒病情加重的常見原因或可致死,Grange等[6]報道1例14個月齡患兒,尸檢發現肺部廣泛性肺氣腫伴肺大泡,同時存在肺血管發育異常。與MD相關的異常還包括漏斗胸、雞胸,顱骨沃姆氏骨,骨質減少,長骨干骺端的骨刺形成,長骨骨折或骨膜增生等[7]。本例患兒反復重癥肺炎,不除外肺泡結構或肺血管發育畸形可能,因生存期短,骨骼異常不明顯。
Prasad 等[8]報道ATP7A功能保留0%~15%,臨床表現為MD;保留30%時,表現為枕骨角綜合征;保留60%~70%時,表現為遲發型遠端運動神經病。本報道患兒基因檢測結果為ATP7A基因c.3111+1G>C半合子變異,屬于經典剪切位點變異,ATP7A功能保留低,故病情重。
靜脈應用組胺銅治療是MD治療的主要方案,國內目前沒有該藥,僅限于對癥治療。MD患兒死因包括神經系統的退化、喂養困難和呼吸系統感染等。
ATP7A基因c.3111+1G>C半合子變異,為MD基因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重要變異位點,豐富了ATP7A基因的致病變異譜。本例患兒臨床表現,有助臨床了解MD基因變異類型與臨床癥狀相關性,提醒臨床工作者重視新生兒期自發性顱內出血、體表特征等,必要時完善顱內血管檢查、血清銅及銅氧化酶檢測和相關基因篩查等,爭取早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