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可可


曾經充滿野生動植物和鳥類鳴叫的數以百萬計的桉樹種植園安靜下來了,空氣中彌漫著煙霧和腐爛的氣味……沉默令人震耳欲聾,大地松脆如沙。
近半年來,澳大利亞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最干燥的旱季,破紀錄的溫度和數月的嚴重干旱為所謂的“大火”創造了理想條件,使東南大片土地變成了災區,牽動著地球人的心弦。迄今為止,大火已經燒毀土地1200萬公頃(大約相當于英格蘭的面積)。更糟的是,許多大火仍在燃燒,氣象學家警告說,炎熱的天氣和更高的著火危險將在旱季結束之前持續下去。據當地生態學家估算,僅在新南威爾士州,就有超過8億只動物受到影響。如果將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包括在內,該數字將上升到超過十億。
然而,現在還無法確定有多少動物喪生,只得等到煙霧消失很久才知道損失的全部程度,但是毫無疑問,這將是災難性的。截至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是世界上物種滅絕率最高的國家。據我們采訪到的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目擊者描述,火災現場令人心碎:饑餓到脫水的樹袋熊緊貼著被燒毀的樹木,瀕臨滅絕的果蝠和美冠鸚鵡絕望地在空中低徊,袋鼠、袋熊和負鼠仍然躺在地上,爪子發黑。
叢林大火對澳大利亞的標志性有袋動物并不友好。曾經是瀕臨滅絕的考拉避風港的地方,現在至少有25000只已經死亡,占到全部考拉數量的二分之一。這對于考拉這一物種的未來生存是毀滅性打擊。
即使對于在火災中幸存下來的動物來說,噩夢也遠未結束。棲息地已被如此大規模地消除,以致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可憐的動物們將很難獲得食物和住所。
但是,就在澳大利亞動物死亡數字猛增的同時,關于動物生存和救助的感人故事仍在不斷涌現。來自澳大利亞各地以及海外的英勇的野生動物救助者如雨后春筍般匯集到這里,向受災地區提供幫助。
隨著每天都有更多的“傷員”被解救出來,野生動物庇護所迅速達到了容納的上限。為了拯救盡可能多的動物,房屋、小學和公共禮堂成為臨時的野生動物醫院。許多“患者”康復良好,回到了野外,但也有很多動物需要緊急獸醫護理或安樂死。
土地變黑了,數百萬公頃的土地在幾周內消失殆盡。野生動物數量銳減。灼傷的疤痕需要數年才能愈合。但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正在復蘇,全新的風景也出現了——小草和真菌的葉片已經穿過山火灰重新吐出綠芽,準備孕育新的生命。
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后,這片被暫時燒焦的土地將重新綠意盎然,被烈火驚嚇后的動物們將依舊充滿生機。



兩名研究人員劃入新南威爾士州的斯諾伊河中部,從他們數小時前設置的刺網中收集鴨嘴獸。

墨爾本動物園的獸醫Sarah Frith正在為火災中遭受苦難的灰頭狐蝠提供涼爽的液體。

小藍企鵝出沒于南澳大利亞及新西蘭、智利的海岸。圖為兩只小藍企鵝在海中覓食后,沿著防波堤的頂部走向洞穴。

圖為澳大利亞長鼻袋鼠鋒利彎爪的特寫鏡頭,它的爪子構造可以便于在從林地中挖掘食物。圖片拍攝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保護生態中心。

研究人員抱著一只年輕的雌性鴨嘴獸,正準備將它放回溪流。攝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沃伯頓。

圖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C-27J Spartan運輸機內部,此時正在運送6只在叢林大火中燒傷的無尾熊從Mallacoota野生動物分類中心撤離至墨爾本,為它們做進一步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