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白平時容易犯二,遇事常常小白。八零后作者,學于清華,混在藤校。職業啃老族,業余寫字人。
只要有勇氣去承擔,就一定會有以后。
就算走岔一條路,總還有機會在前面掉頭。
又過了一年高考,估計這時候很多人都在煩惱著怎么選專業吧?回到十年前,我也是這樣。對著一堆不明所以的專業名頭疼,糾結著怎么選才叫正確。生怕做錯了決定,就滿盤皆輸。幾天前還有朋友帶著孩子來問我什么專業熱門、什么專業冷門以及什么專業才有發展。其實我并不知道,因為已經很多年不關心這個,但我還是貢獻出我能想到的所有考量。然而無論是建筑、電子、精儀還是金融、新聞、法學,又或者計算機、自動化、生命科技,對方卻都不滿意。
于是我對那孩子說:“你喜歡什么那就選什么吧。”
他想了想,怯怯地回答:“我覺得廣告挺有意思的……”
話還沒說完,他老媽又開始咿哩哇啦:“別聽他的,這么重要的事情,要是選錯了怎么辦?”
我無語地看著她,頭疼。
選錯了怎么辦?選錯了可就什么都完了!多像電視劇里的老橋段呀,主角站在一只定時炸彈面前,對著紅線還是藍線搖擺半天,緊張得翔都快出來了。他真是必須糾結,因為剪錯一根死一片。但現實生活絕大多數時候情況不是這樣的,擺在我們面前的選擇不是非紅即藍,得到的結果也不是非好即壞。
要是真選錯了怎么辦?改唄。
我知道自己在專業上的經歷沒什么說服力——我讀的是建筑學,現在是建筑師。曾經想過轉行,在媒體、地產、金融、咨詢行業里尋找過合適的位置,但最終還是覺得挺喜歡設計的,留在了原地。但這不代表什么,因為我身邊真的很多另覓他途、策馬奔騰的朋友。他們最初也是懵懵懂懂地進入這個行業,歷練了幾年發現自己最終不能以此為人生志向或生活方式,然后便改旗易幟。只是做決定的時間長短不同罷了。
去年,一個關系很好的同事告訴我她要跳槽了,新公司在香港,職位是獵頭。當時我都嚇殘了,感覺過于科幻。要知道她留學英國,是RIBA(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的會員,目前為外企的高級建筑師,過兩年升總監也說不定。然而她居然就這么走了,到另一個在我聽起來非常詭異的行業完全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重新來過,薪水福利職位全部降低!
我問她是不是腦子剛被撞了,不太清醒。她卻說她早就覺得做建筑師不適合自己,只是最近這種不適越來越明顯。當初堅持讀完碩士又堅持在這個領域呆那么多年或許是個錯誤。
我提醒她關注一下自己的年齡:“您三十二了耶,現在轉行會不會太晚?”
“你歧視大齡女青年?”她擺出個Whatever的表情,“三十二又怎樣,都知道以前的執著是錯了,難道要一直錯到退休?”
她的氣勢像頭看見紅布的公牛,讓我簡直無法反駁她超標的勇氣。雖然她故作輕松,可我其實明白她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北京單身未婚女青年,現在要跑到香港去,從事拼體力和人脈的工作,可以預見,未來不會輕松。但作為朋友,我必須支持她改變的決心。
今年在線收到她的訂婚宴邀請,順便哈拉了幾句近況。轉行之后她被分到大陸區,負責內地的工作。開始是蠻辛苦的,什么規則都不熟悉,每天電話從早打到晚就是為了多聯系幾個公司。精神勁兒又不比二十歲的小姑娘,可以橫沖直撞所向無敵。一過十點就困得恨不得暈過去,但還得堅持繼續發郵件。
她說:“沒辦法,掉頭是要付出代價的,只要覺得值就行了。”
好在她也有自己的優勢:工作時間長,熟悉內地情況,還有長著副人畜無害的“主婦臉”,讓來應聘的人覺得她很靠譜。總之現在掛了個大陸區副主管的頭銜,已經能朝九晚五了,甚至還在獵人才的過程中獵到艷,這是多么一箭雙雕一石二鳥的經歷!
看吧,選個專業而已,選份工作而已,其實沒什么了不起。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男生和她媽媽聽,就是想說:假如現在的選擇不盡未來的人意,也沒關系。人生漫長,很多東西都是可以修正的。You can fix it(你可以修正它),國外的朋友經常這么說。Fix的內容不只是專業,不只是工作,也可以是感情,是生活方式,是我們不滿意的一切東西。只要能有勇氣面對和承擔,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way。一定會有以后,所以一定會有辦法。
小男生聽得很興奮,有種躍躍欲試的沖動。但他媽媽的表情讓我很害怕她一失控就撈塊板磚拍死我。果然,她用“你又在瞎扯淡”的語氣說:“這種關乎一生的大事可不能那么馬虎,你那個朋友如果當初專業選對了,也不可能那么大年紀轉行,還跑那么遠。”接下來又開始非常嚴厲地教訓她兒子,大致是說別聽我“妖言惑眾”,這個選擇非常重要,重要到關乎將來是無所事事還是名揚天下,把小男生那點剛剛才萌發的自立自主嚇得魂飛魄散。
我不知道我還能說什么,只能同情這孩子有個“三歲看老,七歲看死”的老媽。
不過如果有機會,我仍然愿意告訴他,我真不喜歡把某件事或者某個決定的作用夸張到無法改善的程度。因為如果以這樣的思維方式面對問題,我們將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左右為難、選擇障礙。而且很多人都只能抱著自己之前的選擇認命,無法過得更好。
然而不是的。當然不是的。
沒錯,每一個選擇對人生都有影響,而所有人都必須承擔任何選擇的后果。我不想把選擇的對錯絕對化,但有的選擇確實可能讓人失望,讓人受傷。這有些可怕,但人生本來就負擔著可怕的風險。然而人們之所以能夠勇敢活下去,是知道就算走岔一條路,總還有機會在前面掉頭。只要承認了,面對了,負擔了,努力了,只要還活著,就不算太晚。
我知道任何重要的決定,小男生的媽媽都不想讓他選錯。可選錯的幾率是存在的,除非他一動不動,根本就不選!然而這一動不動,卻也是個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