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偉
摘 要:本文對林業經營推廣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結合目前林業經營和森林發展問題和缺點提出相關的發展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林業經營;森林生態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林業經營與森林發展工作備受關注,并且國家各個地區每年都會通過人工造林的方法增加林業的覆蓋面積。在植被多樣性建設中,其不僅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并且經過對森林資源的有效應用,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遭受到較大的破壞,例如亂砍濫伐、隨意亂丟煙頭、違法占地等,因此想要在短時間內回復原有的生態環境并不現實,因此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和人員對于林業經營和森林發展方面加以重視,認清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關鍵措施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森林經營工作推廣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科學技術也在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為了減少環境問題給人們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巨大壓力,林業經營的有效推廣成為林業經營工作的重點內容。其中林業經營工作的推廣主要是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對森林生態環境進行科學改善,高效利用林業資源,保證林業經營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進而提升該工作的實效性,創新林業經營方式,實現林業發展建設與生態環境發展建設的協調目標。因此在林業經營推廣過程中,首先就要使相關的管理人員和林業經營人員的整體意識提升,加強對林業經營的新型手段的重視力度,將森林生態環境發展與林業經營相互融合在一起,確保林業經營的順利實施和運行。作為我國生產經營過程的重要內容,林業經營工作的實施對于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良好的林業金經營下,融合現代化管理技術,在擴大我國綠植覆蓋率的基礎上能夠明確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從而更好地改善森林生態環境。另外通過科技的融入可以有效地創新我國林業生產的具體方式和手段,實現現代化生產和管理,增強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力度,保證我國森林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
二、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分析
(一)森林資源缺少一定的保護
森林系統中存在各種豐富的資源,是野生動物生長的重要區域。但是在此背景下很多狩獵者為了自身利益,將槍口對準了他們,同時加上對林木亂砍濫伐的問題,導致很多植被和動物遭到了嚴重地損害,破壞了森林生態環境,從而使整個森林的保護難度加大。另外在目前的森林管理中,很多林業管理單位所管理的森林面積較大,為了提升其本身的經濟效益和管理質量,一定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現代化科學技術來實現森林資源的統一管理,但是很多林業管理單位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導致森林管理工作始終難以落實和有效實施,甚至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對林業管理產生的一定的抵觸心理,并且還有很多人員沒有意識到森林資源對于我們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在保護投入方面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產生各種人員動蕩問題,使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效果不明顯。
(二)森林資源缺少合理的開發
森林資源的管理是人員的管理,但是我國很多部門對于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林業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較低,缺少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也缺少一定的工作條件與資源。另外很多森林資源的開采工作者,一般缺少開采專業知識和經驗,沒有高端技術人才支持,使森林資源的采伐缺少合理性和科學性,使森林資源遭受到極大地損失,這樣在長期的發展下造成惡性循環,嚴重阻礙森林管理工作的良好發展。
(三)森林經營缺少產業化形式
盡管我國已經頒布了一些法律法規來進行森林資源的保護,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矛盾,導致很多區域在表面可以看出森林資源的覆蓋面積在不斷增加,但是實質上來講缺少一定的市場體系,使林業經營的產業化發展水平較低,嚴重阻礙了森林資源的作用發揮,并且在林業經營的產權以及股份劃分方面也缺少相關的制度和政策,導致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出現了很多問題。
三、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發揮造林活動的重要作用
為了有效促進林業經營活動的開展,需要豐富樹木種植的種類,進而實現林業多樣化發展,這樣就可以將林業經營的重要作用有效發揮。但是在對一些新型品種進行種植的同時,需要考慮當地的地質與氣候環境以及林木生長的特征和規律,以保證林木種類選擇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為造林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升林業經營人員的綜合素質
人才對于林業經營和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需要林業經營管理人員不僅要對林業科研工作展開充分的認知和理解,還要具備一定的林業經營推廣能力,積極鼓勵更多的人員參與到林業經營工作中。所以相關的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林業經營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定期開展林業經營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建設林業經營專業化隊伍,進而通過不斷培訓的方式提升林業經營人員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招聘人員的時候,可以選擇有關林業管理經營專業的學生,并與相關的大學建立效益合作模式,利用這種方式為林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人才。同時也需要提升林業經營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以經濟的優勢提升其自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在實施造林綠化工作時,可以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和科學技術以及專業的林業經營人才來提升森林資源的管理效率與質量,為森林生態環境的改善奠定基礎。
(三)實現農業產業與森林資源的相互融合
目前國外很多國家對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因此在此方面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與經驗,結合我國森林發展的實際情況改善林業經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首先可以將農業生產與森林資源管理融合在一起,以森林資源為主,農業生產為輔,優化生產模式,促進森林資源和經濟效益增強。例如可以利用森林的區域種植相關的藥材,然后經過相關的渠道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另外需要對當地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可以在山區的上方種植樹木,下部種植花草或者在間隔地上面進行農作物的種植,這樣可以將農業生產種植與森林資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促進農業產業經濟提升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森林的經濟效益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森林資源而言,有效地管理和經營不僅可以擴大森林資源的覆蓋面積,同時與農業生產相互結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目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需要相關林業管理部門加大對專業人員的培訓、資金的投入力度以及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進而為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軍.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策略思考[J].農村實用技術,2019(06):104.
[2]董太華,李安強.淺論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策略[J].南方農機,2018,49(21):78.
[3]劉翔.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環境發展策略[J].江西農業,201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