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的藝術特點,一方面能夠引導表演者深度了解和掌握不同類型表演藝術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也可引導人們更加清晰全面地認識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各自的特點。本文就對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藝術特點予以簡要分析。
關鍵詞:戲劇表演 影視表演 藝術特點
一、影視表演的特點
首先是分鏡頭表演。分鏡頭表演在影視劇表演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表現手法。與戲劇表演相比,影視演員需要依據分鏡頭劇本表演。分鏡頭涵蓋場景、特技和鏡頭、音樂和音效等內容,是將文字轉化為視聽形象的重要媒介。在分鏡頭中需要依據影視文學腳本的主要內容,設計畫面和音樂音效。因此,演員表演時,要充分考慮最終呈現的銀幕效果,展現出影視作品的特點,以此為后期制作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是演員的鏡頭感。影視表演中,演員的場地并非舞臺,其面對的是拍攝鏡頭和設備。影視演員在表演中需要對準鏡頭,進入到表演的情景當中,短時間內培養鏡頭感。鏡頭感主要指演員能夠在鏡頭前熟練地應用不同的表演方式,運用不同的動作技巧展現作品的情節。
再次是熒幕的真實性。影視表演中,雖然演員不需要面對觀眾,但是其展現的內容主要為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內容和場景,只有真實的生活化的表演,才能給人以真實貼切的視覺感受。所以在影視表演中,演員要將真實的環境和真實的反應融入自身形象當中,從而完成真實生動、不著痕跡的表演。
此外,在影視表演處理中,電影電視劇的鏡頭均為分鏡頭拍攝,最終由后期剪輯制作完成,無須演員連續表演。但分鏡頭也會使演員表演的連續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作品也需要以假定條件完成實拍。為保證后期制作的效果,影視演員拍攝前,演員需要全面掌握劇本的內容,精準地拿捏表演的情景細節。
最后是影視表演的差異。電影是一次性的演出藝術,演員拍攝后,表演的效果直接定格在膠片上,盡管后期需要剪輯和制作,但是無法重新拍攝部分情節和內容。與電影表演相比,電視劇的拍攝更加靈活,可多次重新拍攝,也可剪接動作和人物場景。但電影電視表演前,演員均應熟讀劇本,高度重視實拍前的練習。
二、戲劇表演的基本特征
(一)藝術綜合性
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場完整的戲劇表演,也是一次集體協作的成果展現。例如,劇作家提供戲劇腳本,美術家提供舞臺布景元素,化妝師負責演員的形象設計,燈光師負責舞臺場景布置,音樂家負責背景音樂制作等。尤為關鍵的是,戲劇演員要通過自身的形體表演還原劇情,抒發情感。總之,戲劇表演就是文學、美術、彩妝、燈光、音樂與表演等多元化藝術形態的融合過程。而這些藝術形態既保持著獨立性,又充分展現出藝術綜合性對整個戲劇舞臺表演的支撐作用。
(二)表演直觀性
戲劇的綜合性主要是從內在綜合性和外在綜合性兩個層面呈現出來的。當然,無論是內在綜合性,還是外在綜合性,演員和觀眾始終是戲劇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舞臺更是戲劇表演的必要支撐條件。戲劇是在舞臺空間中,演員與觀眾之間發生的自然的、微妙的心理變化。更簡略地說,戲劇表演者通過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表演,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
(三)時空限制性
由于戲劇表演的舞臺空間是特定的,使其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戲劇表演必須在某一段特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連串的、存在關聯性的動作,即劇情。從文本形態方面來看,一篇小說或一首歌都有一定的長度,同時,也具有清晰的時間段落。但是從理論上說,盡管小說和詩歌的長度有限,但缺少時間的限制,甚至可以無限度地延長。但一場戲劇表演不能無休止地延續下去。戲劇表演既要充分考慮演員的體力,又要考量觀眾的耐性。戲劇表演具有強制性的時間限定特征。與此同時,盡管戲劇表演與小說的敘事性都是對社會生活的還原與藝術加工,但是小說的藝術空間的開放性與現實生活空間的開放性是大體一致的。而戲劇則要面對舞臺空間封閉性與生活空間開放性相矛盾的問題,這也是戲劇表演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種藝術表現形式,既存在著相似性,又具有顯著的藝術差異。只有進一步明確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的藝術特征,才能為觀眾呈現精妙絕倫的表演,深化二者的藝術表達。
參考文獻:
[1]王家元.“評價”與“引導”才是開啟表演之門的鑰匙——戲劇表演專業表演課的教學方法探討[J].四川戲劇,2018(03):189-192.
[2]田一然.戲劇表演的獨特性研究[J].戲劇之家,2016(01):53.
[3]杜春國.舞蹈元素在戲劇表演中的運用[J].當代戲劇,2018(01):26-28.
(作者簡介:周秋宇,男,本科,燕京理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戲劇影視表演)(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