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源 楊靜茹
79歲的迪倫依然在創造歷史。繼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之后,他的新專輯《粗糲兇暴之路》(Rough and Rowdy Ways)又創造了好幾個屬于他的第一次:第一次擁有Billboard榜首單曲;第一次夠膽發行一首長達17分鐘的曲目;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有79歲老人登頂英國專輯暢銷榜,這距離迪倫首次稱霸不列顛,已經過去了55年。
但這又是一張自我矛盾的專輯:雖然號稱兇暴無情,但專輯中的十首歌,卻極具內省氣質。與上張原創專輯《暴風雨》(Tempest)的“名副其實”相比,迪倫的這次創作,幾乎有了幾分鮮見的溫情。或許他2015年爵士翻唱專輯的名字《幽藍夜影》(Shadows in the Night),才更適用于新作:這是一次屬于午夜時分的自省,而在其中,重重幻影如夢幻又似鬼魂般,在他腦海中徐徐滑過。
迪倫是個拒絕被定義、被標簽化的惡作劇高手,所以當他的諾貝爾獲獎詞被媒體曝出有抄襲之嫌時(其中大部分內容是從某個文學指南網站上逐字“借”來的),文學界一片嘩然,他的歌迷們卻對此毫不意外。但要說迪倫對諾貝爾獎毫不在意,倒也是夸大其詞:他并不像薩特一樣珍惜反叛姿態,而他對外界的認可也絕非內心毫無波瀾。起碼從他的新專輯中,我們能看到他對自己的文學養分具有自我意識的回溯:他的歌曲或許才是他真正的獲獎詞。

在《我包羅萬象》(I Contain Multitude)中,迪倫的歌名直接引用了詩人惠特曼的詩句,而在歌詞中他也向那些他鐘愛的詩人與作家致意:“我像威廉·布萊克一樣唱著經驗之歌”,“像愛倫坡先生一樣有顆泄密的心。”《由我定制的你》(My Own Version of You)一曲參考了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繆斯之母》(Mother of Muses)中的靈感女神與河邊意象,則與荷馬史詩《奧德賽》有著理不清的聯系。
而迪倫也沒有忘記那些促使他“重訪61號公路”的垮掉派作家。在《Key West》(歌名意指佛羅里達州最南端的島嶼城市)中,他點名致敬了金斯堡、柯爾索和凱魯亞克。是他們的文字激發著迪倫在歌曲中的化身走上公路,“舉高右手、拇指朝下”(標準的搭車客手勢),因為對迪倫來說,“這就是生活,就是幸福。”
當然,迪倫取之不竭的寶庫,是《圣經》與莎劇。他那些如舊約上帝和新約基督般振聾發聵的勸誡詞,他歌曲中層出不窮的鮮血、恨意與絕望之愛,都源自其中。它們讓迪倫成為《假先知》,吟唱著自己的“寒冬心境”(源自《理查三世》的開篇詞);而對這兩種氣質的完美糅合,我們早已在《暴風雨》中見識過:迪倫在其中用嘯叫的聲音為馬克·安東尼(或許還有基督)還魂:“我來這里是為埋葬,而非贊美。”
對文學性的自覺,也讓迪倫的新專輯在氣質上有所變化。與前幾張以布魯斯曲風打底的原創專輯相比,新專輯少了些電吉他,多了相對柔和的弗拉門戈吉他、滑棒吉他、弦樂和貝斯。密西西比河畔嘈雜喧鬧的小酒館氛圍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向黑暗地平線延展的夜路。

而在這些能聽到細針落地的夜路上,迪倫有時狡黠地化身為造物主,有時又不可避免地要與死神邂逅。在《My Own Version of You》中,他飾演著弗蘭肯斯坦般的瘋狂科學家,在太平間和修道院中撿拾殘肢斷臂,復制著阿爾·帕西諾與馬龍·白蘭度的兇悍基因,以研究梵文和阿拉伯語作為自我提升的手段,最終只為制造出完美的人體標本,“為全人類造福”。然而在他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我想要回撥時鐘”)和笑中帶淚的扭曲表情里,我們又豈能忽視迪倫本人在咬牙切齒且洋洋自得地炫耀其文字才華之余,對于時間與時代的無奈慨嘆?
在《黑騎士》一曲中,謙卑是迪倫的表象,尊嚴才是底色。面對形影孤立的瘦長死神,迪倫不抗拒命運,卻抗拒糖衣毒藥。“別擁抱我、奉承我,別朝我施展魅力。”他只想佩著劍通過那道窄門,因為他知道,死神與他同樣疲憊。
《繆斯之母》或許是最不迪倫的歌曲之一,因為即便在主流審美眼光下,它也美得不可方物。迪倫在其中請求繆斯之母為二戰中的盟軍將領們唱頌歌,因為他們為貓王和馬丁·路德金鋪平了道路;請求繆斯之母將卡利俄佩(掌管史詩的繆斯)獻給他:“既然她不屬于任何人,為什么不把她給我?”但他又意識到,自己早已超出了原本應有的壽命。所以他只求在繆斯之母的溫柔臂彎中休憩,“化作隱形的風,輕輕、緩緩地回歸故鄉。”
但無盡的黑夜,未免太過沉重,它讓人聯想到大衛·鮑伊和萊昂納德·科恩生前的最后專輯,同樣執迷于死亡主題,同樣像是一次預先張揚的對世界的告別。于是迪倫讓自己的專輯在《Key West》的佛羅里達陽光下收尾(其實這首歌只是第一張CD/黑膠唱片的結尾曲,第二張CD是那首提前發布的17分鐘單曲《最卑鄙的謀殺》,但我愿意保留主觀的解釋權),輕輕拂過耳邊的吉他、鼓點和手風琴聲,就像是Key West島和煦的暖風。而迪倫的歌詞,同樣美好得讓人心痛:“至于那魚尾葵和蘭花樹,它們會讓你的心臟流血……人們說我應該試著溫柔一些。”
至于我們,僅僅是見證迪倫的創作進入第59個年頭,就足夠美好到令人心痛了。
“這就是生活,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