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琳 曾詩棋 李洪毅*
(吉首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近年來,在大學生群體中考試舞弊的現象屢禁不止,且舞弊人數、原因、心理等方面都呈現出復雜化的傾向。在教育大眾化、教學手段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抓好大學生的學風考風建設,已成為眾多高校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在對大學舞弊問題研究的方面,許多學者針對該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進行了研究,發現目前地方高校的學風考風現狀不容樂觀,社會風氣、教學模式、考試管理、學生心理等方面均是造成考試舞弊的主要因素。[1-4]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考試舞弊情況,對大學生作弊現狀進行分析,本文從大學生舞弊的社會因素、個體因素、心理和動機等方面,深入分析大學生舞弊的原因,并探究了大學生學風考風建設的有效對策,積極促進教育公平和大學生誠信教育。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A高校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849份,收回問卷849份,回收率為100%,其中問卷中的問題4有36份答案無效,其他問題答案均有效,問卷有效率達到99.76%,下面對樣本進行分析。
在本次的調查中,女大學生所占比例為51.83%,男大學生所占比例為48.17%;
在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中,大一大四的較少,大二大三的較多,其中大三學生最多,占比為31.10%;在調查對象的專業分布中文科及社會科學、理工科占據多數,分別為26.50%和40.05%。樣本構成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樣本構成
大學生對舞弊的認知和態度體現一定的差異。從圖1可知,有40.64%的學生認為舞弊是不正確但是是可以理解的,有33.45%的學生認為舞弊是錯誤可恥的行為,將近三分之二的大學生對舞弊的態度都是不反對,可見大家對待舞弊的行為是不太抵觸的。同時從圖2可知,認為當前大學生舞弊現象“非常嚴重”及“嚴重”的人數占了將近四分之三,并且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大學生舞弊現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由此可見舞弊現象在大學生中司空見慣,這個問題應及時處理。

圖1 大學生對舞弊的態度

圖2 大學生認為舞弊現象是否嚴重
若關系好的同學考試中向你“求助”,你會怎么辦?從圖3顯示的調查結果表明有將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雖然不愿意,但還是會幫助他舞弊”的選項,直接拒絕的同學的僅占15.19%。令人驚訝的是,向老師舉報的僅僅只有5%,可見雖然大部分人覺得舞弊是不好的行為,但是卻不會向老師舉報。

圖3 關于“如果關系好的同學考試中向你‘求助’,你會怎么辦?”的調查結果
目前,大學生對任課教師在考前指定考試范圍或者劃出考題重點已經體現出明顯的依賴性。從圖4可知只有13.78%的學生不喜歡老師考前指定范圍或者畫出考題重點,而有68.43%的學生喜歡老師劃范圍。這說明了大學的一個普遍現象:喜歡在考試之前臨時抱佛腳,這也是造成舞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圖4 關于“大學生是否喜歡任課教師在考前指定考試范圍或者劃出考題重點”的調查結果
任課老師在考試前指定范圍或劃出重點可能是大學生舞弊的潛在原因之一。從圖5可知,有4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大部分老師會在考試前指定考試范圍或者劃出重點,只有1成的學生認為老師不會劃重點。因此這也造成了一部分大學生會去舞弊,如果劃出考試范圍,就會有可能使得帶小抄的舞弊行為的發生。

圖5 關于“任課老師會在考試前指定范圍或劃出重點嗎”的調查結果
本節將從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以及怎樣預防大學生舞弊三個方面對大學生舞弊行為進行分析。

圖6 大學生舞弊的主觀原因
大學生舞弊主觀原因有各種各樣的,從圖6可知,大學生舞弊主觀原因中占比最大的分別是“沒復習好,避免掛科”、“想投機取巧只為應付考試”。“獲取獎學金”“出于心理不平衡”“同學義氣”等方面共占據3成的比例。因此可見大學生舞弊主要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來獲取某種利益。
大學生舞弊的客觀原因主要從教育制度、老師教學和社會環境等三方面來分析。從圖7可知,在導致舞弊的原因中,教育制度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教育目標落后、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模式陳舊和考試管理不規范等四方面各占四分之一,說明政府部門以及學校需要對教育制度進行一定的改革。從圖8可知,老師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認為的老師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在老師教學不能提高學生興趣、考試內容不能反映課程學習情況這兩方面,反映了不只考試是學生的“任務”之一,課程教學也成為了部分老師的表面任務,考試也只是一個形式主義。

圖7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致的舞弊現象

圖8 老師教學存在的哪些問題會導致舞弊現象

圖9 社會環境會導致舞弊現象
社會環境也是導致大學生的舞弊的客觀原因之一。從圖9可知,社會競爭壓力大、社會不良風氣、教育觀念以及替考、槍手等舞弊團隊運作等社會環境因素都會導致舞弊現象的發生。因此凈化社會不良風氣和改正教育觀念會對大學生舞弊現象的扭轉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大學生也應該學會如何避免自己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進而凈化自己的交友圈。
本文主要從考風建設、學風建設兩個方面探討大學生舞弊行為的預防措施。
考風建設是預防大學生舞弊行為的關鍵。從圖10可知,相對而言“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大學生認同率最高的考風建設措施。為防止舞弊現象的泛濫,應從多方面入手:加強監考老師的監考力度;加強學校對于作弊的懲罰力度;加強誠信教育,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圖10 加強考風建設的措施
學風建設是預防大學生舞弊行為的基礎。從圖11發現,獎勵措施是大學生認同率較低的學風建設措施,可見對于A高校來說,獎勵措施相對其他三個措施已經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使大部分學生都受益。而加強師資隊伍;加強學生的考勤管理與懲罰力度;班干部帶頭學習,營造良好班風等措施都是大部分學生認為對加強學風建設有促進作用的措施。

圖11 加強學風建設的措施
(1)社會方面。社會上不好的價值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社會各界應努力減少不好的價值觀的出現,努力營造對學校教育有利的良好環境。同時可以將誠信考試納入個人信用體系;健全法律制度,將考試舞弊加入到立法中,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高校方面。高校可以適當豐富大學生的評價體系,將成績、榮譽、獎學金納入其中,并且多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加大考試舞弊行為的懲罰;同時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大學生自身方面。從前面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意識不是很強,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因此要想遏制大學生的舞弊行為主要在于大學生本身,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良好的誠信、道德意識,多向正能量的典型人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