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韓林延 苑光芬

【摘要】目的 “醫聯體”新模式支持下應用益氣溫陽方干預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測定大鼠血漿中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水平,探索此方對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的機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復制CHF大鼠模型,隨機分為模型組、造模+低劑量益氣溫陽組、造模+高劑量益氣溫陽組、造模+福辛普利組、空白對照組。測定大鼠血漿AngⅡ、ALD的含量變化。結果 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漿AngⅡ和ALD含量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各治療組均能顯著降低AngⅡ和ALD含量(P<0.01)。結論 氣溫陽方通過調節CHF大鼠AngⅡ和ALD的分泌和釋放以達到抗CHF的作用。
【關鍵詞】益氣溫陽方;慢性心力衰竭;血漿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
益氣溫陽湯是以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溫經湯為基礎方加減化裁而來,經趙志強醫生20余年廣泛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在臨床取得較好療效,但其治療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我科室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腎陽虛型CHF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證明其總有效率達到90%[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以血管緊張素Ⅱ (AngⅡ)和醛固酮 (ALD)為主導的神經內分泌激活是CHF發病的關鍵機制。AngⅡ和ALD水平可作為心衰嚴重程度以及療效判斷的重要指標[2],隨著對中醫藥治療CHF的重視程度的提高,相關中藥治療CHF時AngⅡ和ALD水平變化影響的報道逐漸增多。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的動物實驗,應用益氣溫陽方干預CHF大鼠模型,測定大鼠血漿中AngⅡ、ALD水平,探索此方治療CHF有效的可能機制。
1 材 料
1.1 實驗動物
SPF級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體重250~300 g。購自于遼寧長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動物合格證許可證號:SCXK(遼)2015-0001。
1.2 實驗藥品的配制與試劑
①實驗藥物采用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的配方顆粒其基本方劑組成:吳茱萸,桂枝,當歸,黃芪等13味中藥,每付共含生藥127 g。
②福辛普利鈉:規格:10 mg/片,批號:20181201,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80197 ,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產品;③鹽酸阿霉素:規格:25 mg,批號:313A028,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產品;④AngII酶聯免疫試劑盒:規格,96T,批號:20190101A,美國R&D公司產品;⑤ALD酶聯免疫試劑盒:規格,96T,批號:20190101A,美國R&D公司產品。
2 方 法
2.1 實驗用藥制備
益氣溫陽方吳茱萸、黃芪、桂枝、當歸等11味中藥免煎顆粒制劑購自于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一付藥加蒸餾水60 ml研磨混勻后,繼續加蒸餾水定容至72.58 ml,配制為益氣溫陽方混懸液,4℃保存備用。實驗時,配制原液即為益氣溫陽方高劑量組給藥制劑(相當于人臨床用藥2倍);將原液用蒸餾水稀釋2倍后,即為益氣溫陽方低劑量組給藥制劑(相當于人臨床用藥等倍)。
福辛普利鈉混懸液:稱取福辛普利鈉10 mg,加蒸餾水60 ml研磨混勻后,繼續加蒸餾水定容至72.58 ml,配制為福辛普利鈉混懸液,4℃保存備用。實驗時,配制原液即為福辛普利鈉給藥制劑(相當于人臨床用藥2倍)。
2.2 造模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復制:鹽酸阿霉素腹腔注射15 mg/kg,分6次2周內注射完畢。
2.3 實驗分組與給藥
將SPF級SD大鼠50只適應性喂養1周后,按體重以1:4比例分成2組:①空白對照組10只;②慢性心力衰竭造模組40只。動物單籠飼養,自由進食飲水。慢性心力衰竭造模組40只,腹腔注射鹽酸阿霉素腹腔注射15 mg/kg,分6次2周內注射完。空白對照組10只(Con),腹腔注射生理鹽水,給藥容積同鹽酸阿霉素;在第4次腹腔注射阿霉素后慢性心力衰竭造模組隨機分為4組,模型組(Adr)、造模+低劑量益氣溫陽組(AdrXm)、造模+高劑量益氣溫陽組(AdrXh)、造模+福辛普利組(AdrF)。給藥方法:將大鼠分組后, 繼續完成造模, 同時開始予治療用藥(即Con、Adr組予生理鹽水灌胃;AdrXm組予低劑量益氣溫陽方、AdrXh予高劑量益氣溫陽方、AdrF予福辛普利6mg/kg·d-1灌胃,連續給藥21 d)。給藥方案:設定低劑量組為等效劑量,高劑量組為等效劑量的2倍。每公斤大鼠每日給藥體積為10 ml/kg。
2.4 大鼠血漿AngⅡ、ALD含量的測定
采血前每只大鼠準備好2份試管,①AngⅡ測試管:加0.03 mol/L的EDTA·Na2、0.34 mol/L的8-羥基喹啉和0.32 mol/L的二巰醇各20 μl;②ALD測試管:加肝素抗凝。眼眶后靜脈叢取血約6 ml,分別滴入2個試管中,搖勻,離心(3000 r/min),分離血漿(試管①、②),置-20℃保存備檢,采用上述測試劑盒,按說明書進行測試,計算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ALD)水平。
2.5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全部結果均用SPSS 10.0 for Windows1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3 結 果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漿AngII、ALD含量明顯升高 (P<0.01),證明模型組動物心衰級別較嚴重,CHF動物模型復制成功;與模型組比較,各治療組均可顯著降低AngII、ALD含量(P<0.01);造模+福辛普利組、造模+高劑量益氣溫陽組動物與模型組比較,其血漿中AngII、ALD含量明顯降低(P<0.001);造模+低劑量益氣溫陽組動物與模型組比較,其血漿中AngII、ALD含量顯著性降低(P<0.05),證明益氣溫陽方可減低CHF模型動物心衰程度,改善心衰癥狀。其詳細結果見表1。
4 討 論
現今中醫把CHF歸屬于“心悸、怔忡、咳喘、水腫、胸痹、積聚、虛勞”等范疇。該研究通過對CHF患者臨床證候學的研究發現,陽氣虧虛、血淤水停為其主要病機,以益氣溫陽主,活血利水為輔的有效治法,精心篩選了相應藥物組成益氣溫陽方,經臨床運用, 療效滿意。益氣溫陽湯是以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溫經湯為基礎方加減化裁而來,為歷代醫家治療婦科疾病的常用方劑,其具有溫中寓養、溫中寓通、氣血雙補之特點,與中醫心腎陽虛型“心水病”(心力衰竭)的治療大法極為契合,臨床應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屢收良效。應用溫經湯化裁而成的益氣溫陽方治療心力衰竭,目前國內尚無報道。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其中吳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長于溫通血脈,共為君藥。黨參、黃芪、附子共為臣藥,益氣健脾,以資生化之源,陽生陰長,氣旺血充,助吳茱萸、桂枝以溫經散寒。當歸、丹參活血祛瘀,養血調經;赤芍助諸藥活血散瘀;麥冬甘苦微寒,養陰清熱,并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共為佐藥。甘草尚能調和諸藥,兼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溫陽,調經散寒之功。
關于心衰的病理機制,1992年Packer提出解釋心力衰竭進展的神經內分泌假說,其對病理生理的觀點中主要包括兩大因素,即心室重構和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的激活,其中最主要的為交感神經系統(SNS)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RAAS)的激活[3]。RAAS中稱為最為重要的活性激素的AngII是在體內參與多種重要功能,CHF時其水平升高已被廣泛認同。AngII具有較強的血管收縮作用,能夠維持重要臟器血供和血壓,增加回心血量,使心排血量增多。但持久、過度的AngII升高,會促使CHF向不良方向發展[4]。在細胞水平,AngII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生長和組織肥厚,促進心肌間質纖維化[5]。在器官組織水平,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使阻力增加,心室前后負荷增加,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室重構。此外,AngII促進腎上腺皮質球狀帶細胞合成和分泌ALD,血漿中ALD濃度升高,導致鈉水潴留,血容量擴張,前負荷增加,造成體循環及肺淤血。高ALD血癥可減少交感神經末梢對去甲腎上腺素(NE)的再攝取,增強NE活性,引發心律失常與冠脈痙攣,在心室重構,成纖維細胞增生,以及膠原沉積中也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報道,人的心肌細胞有ALD受體,ALD通過其受體可使心肌細胞壞死[6],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表明,采用鹽酸阿霉素腹腔注射復制的CHF大鼠模型血漿AngII和ALD的含量升高,提示模型復制成功。經藥物治療后,各治療組可有效降低大鼠血漿AngII和ALD的含量,進一步表明各治療組可抑制AngII和ALD的過度分泌和釋放,使其外周血管擴張,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臟縮舒功能,最終達到改善心力衰竭癥狀的目的,但對其益氣溫陽方的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與研究。相信隨著研究模式的不斷開發與大規模臨床研究,心衰的中醫藥治療必將迎來嶄新的歷程。
參考文獻
[1] 趙志強.益氣溫陽湯用于心腎陽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1):8243-8244.
[2] 潘 靜.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進展[D].重慶醫科大學,2018.
[3] 陳良華,劉同寶.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機制及治療模式[J].山東醫藥,2005(13):67-68.
[4] 韓額爾德木圖,馬月宏,王海燕,孟永梅.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2):1349-1352.
[5] 孫衛東,尹魯驊,王伯松.心力衰竭診療進展及循證醫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38-41.
[6] 戴閨柱.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與心力衰竭[J].中國醫藥導刊,20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