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祚龍

2020年4月20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無論是考察柞水“木耳產業”和平利社區工廠,還是走訪移民搬遷群眾,他都始終把“就業”記在心上,并強調:“樂業才能安居”。這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話語,是對就業優先政策的樸素詮釋,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興產業,擴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商洛柞水視察時肯定了“小木耳大產業”,強調了產業就業對脫貧攻堅的意義。確切地講,產業和就業是一對孿生姐妹,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尤其在脫貧攻堅的后半程,路、水、電、視、信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且短期內不會反復的情況下,產業和就業就成了鞏固脫貧成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立足當地的資源稟賦,發揮貧困地區人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條,穩步把地方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就商南而言,要立足“一心三帶五協同”總體布局,著力在“三個經濟帶”上謀項目、興產業,持續推進“園區+企業+貧困勞動力”模式,把農村勞動力緊緊吸納到產業鏈上,既可推產業發展,又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抓創業,帶就業。這是今年陜西落實中央“就業優先”政策的又一重大舉措。縣級人社部門作為穩就業工作主體,必頦搶抓省、市部署并支持縣、鎮建立標準化創業中心機遇,緊扣縣委、縣政府既定目標,主動采取創業理念更新、創業能力培育、創業項目謀劃、創業服務指導、創業政策保障等綜合措施,引導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能人等重點群體創新創業。應加大孵化園區建設,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影響下,要堅持把抓創業作為促就業的突破口,創新工作方式,運用網絡開展創業培訓,發揮創業政策導向作用,通過抓創業、帶就業,快速推進就業數量的幾何倍增。
強服務,保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平利縣看望易地搬遷戶汪顯平時指出:搬得出的問題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就是就業。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也更加明確了就業工作在易地搬遷后續保障“1+7”政策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把保障易地搬遷群眾就業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把2019年在農村創建的村級勞務合作組織模式規范拓展到易地搬遷社區,在移民集中小區建立就業服務站。增設專職公益性崗位人員,摸清搬遷戶勞動力概況和就業意愿,利用“商南智慧就業平臺”及時為用工單位和貧困群眾提供雙向服務。同時,充分發揮蘇陜勞務協作和就業創業政策作用,吸引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移民小區建設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實現搬遷群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樂業才能安居”的指示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兌政策,穩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平利縣錦屏社區工廠視察時強調: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非常重要,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各種方法保障貧困群眾就業。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囑托是對中央“援企穩崗”政策的再強調。商南作為深度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61%來源于就業。穩就業就是穩增收。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目標導向,把穩崗就業作為決勝脫貧、鞏固成果的根本舉措,把各級出臺的減稅降費、援企穩崗、復工復產等各項戰疫情、促穩崗政策落實到企業主體,把務工人員交通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勞動力技能提升補貼等穩就業政策兌現到貧困群眾,把每一分“援企穩崗”資金用在刀刃上,支持企業不減員,保障群眾不離崗,穩定增收不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