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 要:薇甘菊是一類生命里極其頑強的植物,屬于我國的外侵物種,給我國多地的多種農作物生長帶來較大的危害,因此十分關注對薇甘菊的防治工作。文章分析了薇甘菊的特征,并分析導致薇甘菊蔓延成災的原因,提出有效地防治措施。
關鍵詞:薇甘菊;蔓延成災;防治
在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支持下,為了提升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抵抗力,一般我們會選擇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方式,增加植物的種類。但是很多植物繁殖力較強,一旦引種到適宜的環境區域,就可能出現大面積生長,反而帶來危害。薇甘菊就是如此,它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很容易在適宜的條件下蔓延成災,帶給周圍地區的植物較大的不良影響,擠壓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搶奪其他植物的養分,嚴重地甚至會滅絕周邊的植物。本次就對此進行分析。
一、薇甘菊的特征
形態特征,薇甘菊屬于菊科、假澤蘭屬,原產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種很難清除的雜草。其是草質藤本植物,莖細長,與圓柱形相近,多分枝,一般以匍匐或攀緣的模式蔓延。頭狀花序多數,從上往下依次開放;為兩性花;有香氣。
生長特征,薇甘菊的染色體有多種類型,二倍體、四倍體等,所以生存能力極強。在高溫、潮濕、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可快速繁殖、生長和傳播,迅速蔓延成片,對周圍的植物生長造成極大危害,而且因為其生命力很頑強,所以防治成效較差。薇甘菊的種子細小、質量輕,所以傳播很快,可以借助風力、水流、昆蟲等進行遠距離傳播,所以在某個地區出現后,很快便擴散開來。同時其受病蟲害的威脅很小,除了種子,莖部也可以無性繁殖,只要接觸土壤就可以迅速繁殖,因為繁殖能力很強,所以擴散速度飛快。因為薇甘菊一旦落地,通過繁殖會迅速占領一小片區域,爭奪該區域其他植物的營養以及生存環境,擠壓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所以會帶來很大的損害。
二、薇甘菊擴散蔓延成災的原因
(一)薇甘菊的引進
薇甘菊很早就引進國內,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進入云南,因為云南地區氣候適宜,溫度和濕度都有利于其生長,所以出現快速生長,逐漸蔓延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我國多地都有存活。
(二)生長環境適宜
薇甘菊對于生長條件的要求不高,而我國一方面土壤條件肥沃,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區氣候條件都比較適宜,所以很多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宜的生活條件。但因為天敵的存在,絕大多數植物的生長控制在無危害的范圍內,只有薇甘菊,有良好的適宜的生長條件,還沒有天敵,所以出現大面積蔓延,爭奪當地植物的生長資源和空間,帶來不良危害。
(三)忽視了農作物管理
當前很多農民種植農作物,只關注種植過程,沒有關注對農作物的管理。在種植之后,按照農作物的特點和需求,進行繳稅、施肥和除草工作,平時都是任農作物自由生長。這使得農作物管理水平較低,多是在病蟲害出現之后才發現危害性。比如種植甘蔗,其終止條件也適合薇甘菊的生長,雖然薇甘菊并不會對甘蔗造成很大影響,但可以隨著甘蔗的運輸和出售進行傳播、擴散,進行蔓延到別的地方,帶來更多的危害。另外,檸檬的種植區域也經常出現薇甘菊,不同的是薇甘菊會對檸檬帶來嚴重影響,會搶占檸檬的營養成分,導致檸檬生長速度減慢,嚴重地甚至出現死亡。
(四)防治力度不足
雖然薇甘菊帶來的影響比較大,危害性較強,但并沒有有效地根除方法。一般都是使用農藥控制,但薇甘菊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這并不能帶來明顯的防治效果,很快就會出現耐藥性。所以需要在薇甘菊傳入初期就進行科學控制。還有部分農民只會簡單的拔除薇甘菊,并沒有有效處理薇甘菊的根莖,導致其接觸到土壤就出現大面積的生長,依然無法有效控制。
三、薇甘菊蔓延成災防治措施
(一)人工方式
針對薇甘菊蔓延成災的問題,人工方式就是利用人工進行薇甘菊的拔除,缺點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優點是操作簡單且直觀。對于大面積覆蓋的薇甘菊,可以借助農用器械直接進行鏟除;對于攀緣在其他植物上的薇甘菊,需要先鏟除下面的莖,在鏟除上面的部分,并集中到一起進行銷毀。對所有清除薇甘菊的土地,需要認真檢查,避免遺落,可以火燒一遍,然后將地面夯實。
(二)化學方式
化學方式就是使用化學藥物進行薇甘菊的處理。一般常用的藥物是草甘膦等農藥,在薇甘菊生長區域進行噴灑,多用于荒地、園林、道路兩旁等區域的薇甘菊處理。如果薇甘菊是伴生在其他植物上附近,比如檸檬、柚子等,需要進行定向噴灑,防止薇甘菊繼續向上攀爬。對于甘蔗地,需要進行封閉式除草,在甘蔗收獲之后,進行徹底翻地清除。一般來講,化學方式無法一次性就根除薇甘菊,多需要反復使用,檢查根除效果,如果發現又出現薇甘菊,要及時處理。所以日常中都是將人工方式和化學方式相結合進行根除,效果比較明顯。
(三)加強研究和利用
除了對薇甘菊進行鏟除之外,還要加強對薇甘菊的研究和利用。雖然薇甘菊可能危害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帶來較大的危害。但其也有一定的優點,比如生命力極強,所以可以有效對此進行研究和利用。比如將鏟除掉的薇甘菊制作成飼料,給動物食用,降低了飼養成本,同時也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或者將鏟除掉的薇甘菊與動物糞便一起,制作成有機肥料,在農作物種植時使用,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另外,可以從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學的角度,思考挖掘薇甘菊的生長力頑強的基因,與其他作物雜交或進行基因轉移等,更好地發揮薇甘菊的優勢。
四、結束語
薇甘菊因為其生命力極其頑強,一旦種植很快蔓延成災,跟其他植物搶奪養分和生存區域,所以被列為我國16種外來最具有危險性的雜草之一。同樣因為薇甘菊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所以進行防治十分困難,需要對其繁殖區域進行重復處理,才能保證根除薇甘菊。新時期,對于薇甘菊的防治,除了應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和化學方式之外,還可以考慮加強研究,發揮薇甘菊更多的用處,或者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薇甘菊的監控,制定個性化的防控方案,有效防控薇甘菊的蔓延。
參考文獻:
[1]向興菊.薇甘菊蔓延成災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南方農業,2018,12(03):56+59.
[2]劉金珠,段培保,熊應傳,柴雙和.騰沖縣薇甘菊的發生現狀及防治措施[J].云南農業科技,2012,(S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