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鎮
〔摘 要〕本文主要是通過對中國寫實油畫的造型語言切入,分析中國寫實油畫中夸張的造型語言,這不僅能夠提高自己對于藝術形象造型手法的多樣性的認識,還能使藝術作品越發富有生機,增加感染力。同時通過對典型作品中夸張手法的研究,也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好的造型和形式語言,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位置,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和標志。
〔關鍵詞〕寫實油畫;造型語言;夸張手法
寫實油畫從本質上講,就是藝術家對現實客觀事物的再現模仿。科技在不斷發展,隨著“照相機”的出現,傳統繪畫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照相機能夠真正做到客觀地反映自然,并且比繪畫更加逼真。人們在觀念上也逐漸發生改變,這也就要求藝術家改變以往的繪畫方式,在進行繪畫創作中更加投入個人的主觀情感。藝術家往往也會在造型上運用夸張手法,在藝術創作中這種夸張的表現手法,不僅不會破壞畫面的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審美趣味,以及客觀對象本身的價值。現代很多藝術家一直在嘗試使用不同的藝術語言,這些藝術語言都極具表現力,因此,在中國寫實油畫造型語言中,夸張的手法格外關鍵。
中國寫實油畫中的“造型語言”是藝術家通過對某件事物的觀察描摹,通過它傳達出自身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畫面中有意味的形式和自我理解所結合出來的形象,將自身的情感和技巧完美交織,使作品最終達到效果。
從中國的寫實油畫的發展來看,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國當代的藝術家,對待藝術具有非常理性的見解形象。在進行寫實油畫的創作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寫實油畫的基本特點,還融入了藝術家本身的主觀情緒和本土的文化風格。他們一直在藝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向著心里完美的藝術形象奮進,當然他們所表現的造型語言也各不相同,夸張的程度以及方向都有所不同。
在20世紀末,隨著時代的不斷推進,藝術也隨之發展,這時中國出現了一批青年藝術家,他們的藝術風格與以往不同,不論是風格上,還是其表現形式上,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作品上也都存在著主觀性的夸張手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變化,這也同樣改變了藝術家的創作,新的時代給藝術家帶來了更多的創作動力,也有了更多的素材方便藝術家創作,社會生活的快速變化反而成為藝術家造型語言夸張的重要形成因素。
新寫實主義運用的是寫實的繪畫語言,但不同的是它的藝術作品具有新的觀念意識。其藝術作品來源于藝術家平日生活的真實感受,這群藝術家很快接受了新的物質條件,在逐漸商品化的社會中,他們能夠立馬抓住機遇,尋找到自身的位置,向社會展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中國寫實油畫家從一開始以王沂東、楊飛云、艾軒為代表,在傳統寫實油畫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后來以劉小東、毛焰、忻東旺等畫家,在寫實油畫的基礎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這些藝術家的寫實功底非常扎實,在油畫的造型語言上也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他們運用了不同形式的夸張造型手法,在其作品中作出了表率,這也使得他們的作品更加生動,更加耐人尋味。
寫實油畫的造型語言從寫實到夸張的轉變,其實就是從客觀向主觀的轉變。造型語言的夸張主要集中表現在作品的構圖,還有人物的比例、動態和表情上,都可以進行夸張處理。在平時的藝術創作過程中,適當地運用夸張手法是允許的。夸張的造型手法主要是對人物的結構比例上進行夸張,在創作不同的人物形象時,為了賦予作品不一樣的生命力,也為了將不同人物形象特點區分開來,人物形象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特點。當然肢體語言的不同,整體形象傳遞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不論是人物的精神狀態,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會有所體現。每一個人的五官面孔都是每個人的符號標志,可以說每一張面孔都是各不相同的。藝術家在對某個人物形象進行觀察的時候,首先是對這個人物形象的“神”進行深入探索,這里的“神”就藏在人物的表情之中,心里所想、所感受到的都會在自己的表情上有所呈現。人物的表情千變萬化,同樣也是能夠體現人物內心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人物的表情是內心的表現,又是通過五官來傳遞出來。藝術家在對人物進行觀察的時候,必須要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人物的表情有時候是轉瞬即逝的,這就要求藝術家具有快速的表情捕捉能力,捕捉到能打動自己、感染自己的人物表情,從而在藝術作品中能夠更好地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傳遞。忻東旺寫實油畫作品中的夸張手法,真正做到了恰到好處。他的藝術作品在寫實繪畫的同時合理運用了夸張手法,這樣的手法并沒有破壞作品的整體氛圍,反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富有生機。他對于人物臉上的表情處理,也是十分細膩,將整個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心理活動都表現出來了。
“寫實”與“夸張”并不是對立的,反而是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相輔相成,不同的藝術家對于這二者的傾向側重也是不一樣的,這也需要通過藝術家根據自身的主體思想,在作品中呈現。其實,任何一幅寫實油畫作品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夸張手法,這一點作為觀者可以感受到。作為觀者,寫實首先是欣賞作品的開始,其中的夸張部分是藝術家將自身的審美經驗和意識表現出來,這也正是作品中極具審美趣味所在。即使是在極其細致的超寫實油畫中,夸張的手法也有隱約出現,寫實是夸張的基礎。在寫實油畫創作的過程中,寫實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夸張的造型語言是通過藝術家對藝術形象進行個人主觀意象處理,使得所變現出來的形象是經過藝術家自身的藝術加工后的產物,同樣是寫實油畫作品,但不同的藝術家所展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也就是各個藝術家對于夸張的造型手法的不同運用,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代藝術世界里一直強調著“有意味的形式”,這也就是作品中超越寫實的部分,那些脫離客觀物象的表現形式,使得在作品中出現特別的“意味”,這也是時代新的審美方式。其實,這里的“意味”也就是夸張的造型手法。
現如今,中國的新寫實油畫也在不斷地發展,當代藝術家的思想和所創作的題材也有所改變,現代藝術家更加關注現實生活,把現代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作為主要的關注對象,他們塑造了更多平民化的藝術形象,新寫實油畫更加廣泛直接地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同時,在藝術作品的表現手法上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技法上更加地多樣,這時候的藝術家們風格特征也是極具個人特色。隨著藝術逐漸全球化,國際藝術交流也特別方便,這也使我們的藝術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中國當代藝術家在汲取西方先進藝術文化的同時,還能夠將這樣的藝術與本民族的文化相結合,使得藝術作品更具有中國特色。藝術家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直接觀察,作品的素材也都是源自日常現實生活,在進行藝術作品創作的同時,藝術家再對客觀事物通過個人主觀意識進行藝術加工,使得作品所表現的事物更加能夠打動人,更加具有意義。
中國的傳統繪畫中,一直主張者形神兼備,形是神的重要載體。繪畫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不僅僅是對客觀事物的簡單模仿,更是藝術家通過藝術作品來傳達自身的審美情趣,以及個人藝術意向。形缺少神,使得作品輕率沒有內涵,神缺少形,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刻畫,畫面會變得十分空泛。因此,在我們日常的繪畫創作中,適當地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是非常重要、關鍵。從古至今的藝術家也一直在這條路上努力地探索。
(責任編輯:牧鑫)
參考文獻:
《寫實與夸張——中國寫實油畫造型語言研究》 吳昊 2014
《淺析中國當代寫實油畫語言》 蘇喆 2014
《中國寫實油畫的表現性分析》 蔣柳迪 《大眾文藝》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