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杰
摘? 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體育教學具體體現為:一是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特點優化課堂;二是言行激勵,教學相長,促進師生感情交流;三是優學優教,高效教學。總體而言,教師必須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素質教育的體育教學,創造性地利用教材,主張快樂教育,采用自主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理論素養和身體素質。
關鍵詞:學生? 主體? 初中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134-02
Abstract: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embodied in: first, students-oriente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Second, words and deeds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mo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rd, excellent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icient teaching. Generally speaking, teachers must carry out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carry ou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creatively us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dvocate the happy education, adopt the independent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theory literacy and physical quality.
Key Words: Students; Main body;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教師如果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應采取鼓勵、激勵性的教育方式,鼓勵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朝著老師設定的教育目標發展,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 以生為本,初中體育教學因材施教
1.1 初中體育教學結合學生特點,優化課堂體驗
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們接受,讓學生不受固有教育模式的困擾,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對于初中生來說,800m和1000m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一到長跑時間學生的積極性會極速下降,很多同學都不愿意參與。為了提高學生的訓練熱情,由于同學對足球的熱愛度很高,可以利用足球來進行訓練,首先,在足球場的4個角都放置2個足球;其次,學生從足球場的一角開始,圍繞4個角跑2圈,同時將足球踢到場地中間;最后,再圍繞著足球場地跑2圈,然后將場地中間的足球踢入球門中。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所有學生都完成了此次練習,沒有學生中途放棄。
在上述教學中,通過改變訓練方式來激勵學生完成訓練,用踢足球的方式代替長跑運動,用新穎的學習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訓練熱情,雖然這樣下來和長跑項目消耗的體能差不多,但新穎的教學方式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優質的課堂體驗來完成預期的教育目標。
1.2 初中體育教學設置分段目標,激發學習熱情
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每個單元的學習目標,為學生設置不同水平的學習目標,激勵他們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例如,在練習“跳高”時,采用了一種由低到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先從90cm高的地方開始訓練。90cm的高度對初中生來說可以跟輕松完成,然后,慢慢將高度往上增加,在升高到110cm后,一些女孩已經到達了極限,作為老師,你必須鼓勵她,讓她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現代教育理論強調,課堂教學初中生克服自己是當前發展領域中的難題,通過鼓勵他們,讓他們一步一步往前走。老師將起步水平訂的較低,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平均水平,從而建立了學生的信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時,要不斷激勵學生,讓學生不斷挑戰直到成功,提高課堂練習質量。
2? 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體育教學應進行言行激勵,教學相長
2.1 初中體育教學加強師生互動,促進情感交流
教師以學生為主的同時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在教育方面,教師不能動不動就批評學生,而是適當地給予學生們機會和鼓勵,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來體驗體育學習的樂趣。例如,一些跳遠能力低的學生在進行“跳遠”項目是會遇到一些問題,會對訓練失去信心,因此,老師不能一味的注重結果,過程很重要,所以必須鼓勵學生,讓他們不斷的去嘗試,只要你繼續加油,就肯定會成功,讓同學們為他們加油吶喊。初中生的感情很簡單,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溫暖學生都可以感知到,老師時刻對同學進行言行激勵,與學生友好相處,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焦慮和壓力,將學生的運動天賦激發出來。
2.2 初中體育教學掌握激勵時機,激發內在潛能
能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取決于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激勵時機,同時要在合適的時機激勵他們。籃球是年輕初中生的熱門運動領域,在講授“三步上籃”時,教師可以減少對學生的言行激烈,而是將重點放在動作技巧的鍛煉上。例如,學生在三步上籃時動作很到外,但是由于對距離的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失敗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你對動作技巧的掌握很熟練,如果從距離籃下更近的地方起步的話就一定會成功的。”初中生對籃球的喜愛度很高,因此老師要激發學生的潛能,對好的方面要鼓勵,不好的方面要提出來讓他們加以改正,通過不斷的練習進一步掌握投籃技巧,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確保教學質量。
3? 優學優教,高效教學
3.1 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情境設計,豐富學習體驗
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要從實際的學習內容入手,在指導情境中激活教材,從而豐富學習體驗。例如,在 “400m跑步”項目中加入“向敵人發送情報”的情景,帶動課堂氣氛,老師用海綿、磚塊和鉛球來代替山坡、草地和地雷,學生可以模仿“狙擊手”,使用水槍攻擊“情報員”。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過的很充實、很快樂,學習效果是極好的。在訓練過程中,老師利用“向紅軍送情報”來組織學生400m的訓練項目(并在跑道上設置各種障礙物)。學生從初中到了很多,與被動機械運動相比,這種創新情境更適合于學生,對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有很大的幫助。
3.2 初中體育教學組織競賽活動,培養進取精神
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組織更多的競爭性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技能的平臺,將乏味的教育與競爭相結合來,鼓勵學生進行挑戰。隨著學生進取精神的不斷提高,在課堂學習中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初一年級的“擲鉛球”項目中,男生的標準是3.7m,女孩能夠接受的標準是4.2m。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將學生分為男孩和女孩數量相等的4組,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不超過3.5m不得分,超過3.5m,每50cm加1分,總體得分最高的團隊是獲勝者。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并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未參加會議的學生為小組吶喊助威,教室氣氛十分活躍。鉛球訓練是一項非常辛苦的的項目,老師通過分組進行競賽,即符合初中生競爭的要求,調動了課堂氛圍,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這種體育教育中,學生更加樂于接受。
4? 結語
當然,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手段還有很多,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制定,才能確保教學方式更靈活。換句話說,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陸柏松.初中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探討[J].運動,2019(6):115-116.
[2] 屠雄豪.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的幾點體會和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98,100.
[3] 朱月芳.初中體育教學中人性化理念的滲透[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4):85-86.
[4] 苗江斌.實施學生為主體的初中體育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