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安徽 合肥 238000)
腦卒中屬于腦血管疾病[1],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多見于老年人,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該疾病發病率增加,嚴重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癥腦卒中病人,病情嚴重,預后差,發生并發癥概率高[2]。腦卒中患者病情較為危重,發生并發癥概率增加,不利于患者預后,預后效果較差[3]。在臨床治療中,給予有效護理方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減輕患者和患者家屬心理壓力,有利于臨床工作順利開展[4]。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對象為選取本院腦卒中患者共58 例,探究護理重癥腦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化干預和個體化營養支持對康復進程的影響,以下將護理方法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把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共58 例作為本次研究主要對象,該次實驗患者都是知情同意的,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不能配合患者,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有男18 例,有女11 例,年齡為37-76歲,平均(62.48±4.53)歲。觀察組行個體化營養支持與集束化干預,有男19 例,有女10 例,年齡為40-77 歲,平均(63.21±4.51)歲。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年齡等臨床資料,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患者心率和呼吸進行監測,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期做好生活護理,防止發生壓瘡、肺炎等并發癥,遵醫囑給予營養支持。觀察組進行個體化營養支持與集束化干預,進行心理干預、呼吸道和體位護理、功能鍛煉,患者由于對疾病的不夠了解,容易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如果不及時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不利于后期治療順利開展。要讓患者有個良好的心態,具體分析患者的心理情況和病情等,發現患者有不良情緒要及時進行疏導,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鼓勵患者家屬要多鼓勵患者,給予患者關心和照顧,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功能鍛煉的早期方案。提醒患者定期鍛煉健側肢體,針對患肢每天給予按摩、幫助被動運動?;颊咝枰L期臥床,避免發生壓瘡,要定時進行翻身,保持床單干凈整潔。保持病房空氣流通,提供良好的環境,保證患者舒適性。遵醫囑為患者通過鼻飼輸入腸內營養劑。
1.3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概率和營養狀態對比。并發癥有感染、壓瘡、肺炎,患者營養狀態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營養情況好,營養狀態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營養情況差。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實驗進行數據處理時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過程中,計量和計數用t 值和卡方進行檢驗,對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所有數據,兩組之間的差異通過P 值判定。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發生并發癥幾率對比分析:和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出現的幾率更低,兩組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營養狀態對比。在干預后,對照組的營養狀態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營養狀態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營養狀態
組別 例數 營養狀態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29 8.63±1.23 12.32±1.03對照組 29 8.51±1.30 11.39±1.14 t - 0.361 3.259 P - >0.05 <0.05
腦卒中致殘和致死率較高,隨著醫療水平進步,該疾病死亡率降低。該疾病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5],家庭經濟負擔大,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患者配合度。近幾年在臨床上集束化護理得到廣泛應用,避免出現盲目護理,確保護理質量,不良事件發生下降。集束化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具有針對性,能夠多方面滿足患者需求,護理效果顯著。給予營養支持,改善患者營養狀態,減少發生不良反應[6],提高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護理過程中主動和患者溝通,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依從性提高,及時了解患者情緒變化。有相關研究發現,為腦卒中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不具有針對性,很容易忽略患者個體化的差異,護理效果不明顯,個體化營養支持與集束化干預能夠解決常規護理的不足和缺點[7],提高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緩解護患之間的關系。
在本次研究中,和對照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概率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出現的幾率更低,兩組結果差異顯著(P<0.05)。在干預后,對照組的營養狀態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結果差異顯著(P<0.05)。采用集束化干預和個體化營養支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降低發生并發癥概率,患者的依從性提高,促進營養狀況改善,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
總而言之,護理重癥腦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化干預和個體化營養支持對康復的影響明顯,有利于患者預后,提高護理依從性,具有值得推廣和運用的優越價值在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