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 陳瑞琪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專家訪談法對探究基層小學體育教學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小學特色體育生態化扶貧構建,從自然生態化環境、社會生態化環境和規范化生態環境3個方面入手,并結合當地社會風俗、文化特色,改變以往傳統課程觀念,調整課程結構,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特色體育課堂,開創了小學特色體育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小學特色體育? 生態化體育? 扶貧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001-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ecological sp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build primar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from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ree aspects obtains, and combined with local social customs, cultur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concept, adjust the course structure, set up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features of the sports classroom, creat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trateg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Primary school sports; Ecological sports; Poverty alleviation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以“特色扶貧”和“特色體育教學生態化”作為鄉村小學體育教學建設的方向,結合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發展條件,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對策,提升鄉村教師業務水平和師德素養,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有利于真正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把優良道德品格的養成作為農村一代新人全面發展的底色[1]。
1? 實驗對象與實驗方法
本文選取了上饒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支教的10所鄉村小學作為教學實驗對象,通過扶貧支教學生補充鄉村小學的師資力量,并在其所支教的小學開展生態化體育課程和特色體育活動。
2? 制約鄉村小學體育發展的因素
2.1 師資力量基礎薄弱,難以保證教學活動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具體實施者,而鄉村小學體育師資力量薄弱是制約鄉村小學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從整體上看,10所鄉村體育教師雖然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專業能力、學歷水平和職稱普遍偏低;體育教師數量僅夠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若要開展課余體育活動或體育特色活動等其他活動,體育教師人員數量還存在很大的缺額,且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衡,很多體育活動項目指導極不方便。
2.2 教學內容和手段單一,缺少必要課余體育活動
小學階段是幫助學生培養優良品質和終身體育意識的最佳階段,通過體育教師的良性引導,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培養學生成人、成才[2]。10所學校的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還停留在跑、跳、投這些基本的體育技術動作上,對低年級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吸引性,但高年級的同學對這些單一的運動項目產生了抵觸情緒;從教學手段上看,大部分的體育教師還是采用以往的講解示范法,合作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和主體性教學法等教學手段還是很少采用,這不利于培養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無法幫助學生培育終生體育的意識。
課余體育活動(特色體育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并通過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3]。現階段,鄉村小學的課余體育活動(特色體育活動)還是較為缺少的,還停留在最早的晨操、運動會等項目上,少部分學校會開展一些球類的特色體育活動,但次數和質量都得不到保證。
2.3 資金經費投入不足,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匱乏
從經費投入上看,10所學校普遍存在體育經費緊張的現象,上饒市政府也逐年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但大部分經費還是投入了城鎮小學,鄉村小學相對投入還是較少,且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支持學校的配套設施了,如教學用品、課座椅、粉筆等,投入到體育方面的資金就更少了。從場地設施和體育器材來看,10所學校的場地設施匱乏,最長的是200m環形跑道,部分學校甚至沒有跑道,現有的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和乒乓球臺數量不足且較為簡易,不少場地設施年久失修,缺乏保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體育器材還是以球類和跳繩等容易開展的體育項目為主,器材種類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