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鎮被撤并了,加上今年經濟形勢不好,擔心我集鎮上的服裝店受影響。但沒想到,我店鋪日盈利從往常的兩三百元,增長到最高上千元。”“鎮黨委政府雖然撤走了,但沒想到他們還加強了原來集鎮的管理,集鎮擴容規范后,吸引了更多的人來,把我的茶館生意都帶動起來了?!薄?019年底,綿竹市實施撤并鄉鎮后,不僅打消了群眾的后顧之憂,還為群眾帶來了諸多驚喜。
在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過程中,綿竹市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過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探索創新出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管理服務機制,幫助被撤并鄉鎮順利度過“過渡期”,實現被撤并鄉鎮集鎮有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等功能完善的鄉(鎮)集鎮,輻射帶動作用強,對小城鎮建設和發展有較大影響,在群眾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前期,綿竹市就做了大量調研和訪談。“對于大部分群眾來說,撤鎮不撤集鎮,不影響日常生活就沒問題?!本d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川勇說:“根據調研訪談結果,以及過去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經驗,前期我們就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可能會導致集鎮邊緣化、空心化現象進行了制度設計。”
綿竹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維護最廣泛人民群眾的利益,經過多次嚴謹論證,在非政府駐地集鎮創新推出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管理服務機制,即以被撤并的鄉鎮原駐地集鎮為中心,聯合集鎮建成區所涉村(社區)和駐地單位,設立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授權就近辦理相關服務事項等。綿竹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偉認為,這是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的一種有效方式。鄉鎮合并撤銷后,如何抓實黨建來引領和拓展基層治理、鞏固和提升便民服務,并以此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是擺在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綿竹市委認真落實“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要求,在8個被撤并集鎮創造性設立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機制,圍繞組織凝聚人心民心、引領基層治理、促進集鎮發展等方面,做精做實鄉鎮區劃調整“后半篇文章”,既豐富和完善了黨建引領下的現代基層治理體系,又夯實了區域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基礎。
立足職能職責 發揮黨組織優勢
此次,綿竹市平穩有序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新組建街道2個,撤并鄉鎮9個,撤并率達43%。與此同時,市委以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為支撐,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迅速填補了鄉鎮撤并后集鎮建設發展管理的組織引領空白。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剛結束不久,1月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就給調整后的基層黨組織帶來巨大考驗?!班l鎮被撤并,誰來組織集鎮居民科學抗疫?”“疫情期間遇到急事難事,找誰幫忙?”這些疑問很快在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之下得以化解。
綿竹市通過明確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設立范圍、職責定位、工作機制,實現“有組織可依靠”。全市以被撤并的8個鄉鎮原駐地集鎮為中心,聯合集鎮建成區所涉村(社區)和駐地單位,設立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定位為議事協調機構,重點負責“大社區”基層黨的建設、場鎮建設管理、便民服務、社會治理等事宜。并明確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在集鎮管理、綜合協調、資金使用、項目推進等方面的權限和職責。
同時,通過保障人員配備、保障資金投入、保障制度健全,確保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持續鞏固、發揮作用,實現“有能力可服務”。“為了讓群眾能找到‘熟面孔、有歸屬感,我們在人員配備上作出了精心安排?!眲δ辖值傈h工委書記古華修介紹說,由街道黨(工)委負責,街道從原來鎮上的工作人員中,為每個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選派1名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群眾滿意度高的班子成員任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書記,2名與群眾熟悉的單位中層干部任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副書記,全額派駐在編職工6—9人,吸收所涉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駐鎮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書記任黨委委員,具體負責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的日常運轉。
提供優質服務 凝聚民心促發展
“九龍鎮撤并后,新掛牌的九龍運動小鎮大社區綜合黨委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開辦了黨群服務中心(站)一站式辦理和便民代辦服務等,感覺比以前更方便了?!痹琵堟偩用裢踹\蓉說,如今“群眾動嘴、干部跑腿”,大家都覺得很幸福。
為確保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服務力度不減,綿竹市委按照“點位不變、服務提升”原則,通過健全基層黨建、強化組織保障,進一步完善黨群服務平臺和隊伍建設。為方便群眾“有場所可辦事”、就近辦事,綿竹市對所有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下轄的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站進行標準化建設,授權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黨群服務中心就近辦理服務事項96項,明確村級黨群服務站辦理服務事項38項。同時,堅持涉改鄉鎮教育、醫療服務機構維持不變,持續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結構,讓群眾出行更便捷。
令漢旺鎮黨委副書記、興隆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書記唐緯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合鎮之后場鎮從冷清到繁華的轉變?!罢胶喜⒅埃胰ヅd隆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值夜班。那晚我準備去集市買點生活用品,沒想到才7點多集市就一片漆黑沒有人氣了?!碧凭暩袊@,合鎮之后,黨委政府著力規范集市,新建了廣場,整個集鎮燈火通明,開店、購物、跳壩壩舞的人日益增多,集鎮日漸繁華。
“為加快推進集鎮經濟發展,我們采取市委統籌、各職能部門參與、鎮街黨(工)委統籌實施、集鎮大社區綜合黨委具體協調的方式,升級集鎮基礎設施、傾斜項目資金、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厚植集鎮發展基礎。”李偉說,對于群眾來說,“有集市可交易”就是最大的便利。集市熱鬧了,集鎮繁華了,就能讓大家直觀并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和福利。(作者單位/鄧長彬 中共綿竹市委組織部) (責編/謝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