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各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應運而生,為了凸顯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優勢,許多老師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依據,積極地尋求思政教育的新途徑以及新思路。其中“易班”平臺的利用備受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利用“易班”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本文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了解“易班”平臺構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的策略以及要求。
關鍵詞:“易班”平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
一、 引言
在信息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利用一方面能夠推動教學改革,另一方面也直接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一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體現的得非常明顯。在網絡時代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和方向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要想實現有的放矢,老師必須要注重創造性教學資源以及平臺的有效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綜合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網絡與教育教學實現了極為緊密的聯系。作為學生交流以及表達情感的重要領域,網絡之中所涉及的教育信息非常的豐富及多元,許多學生積極通過社區共享以及信息聚合來展現個人的具體思想,因此,在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之中,老師開始著眼于這一時代發展趨勢,通過信息技術來構建網絡平臺,其中“易班”平臺的構建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但是互聯網背景之下的高校德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以及挑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主客體關系有所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中的主體和客體關系比較固定和明確,老師扮演著主體,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地位比較權威。相比之下,學生則是客體,在與老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之中接受老師的教育以及引導。在網絡環境之下,網民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是平等,因此在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注重重新調整自身的教學理念,真正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以及溝通。
其次,網絡背景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及信息渠道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信息渠道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其中多元性以及開放性是網絡的重要特征,這一點導致信息大爆炸的產生,網絡的多媒體渠道直接影響著學生主觀判斷。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比較有限,難以在海量的信息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無法實現及時的加工以及傳遞,因此實質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以及水平不容樂觀,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網絡上所花費的時間不斷拉長,這一點使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極大的轉變,許多老師面臨著較大的教學壓力,難以找到恰當可行的教育教學思路以及切入點,實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以及水平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三、 以“易班”平臺構建大學生思想網絡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徑的策略
為了擺脫上文中所出現的各類不足,在落實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加強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注重教育教學思路的有效調整,關注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動,不斷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充分體現現代教學工具的作用,保證學生能夠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一)明確“易班”平臺中的教育群體
作為高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關鍵,這一教育板塊所涉及的內容及形式相對較為復雜。在構建“易班”平臺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明確教育主體,關注網絡德育教育與教育群體之間的完美融合,以此來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更為明顯,為了推進網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老師需要把握網絡個體的具體行為,關注每一個教育對象的情感流露需要,將教育主體的思想表達、訴求表示以及情感流露融為一體,為后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道路及方向,充分體現“易班”平臺的指導作用及優勢。另外老師還需要注重定量分析以及定性研究,關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明確不同社會熱點的爆發點,積極的抓住這一重要的教育體系調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徑以及方向,以此來實現有的放矢,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共振,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及優勢,保障該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二)構建完善的運作保障機制
“易班”平臺構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融合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包含不同的工作環節,老師除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積極的搭建“易班”平臺之外,還應該有效應對互聯網給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各類沖擊和挑戰,抓住信息時代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機遇,明確這一工作的核心要點,積極組織學校黨團干部、輔導員和志愿者,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以及內容,真正實現相互滲透形成合力,構建完善的網絡空間德育工作體系,保障運作機制的豐富化以及多元化,避免外部不確定性所帶來負面影響。其中“易班”平臺的搭建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將教育教學成本控制在有效的范圍之內,老師需要關注新型信息時代背景之下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轉變要求,積極利用“易班”平臺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保證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獲。需要注意的是運作保障機制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學校需要加大對這一工作的投入以及支持力度,分析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網絡化發展要求,主動利用各種現代信息平臺以及技術實現教育教學改革,保障學生在一個更加具有緊迫性的學習氛圍之下主動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優勢。
四、 結語
以“易班”平臺為基礎的大學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內容及形式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老師需要注重教學思路的重新調整,關注平臺構建的實質要求,明確實質的教育主體以及教育對象,積極構建完善的運作保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
參考文獻:
[1]吳昊,黃禹鑫.基于易班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平臺的思考與實踐:以重慶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258(1):68-71.
[2]劉陽.基于“易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8(11):60-61.
作者簡介:
李婧嫻,遼寧省本溪市,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