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綜合評價法,在進行體質健康監測的實踐基礎上,對現行高中體質健康監測項目的全面性進行研究。基于監測項目的功能視角論述項目設置的全面性,根據多方位的調查了解項目設置的優劣,得出研究結論,提出合理的建議,為體質健康的實施提供理論基礎,為體質健康監測的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監測? 項目設置? 全面性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a)-0179-02
Abstract: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perform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Based on this,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project is studied. Discussing spray head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monitoring project.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setting, understand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project setting based on multi-directional surveys, draw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making reasonable suggestion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health,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reform.
Key Words: Monitoring; Project setting; Comprehensiveness
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壓力不斷加大。肥胖、睡眠不足、營養不良、體態變形等問題困擾著學生。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保證學生的體質健康,推動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學生的健康抓起。
學校體育是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載體。《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評價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標準。它是學校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指揮棒,是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明確的教育、激勵、反饋和導向功能,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改變了原有的體育教學,更加凸顯了“健康”的內涵,更加豐富了體育教學的方式,更加回歸了“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1? 研究目的
自體質健康監測實施以來,測試項目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涉及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3個方面。項目設置是核心環節,關系到體質健康測試的質量。確定合理而簡單易行的,能全面反映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測試項目體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項目設置的全面性。
2.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和整理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和探討。
(2)專家訪談法:通過訪問體育保健學、心理學、體質健康方面的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以啟發思維,認證觀點和豐富研究內涵。
(3)數理統計法:對訪問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4)RSR(秩和比)綜合評價法:RSR=∑R/m.n, R為各測試項目的秩和值,m為項目的數目,n為專家的數目。RSR值越大,其綜合水平越高。將各項RSR值的秩和進行比較,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
3? 結果與分析
3.1 監測項目的權重關系
現行監測項目權重:BMI為0.15,肺活量為0.15,50m跑為0.20,坐位體前屈為0.10,立定跳遠為0.10,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為0.10,1000m跑(男)、800m跑(女)為0.20。根據身體形態、機能、素質分類,權重就是身體形態0.15,身體機能0.15,身體素質0.70。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明確指出,體質包括5個方面:身體形態發育水平、生理機能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素質發展水平、適應能力。身體形態是體質健康的物質基礎,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心理素質是體質健康的主客觀表現,適應能力是它們的綜合反映。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人體體質的強弱,就是由這5個方面反映出來的。因此,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必須體現體質健康的全面性,把反映高中生心理發育和適應能力方面的內容納入測試體系。
根據體質健康的內涵和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并在對從事多年體質健康、心理和保健學等方面的18位專家、學者調查訪問的基礎上,參考寧波市高中歷年的測試項目情況和運用秩和比綜合評價法得出了高中體質健康監測項目指標體系,并確定它們的權重關系:身體形態占20%,身體機能占24%,身體素質占32%,心理素質占10%,適應能力占14%。
3.2 監測項目與體質健康的關系
人是統一的整體,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動、行為都有賴于人體形態結構,它是體質健康的基礎,與健康有著密切關系。身體形態指標的權重系數在對專家的調查后統計顯示:22%的專家認為它的權重系數為0~0.10,63%的專家認為是0.11~0.20,15%的專家認為是0.21~0.30。
身體機能正常是體質健康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身體形態結構表現為一定的生理機能,它是體質健康的內在表現。身體機能指標的權重系數在對專家的調查后統計顯示:12%的專家認為它的權重系數為0~0.10,46%的專家認為是0.11~0.20,42%的專家認為是0.21~0.30。
身體素質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身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它是體質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體形態、機能、心理和適應能力均有密切關系。對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25%的專家認為它的權重系數為0.21~0.30,58%的專家認為是0.31~0.40,17%的專家認為是0.41~0.50。
心理與體質健康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心理對健康的影響遠大于健康對心理的影響。心理是能動的,始終支配和調節著人的身體,影響著人的健康。對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73%的專家認為它的權重系數為0~0.10,21%的專家認為是0.11~0.20,6%的專家認為是0.21~0.30。
適應和體質健康是高度統一的。身體和外界環境的一致是體質健康的綜合反映,而體質健康是保證各器官、系統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和產生正常的適應行為的基礎。對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26%的專家認為它的權重系數為0~0.10,62%的專家認為是0.11~0.20,12%的專家認為是0.21~0.30。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人體體質健康是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心理因素和適應能力5個方面的綜合反映。因此,應該把反映高中生心理因素和適應能力方面的項目納入到體質健康測試體系中。
(2)心理與體質健康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反映高中生心理因素方面的指標權重系數為0.10。
(3)適應能力與體質健康是高度統一的。反映高中生適應能力方面的指標權重系數為0.14。
4.2 建議
(1)心理因素可以從智力和心理健康兩方面進行測試和評價,測試項目要符合高中生心理特征,評價要量化。
(2)適應能力可以從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生理病理性的適應方面進行測試與評價,選擇測試項目要反復論證。
參考文獻
[1]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周登嵩.體育科研[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3] 王宗平.體育與健康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