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歷史貢獻,為保證民族民間舞蹈健康、穩定地傳承與發展,我國采取了政策扶持、法律保護、教育培養,社會各界相互合作等方式,從而使民族民間舞蹈在傳承中謀求創新,在創新中謀求發展,進而使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呈現出多元化、趣味化的發展態勢。本文就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民族民間 舞蹈藝術 傳承 發展
一、完善相關法律,保護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國外文化的涌入,人們的藝術審美發生了變化,從而給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為了避免民族民間舞蹈走向邊緣化,我國積極采取了應對措施。通過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鼓勵和扶持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首先,國家通過制定文化戰略政策,給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提供了發展空間,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支持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其次,通過完善法律,保護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是我國加速民族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主要策略。例如,國家頒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將民族民間舞蹈列為法律保護范圍內,修正了其著作權、使用權,促進了民族民間舞蹈適應社會大環境,開啟全面的創新發展之路。最后,為了促進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國家將其列為民族文化強國戰略中的重要一條。通過采用立法方面的保護,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認知度,從而給民族民間舞蹈發展提供了發展動能。
二、深化舞蹈內涵,加快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
談及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就不得不考慮其文化根源和發展歷程。隨著時代發展軌跡的變化,我國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深化其內涵,已成為每一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者身上的使命。基于此,采用與時俱進的發展觀,不斷推陳出新,從根本上深化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內涵,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民族舞蹈藝術的振興。首先,文化部門應秉承國家發展民族舞蹈的戰略方針,不斷建設傳承和發展藝術的根據地。通過給予藝術家更多的支持,不斷讓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包容各種外來元素,從而形成一個更具時代氣息、藝術形象的舞蹈體系。其次,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者,需要深化自身的表演形象。通過積極開拓創新,不斷提升舞蹈文化內涵,從而提升本民族舞蹈的藝術素養。最后,有關人員需要充分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宣揚和傳播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從而使民間民族舞蹈藝術能夠得到社會多方的歡迎與支持。
三、加大資金投入,依托教育推動民族民間舞蹈發展
在實際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發展中,加大資金的投入,是提升其藝術形象和文化影響力的根本方法。為了使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發展得更加健康穩定,國家需要從預算中拿出一部分經費,專門建設發展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教育基地。通過擴大民間藝術學校規模,提升民間藝術舞蹈社會形象,不斷走教育育人、藝術育人的路線。首先,各民間藝術學校需要加大舞蹈專業的宣傳力度。通過打造本校藝術的知名度,不斷讓學校教育形象深入人心,從而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其次,有關人員應根據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內涵,創設更加適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教材。通過將舞蹈傳承書本化,不斷為其發展拓寬形式。最后,文化部門需要加大對民間舞蹈藝術人員的幫扶,通過對其出色的表演進行資金鼓勵,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從而為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傳播基礎。
四、開展項目活動,提高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影響力
開展民族民間舞蹈項目活動,需要得到企業的大力支持。為了使中國舞蹈文化有效傳承,各企業應依據社會使命感,為國家文化發展做出貢獻。首先,在企業商業表演中,應重視在節目中增添一些民族民間舞蹈。通過鼓勵舞蹈藝人登臺表演,增進企業文化修養,給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發展提供機會。其次,相關藝術文化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在民族民間藝術中開展“造星”活動,從而選拔優秀的藝術表演人員,作為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代言人,不斷為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開辟道路。最后,文化部門應不斷在專門的網站、曲藝節目中,宣傳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從而在提升其文化影響力的同時,提高全民的舞蹈文化覺悟。
五、結語
總之,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文化影響力早已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為了使其再次走向輝煌,國家、企業、學校等要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幫扶,使其在傳承中,找到更加適合發展的路徑。
參考文獻:
[1]歐婧.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趨勢[J].傳播力研究,2019,3(34):206.
[2]陳驛.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趨勢[J].藝術評鑒,2017(01):76-77+140.
(作者簡介:王斌,男,本科,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三級演員,研究方向:舞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