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 馬立威

【摘要】目的 探討體檢者在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同期觀察組則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結果 觀察組的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成功率為98.33%,對照組為88.33%,且P<0.05;觀察組體檢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16±1.17)分,對照組為(89.26±0.23)分,且P<0.05。結論 對于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的體檢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的檢查成功率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體檢者;臨床護理路徑;13C尿素呼氣試驗;效果
13C尿素呼氣試驗是一種敏感性高、準確性高以及特異性高的檢測手段,并且具有非侵入性特點,近年來在臨床體檢中具有廣泛應用[1]。然而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的患者往往由于緊張、擔憂等心理而無法順利的完成配合,并產生憋氣等情況,使得檢查結果受到影響,所以做好此類體檢者的科學護理工作來改善其依從性至關重要。以下將分析對于體檢者在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本院120例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的體檢者,依據護理模式分組,即觀察組:60例,男/女:27/33;年齡21~70歲,均值為(40.3±0.5)歲。對照組:60例,男/女:29/31;年齡20~70歲,均值為(40.2±0.6)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即嚴格依據13C尿素呼氣試驗的檢查流程進行指導和采樣,首先指導體檢者進行空腹吹氣,從而收集氣體樣本。之后服用膠囊并間隔20分鐘后再次吹氣取樣;同期觀察組則運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如下:(1)預約登記:協助體檢者進行預約登記手續的辦理,并向其講解碳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的目的、重要性和原理,以及幽門螺桿菌的知識等。向其發放相關的健康宣傳手冊,叮囑體檢者在進行檢查前保持空腹等;(2)檢查前護理:通過讓體檢者在檢查前觀看13C實驗檢查的宣教視頻,從而使其了解該檢查的流程與方法,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提高其認知水平和依從性,并緩解檢查前的緊張焦慮等情緒。在檢查前還應告知注意事項,并檢查取樣器的完整性,詳細記錄體檢者的姓名、體檢編號以及性別等信息,再次確認體檢者的空腹狀態;(3)檢查時護理:指導體檢者保持平靜呼吸,約五分鐘之后采集氣樣,在氣體采集期間,叮囑患者避免憋氣以及過度深呼吸。在氣體收集完成后,需要立即進行妥善保存,同時給予患者膠囊和溫水進行吞服,防止患者掰開膠囊服用或者咀嚼膠囊。藥物服用后叮囑患者保持靜息狀態防止劇烈運動,還要嚴格禁食、禁水以及禁止吸煙等。20分鐘后再次采集氣樣,并在呼氣之前核對其相關信息,明確體檢者未進食進水以及吸煙等;(4)檢查后護理:對于體檢者的相關信息,再次核對并詢問其是否存在身體不適感,向其發放問卷調查表以便對體檢者的護理意見進行收集,從而對后續的臨床護理工作以及檢查流程等進行優化和完善。
1.3 評價標準
(1)統計2組體檢者13C尿素呼氣試驗的檢查成功率,即排除樣本量過少、進食、吸煙、超時(提前)等異常情況;(2)運用問卷法對于2組體檢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以SPSS 19.0分析,數據標準差以(x±s)描述,組間數據t、x2檢驗,P<0.05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檢查成功率對比
觀察組的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成功率為98.33%,對照組為88.33%,且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體檢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16±1.17)分,對照組為(89.26±0.23)分,且P<0.05。
3 討 論
13C尿素呼氣試驗是檢查幽門螺桿菌的常用措施,然而許多體檢者缺乏對該檢查的了解,容易出現緊張等心理,再加上缺乏良好的配合知識使得檢查失敗,所以還需做好體檢者的科學護理工作,來改善體檢者的負面情緒和配合度具有重要意義[2]。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能夠確保護理工作有序全面的開展,確保各個護理環節能夠進行有效的銜接,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標準化以及規范性,同時也是規避護患矛盾發生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通過給于體檢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該組的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同時該組體檢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體檢者的檢查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的體檢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檢查成功率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高淑香,黎云沖,賈 曼.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體檢者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查中的價值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0):72-73.
[2] 劉立瓊.13C-尿素呼氣試驗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療效評估中的效果及護理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9):1343-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