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興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學 338200)
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高中學科,化學相比其他生物、物理等學科,有明顯的知識點過于零散特點,學生解題中需綜合考慮化學知識點內容,可使化學問題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學生對化學生知識內容的不斷學習累積,很難將過多的知識點引入到解題中,思緒混亂,長此以往有明顯的厭學心理產生,如何解決該問題考慮將建模思想引入.因此,本文對高中化學解題中建模思想應用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建模解題,是目前高中化學中常見的一種解題方式,對幫助解決化學設計問題可發揮重要作用.從布魯姆教育理論看,其認為問題經過概括與抽象處理,并以模型構建形式呈現問題,更有助于問題解決.將該思想引入到化學習題解決中,強調根據題目內容,構建模型,模型內融入具體的知識點,最后達到問題解決目標.化學解題中建模思想的應用,可劃分為多個步驟,即審題、概括、模型構建、模型解讀分析、模型問題解決.
高中化學題目中有較多常見的習題,可直接引入建模思想.以等效化學式為例,可構建相應的模型.例如,給定的題目為NaCl與KCl混合物中,Cl元素質量為a%,對混合物內Na與K的占比進行求解.解題過程中需對混合溶液分析,首先對陽離子質量比計算,觀察Na為23,K為39,Na比K小16,所以O的分子質量為16,以O、Na代替K,此時建模有NaClO,模型內完成題目求解.假定研究對象100g,其中元素含量,n(NaCl)=n(Cl)、n(K)=n(O),對K含量求解,有w(K)=(100-58.5a/35.5)/16,進一步求解Na含量,有w(Na)=1-a%-w(K).高中化學習題中,有較多該類常見的問題,即混合溶液問題,需做好元素含量分析以及元素含量系數關系明確,通過建模法應用,復雜的計算流程將被簡化,計算效率也因此提高.

除了在常見的化學習題中引入化學建模思想外,也可考慮在其他化學解題中引入該思想.例如,在化學復習方面引入建模思想,可借助多種形式實現,如通過對比圖、網絡圖與概念圖等對化學知識內容進行梳理,保證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更加系統化.
以概念圖為例,可于圖形中置入不同的命題或概念,并通過命題將所有概念相關聯,最后所形成的網絡中能夠涵蓋所有概念知識點及主要內容,或利用不同層級關系,將概念表達出來,便于分析,一目了然.以氮族元素化合物知識為例,可構建知識網絡圖,學生僅需明確知識網絡圖中的各要素關系,便能掌握知識內容.再如對比圖,其應用的原理在于通過圖表比較相關或相近的概念,如同系物、同位素、同素異形體以及同分異構體相關對比,或對電解、電鍍、原電池與電解池等概念比較.通過這種比較方式,可使學生做題思路更加清晰.
此外,在其他化學習題類型中,將建模思想引入,也可起到較好的效果.以選擇題題型為例,需對每個答案選項進行分析,部分題目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甚至需要采取實驗方式使學生對其中知識點分析,但部分錯誤選項仍有明顯的迷惑性,如其中的有機化學、化學原理以及離子共存等,所以考慮采取建模方式,形成解題思路模型,做到解答過程格式化、模式化,使解題過程準確性提高.這樣,許多不同類型習題解題中,建模思想的應用均可起到明顯效果.
高中化學解題教學中,引入建模思想一方面可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并掌握,在化學教學中占據的位置極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建模思想的同時,應輔以有效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評價過程中,采取的評價方法多以終結性評價模式為主,這種模式更傾向于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唯一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所有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積極體驗.因此,在此背景下,可考慮引入生成性評價模式,生成性評價模式的應用,注重選擇多種指標對學生綜合能力評價,譬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團隊的協作能力、考點測試成績等等,為了避免完全以成績為標準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防止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獲得消極體驗,影響課堂參與積極性.
此外,高中化學解題中,關于學生的評價應在評價言語上有效地控制,教師盡可能選擇積極鼓勵性話語為主,即使學生偶有出錯、學習能力較差、上課積極性差、注意力不佳等,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均應注重積極引導,避免直接批評或懲罰給學生帶來消極的情緒,保證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建模思想的應用對提高高中化學解題效率可發揮重要作用.實際進行高中化學題目解題中,應正確認識建模思想的基本內涵與步驟,保證將建模思想應用到常見的題目以及其他化學題目中,同時注意在建模思想應用下采取有效的評價方法.這樣才能使化學解題效率提升,強化學生化學知識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