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摘 要: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監督制度中經濟責任審計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經濟責任審計中產生的風險作研究,從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切入,探討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主要風險因素,并提出相應地防范措施,以期能夠為審計機關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效率、發揮審計監督職能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風險?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5(b)--02
經濟責任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依法依規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評價和鑒證的行為。這里的經濟責任,是指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其管轄范圍內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管理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防控重大經濟風險等有關經濟活動應當履行的職責。經濟責任審計對于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維護財政經濟秩序,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防范和降低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1 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加強領導干部的監督與管理。經濟責任審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領導干部具備的經濟業務素質和決策水平,也能正確評價其職責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對國家財政法紀嚴格執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為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對被審計領導干部進行審查,也成為對其他干部的一種教育和警戒。
(2)有助于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通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審計機關可以揭發被審計單位和有關人員違法、違規的問題,促進被審計單位對問題的糾正和完善。
(3)有利于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腐敗問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個人廉潔奉公。建立完善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能夠進一步監督領導干部,嚴厲查處違反紀律的干部,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并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發展。
(4)有助于推進依法行政、促進依法治國。實現經濟責任審計,能夠有效監督領導干部行使的權力,防止干部出現瀆職、失職、越權以及徇私舞弊等問題,監督領導干部自覺踐行法制觀念和法律法規意識,學會利用法律手段領導經濟工作,管理社會事務,規范自己的行為管理,引導領導干部依法用權、依法行政。
2 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主要風險因素
2.1 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
首先,在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由于審計工作的時間跨度較大,審計機關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國家審計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審計結果與新型預期不一致。其次,中國在一些領域的法律法規相對落后,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然而,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領域很廣,如果在審計工作中出現新的問題,就可能出現無法可依的現象。這些都會增加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
2.2 年度審計項目計劃考慮不周全
經濟責任審計與其他審計不同,在做年度項目計劃的時候需要同組織部門協商,任何一方在列審計項目計劃時考慮不周,都會引起審計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對審計資源考慮不充分。審計資源是國家審計機關可以用來完成特定審計任務的人力、財力和時間的總稱。充足的審計資源可以保證審計部門按照最理想的模式和需要來選擇和安排審計取證程序。一旦審計資源不充沛,如人員配置不夠、經費緊張或是時間緊迫,難免會影響審計的取證程序,從而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和困難。
其次,對審計時效考慮不周全。基層審計機關項目計劃普遍安排“離任審計”,即在干部提拔、調任或退休之后再安排的經濟責任審計。“離任審計”存在一定的審計風險。一是監管不到位的風險。按慣例,領導干部離任審計一般只審最近三年,有的領導干部任職時間比較長,對領導干部之前年度的經濟責任缺乏有效監督,存在監管漏洞。二是整改落實不到位的風險。俗話說“新官不理舊賬”,不少領導干部對前任留下的問題整改不積極、不徹底。三是審計結果得不到運用的風險。干部提拔或退休之后的“離任審計”的審計結果,無法在干部任免和獎懲中提供參考價值。
2.3 審計工作不嚴謹、資料取得不準確
在經濟責任審計時,有些項目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審計人員會減少審計程序,如不確定審計目標、不在項目前期編制審計實施方案、不確定審計重點盲目審計等,這些不嚴謹的工作態度會直接影響審計結果,產生審計風險。
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前期,被審計單位需要向審計人員提供審計所需要的資料(包括財務資料、會議和文件資料、電子資料等)。如果獲取的資料不準確、不充分,會直接影響最后的審計結果和評價。而且被審計單位可能會存在提供虛假的會計憑證等做法,這些做法對審計工作產生了風險。為降低審計風險,需要審計人員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加強虛假信息的辨別能力。經濟責任審計人員要負責審計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不能通過主觀意念或者核查不嚴謹而隨意得出審計結論和評價。
2.4 審計人員能力水平不高
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一些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精神和能力,不能有效判斷審計內容,也無法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利益比較大,審計程序比較復雜,審計工作非常嚴格,對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道德要求也比較高。然而,大多數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較差,難以處理審計過程中的問題。因此,審計人員需要繼續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首先,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可以應用于會計、計算機、法律和其他相關知識,審計人員在相關領域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審計人員需要全面的學習相關知識,并加強溝通技巧來解決出現問題,通過有效地溝通,才能獲取被審計人員信任,進而獲取更多信息。其次,要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實力和思想道德素質,避免在工作過程中受到金錢的誘惑所造成的審計工作問題。
3 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防范措施
3.1 不斷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
不斷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規是防范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目前,有關指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和2019年兩辦《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而《審計規定》尚未出臺實施細則,健全和完善指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另外,完善其他領域的法律法規也至關重要,以保證審計查處的問題有法可依。
3.2 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做好年度項目計劃
審計機關在做經濟責任年度項目計劃的時候,要協同組織部門,充分考慮各種因素。
首先,要充分考慮審計資源。在保證資源最佳配置的前提下,慎重選擇和確定年度審計項目的數量及時間安排。一旦發現審計資源欠缺,應盡量避免過度和頻繁安排審計項目。
其次,應推行“任中審計”。在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審計機關應提醒組織部門,充分考慮審計管轄范圍內的領導干部的任職情況,以“任職期間審計為主”。推行“任中審計”,能克服“先離任后審計”的缺點。同時,“任中審計”有利于被審計單位積極配合,留給審計部門充裕的時間來核實情況,保證審計質量,也有利于提高審計結果的利用程度。因此,應將“任中審計”這項工作常規化和制度化。
3.3 做好審計質量控制
第一,明確審計目標。一是考慮被審計單位所在行業的重大政策措施和政策部署。二是考慮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三是考慮預期使用者需求,即是否需要為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提供參考依據。
第二,做好審前調查工作。一是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工作流程、業務規范,對被審計單位業務核心環節、關鍵點進行審計。在審計工作開展前期,對文件、合同等資料實行全面監督檢查。當下的被審計對象違規手段更加隱蔽,審計人員已經很難從財務賬面中發現問題,因此需要做好審前調查工作,對被審計單位及相關人員各方面情況了解的越詳細越好,這樣可以提前掌握被審計對象的異常現象。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了解后,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具體的審計實施方案,確定好審計重點和審計方式。
第三,嚴格按照編寫的審計實施方案和確定的審計重點,進行審計取證。在審計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憲法和基本法律法規,在法定職責權限范圍內開展審計工作,嚴格規范向被審計單位索取資料和延伸調查等行為,恪守審計權力邊界,做到審計程序合法、審計方式遵法、審計標準依法、審計保障用法,全面深化依法審計實踐。
第四,在取得審計資料時,建立承諾制度。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要對提供資料作出書面承諾,并對其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在審計過程中,如果因審計手段、審計時間等情況的限制,對一些疑點和線索難以查清的,審計人員也可以要求有關負責人員作出書面承諾。
第五,根據審計取得的證據,客觀公正的評價。審計機關應堅持“三個區分開來”,以是否符合黨的十九大精神、是否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和重大改革方向作為審計定性判斷的標準,歷史全面客觀看待問題,特別是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讓審計評價更準確客觀、問題定性更令人信服,既嚴肅查處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又促進改革發展中的積極探索與創新舉措,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3.4 提高審計人員專業素養
經濟責任審計是制約和平衡領導干部權力的有效措施,是監督領導干部行為和評價領導干部工作績效的重要手段。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十分重要,只有提高審計的各個環節的科學性與合法性,才能確保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有必要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專業能力的培訓和教育工作,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經濟責任審計經典案例,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專業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崗位意識,在經濟責任審計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對領導干部的違法或不合理行為形成客觀的審計和評價。因此,有必要對審計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意識的培養,以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監督管理領導干部,同時有利于領導干部正確思想的樹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不斷地變化,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規避在審計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因素,減少實際的風險系數,促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王光健.淺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風險與防范[J].會計師,2018(16).
平宏麗.淺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風險與防范[J].納稅,2017(25).
金仙珍.對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成因及其防范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