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遙
(上海圖書館)
目前,綜合性公共圖書館的采選研究一般以成人圖書為主,對少兒圖書的研究多集中在少兒圖書大樣本的流通率分析上,如,金奇文分析了上海圖書館少年兒童外借圖書的館藏結構和讀者年齡分布情況;[1]黎維玲等對廣西少兒圖書館近年來的圖書入藏情況以及各類圖書的流通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2]針對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圖書流通榜的熱門少兒圖書的特征研究較為缺失,盡管《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對年度熱門圖書進行了統計,但報告僅羅列了熱門圖書的書名,并未對這些圖書做更深一步的分析。
反而在少兒圖書營銷領域,一些機構和學者通過分析少兒圖書暢銷榜,對少兒暢銷圖書的特征展開研究。趙蓓紅通過對當當網圖書童書頻道、京東網圖書童書頻道2016-2017年度以及2018年中的暢銷榜研究,總結了暢銷童書的特征;[3]朱悅涵等提出了“少兒類系列圖書受市場熱捧”“經典名著類少兒圖書長銷不衰”“少兒類‘影視同期書'的出版規律值得關注”等論點。[4]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指出,少兒圖書市場的暢銷書榜變化速度遠小于成人圖書,在2017年少兒榜TOP100當中,當年上市的圖書只有2種,4年以內上市的圖書只有27種,而其余接近75%的少兒暢銷書是上市4年以上的經典少兒圖書。[5]
然而,少兒圖書暢銷榜的分析并不能代替少兒圖書流通榜的分析。劉陽分析了2017年少兒圖書銷售較好的三個網絡平臺:當當、亞馬遜和京東少兒圖書TOP10的榜單,將之與2017年上海市中心圖書館發布的“少兒圖書借閱風云榜”流通榜單書目進行對比,發現暢銷榜與流通榜的書目差別甚大。考慮到圖書館上架有一定的滯后性,又將之與2018年的“少兒圖書借閱風云榜”作對比,兩者的上榜圖書依然有很大差別。[6]由此可見,少兒暢銷圖書的特征與圖書館流通領域熱門少兒圖書的特征有所不同,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對流通榜單數據進行分析,以歸納熱門少兒圖書的特征。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采訪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把握熱門少兒圖書的特征更有利于實現圖書館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少兒“一卡通”流通數據為基礎,采集“少兒圖書借閱風云榜”近5年(2014-2018年)的數據。通過對少兒“一卡通”流通量最大的4個基本大類(I、J、G、H)的年榜數據(共1,200條流通書目數據①)進行統計,分析少兒流通榜單上的熱門圖書特征。
自2011年6月,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少兒“一卡通”服務正式啟動,目前少兒“一卡通”已涵蓋市(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區、街鎮近200個成員館,[7]能夠較好地反應上海地區少兒圖書的流通情況。而以少兒“一卡通”流通數據為主要來源之一的《2018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顯示,I(文學)、J(藝術)、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H(語言、文字)4個基本大類(一級類目)貢獻了少兒圖書80%的流通量,[8]與2016年的數據相比,流通量最大的4個基本大類沒有變化(見表1)。[9]因此,分析這4個基本大類的流通數據情況,對少兒圖書采選策略的制定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表1 流通量TOP4基本大類流通占比統計表[7]
樣本數據處理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進行數據清洗和維護。維護錯誤數據,如將《哭貓日記:會唱歌的貓》訂正為《笑貓日記:會唱歌的貓》;去除書名后的“專著”(一般文獻類型標識)字樣,如將《烏龜一家去看海專著》修改為《烏龜一家去看海》;規范責任者和題名名稱形式,如將“柯南·道爾,阿瑟”規范為“阿瑟·柯南·道爾”,又如將《魯濱孫漂流記》規范為《魯濱遜漂流記》。
(2)合并、篩選歷年上榜品種。合并I大類和J大類套裝書數據,如將《笑貓日記》《查理九世》的各分冊記錄合并為一條,將《浙江尋寶記》等中國不同省市的尋寶記合并入《我的第一本大中華尋寶漫畫書》系列,將《美國尋寶記》等國外尋寶記并入《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尋寶記系列》。同時為精確計算該系列書在年排行榜中的影響力,系列書在榜單上出現的次數將會根據單行本出現的次數進行累加。G大類與H大類套裝書單行本較少,因此不進行合并計算。
(3)匯總并統計分析歷年榜單數據。
統計結果顯示,2014-2018年,I大類的上榜圖書僅有31種,其中27種圖書上榜2次及以上,占比87.1%;J大類5年共上榜圖書15種,其中上榜2次及以上的圖書占33.3%,但重復上榜的圖書頻次在總頻次中的占比超九成;G大類上榜圖書192種,其中上榜2次及以上的圖書占41.7%;H類共上榜圖書202種,其中上榜2次及以上的圖書占44.1%。總體來說,I、J大類的圖書品種在流通榜單上呈明顯的集中性,而G、H大類相對離散。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根據單行本上榜次數計算(5年共300次),I大類占據上榜頻次前三的《查理九世》系列共出現104次,《笑貓日記》系列出現88次,《怪物大師》系列共出現13次,這三種書出現次數之和占圖書總上榜次數的68.3%。J大類也有類似的情況。J大類排行前三的圖書系列上榜275次,占上榜頻次數的91.7%。I大類和J大類的集中性與系列圖書的“馬太效應”顯著相關。
G大類和H大類榜單圖書的離散也具有一定規律性。經統計,G大類上榜2次的96.5%的圖書為連續上榜(上榜年份相鄰),上榜3次的85%的圖書為連續上榜;H大類上榜2次的圖書94.9%為連續上榜,上榜3次的圖書88.9%為連續上榜。這意味著一旦某種圖書下榜,它很難再回到榜單上,說明上榜圖書的“經典性”較弱,而“流行性”較強。
本研究根據“帕累托法則”(二八定律)對作者在流通榜單中的影響力進行分析。按作品上榜頻次對作者進行排序,以此統計排名前20%作者的作品上榜頻次。經統計,2014-2018年間,I大類上榜作者僅9人,排名前2位的作者(占作者人數的22.2%)分別為楊紅櫻和雷歐幻像。他們的單行本上榜總計289次,占單行本上榜次數的96.3%;J大類單行本上榜作者14人(合著按1單位計算,后同),排名前3位作者(占作者人數的21.4%)的作品上榜總計275次,占單行本上榜次數的91.6%;G大類上榜作者92人,排名前19位作者(占作者人數的20.7%)的單行本上榜次數之和為172次,占上榜總次數的57.3%;H大類作者64人,排名前13位作者(占作者人數的20.3%)的單行本上榜次數之和為188次,占總上榜次數的62.7%。
從4大類的總體數據來說,排行前20%作者的作品貢獻了77%的上榜頻次,符合帕累托法則,即80%的價值來自20%的因子,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數。因此在流通榜單中,可以認為排名前20%的作者是少兒圖書流通領域的核心作者,他們的作品更具有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分析出版者的能力水平和出版質量,本文對出版者進行統計的重點在其上榜品種數上。經分析發現,I大類和J大類出版者呈顯著集中性。2014-2018年,I大類圖書總上榜出版者8個,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是I大類上榜圖書最多的出版者,共上榜22種圖書,占總品種數的71%;J大類圖書總上榜出版者7個,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上榜種數與上榜次數均占首位,是J大類的重點出版社。
G大類和H大類出版者也比較集中。G大類有43家出版社進入榜單,其中排行前10的出版社品種數之和為117種,占總品種數的60.9%;H大類有36家出版社上榜,其中排名前10的出版社品種數之和為147種,占總品種數的72.8%。
進一步分析發現,傳統觀念中少兒圖書的主要出版者——少兒社和教育社在G大類和H大類的流通榜單中并沒有顯著優勢。G大類上榜專業少兒類圖書出版社(少兒社、教育社)一共15家,僅占出版社總量的34.9%,上榜品種數之和為100種,占總品種數的52.1%,單行本上榜次數累計146次,占48.7%;H大類上榜專業少兒類圖書出版社(少兒社、教育社)一共16家,占出版社總數的44.4%,上榜品種107種,占比53%,單行本上榜次數累計173次,占57.7%。雖然少兒社和教育社仍然是少兒圖書出版領域的重要力量,但是其他類型的出版社在少兒圖書出版領域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少兒圖書出版領域中少兒社和教育社一枝獨秀的狀況已被打破,非教育社的出版者在品種數和上榜次數上與少兒社、教育社已存在分庭抗禮之勢。
《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文社文發〔2010〕42號)[10]明確提出,國家圖書館應編制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基本藏書目錄。國家圖書館編制發布的《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基本藏書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在業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然而將上海圖書館“少兒圖書借閱風云榜”數據和《目錄》進行對比,發現除了I大類以外,其他三個大類的熱門流通圖書與《目錄》的書目大不相同,詳見表2。

表2 上榜品種與《目錄》書目的重合度統計表
注:考慮到《目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此次統計未將2018的排行榜數據納入統計,僅以2014-2017年的排行榜數據作為對比樣本。
從各大類的集中性和離散性分析可以發現,G大類和H大類高流通率的品種離散性較大,往年流通榜單的參考價值較小,因此這兩類的少兒圖書采選難度更高,亟需專業的采訪指導。但是,通過與《目錄》書目的對比,這兩大類的熱門圖書與《目錄》書目的重合度都不足50%,如果機械的按照《目錄》去采選這兩大類的圖書,未必能夠保障圖書的流通率。為提高這兩類圖書的采選質量,采訪人員需要抓住館藏熱門少兒圖書的流通特征來制定相應的采訪策略。
鑒于I類上榜品種具有明顯的集中性特點,以及其與《目錄》極高的重合度(96.6%),因此I類上榜品種可優先考慮列入圖書館基藏書單。此外,考慮到I類和J類上榜系列圖書的“馬太效應”,多次上榜的I類和J類套裝書也可優先考慮列入圖書館少兒基藏書單。同時,采訪人員應對這類上榜套裝書新出版的單行本予以更多關注,優先采選。
鑒于G類和H類圖書“經典性”較弱且“流行性”較強的離散性特征,采訪人員在流通榜以外還應參考一些網絡平臺的暢銷榜、新書榜及其他地區圖書館的流通榜。優先采選那些在新書榜單上口碑較好的圖書,同時收集這兩類少兒圖書的口碑信息,拓寬圖書質量評價的渠道。
統計數據表明,熱門少兒圖書的作者符合“帕累托法則”,核心作者對圖書的流通率有顯著影響力。采訪人員在采選圖書時,應對核心作家予以關注,時刻了解其新作品的動態,及時采選他們的新作品。同時對榜單上取得極大關注度的系列圖書作者也應予以重視,雖然他們在出版品種數上表現一般,但是由于他們的作品為系列圖書,從上榜頻次看,此類作者的影響力極大,故他們套裝書的新單行本和新出的系列圖書也應及時納入采選范圍。
同時,考慮H大類和G大類上榜圖書的高更新率,采訪人員對核心作者的信息應每年維護,及時將一些優秀的新作者納入核心作者群。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在I類的上榜數據上具有優勢,因此應注意采集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文學作品。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在J大類圖書的上榜種類和上榜次數上有明顯優勢,也應重點關注和收集它的藝術類少兒圖書信息。
鑒于G和H類作品在出版者方面相對集中,但少兒社和教育社并沒有顯著優勢的情況,圖書館采訪人員有必要對G大類和H大類出版者的圖書流通情況進行更多樣本的數據分析,在少兒社與教育社之外挑選一些高質量的非少兒類圖書出版社進行圖書的重點采選。
對基藏書單入選、優先采選的少兒圖書,以及各大類重點作者和重點出版社的作品,圖書館采訪人員應根據其在流通榜單的表現,適當增加采選的復本數量,盡可能匹配讀者需求。尤其需要注意那些在流通風云榜上盤踞多年的圖書,因其具有明顯的“經典性”,應延長此類圖書的剔舊年限,并做成備忘清單,以便在圖書剔舊、遺失或損壞后,圖書館能夠及時補充此類圖書。
本文通過統計分析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少兒“一卡通”流通數據為基礎的“少兒圖書借閱風云榜”榜單,梳理圖書館館藏熱門少兒圖書的品種、作者、出版者特征,以期完善少兒圖書采選和典藏政策。但本文的樣本范圍僅局限于上海地區,樣本量也僅選取了2014-2018年間4大類的1,200條TOP60的數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擴大樣本范圍,如統計少兒圖書流通量80%的書目信息、統計全國圖書館少兒圖書熱門流通榜等,盡可能精確地分析圖書館流通領域少兒熱門圖書的特征。
[注釋]
① 網址為http://www.library.sh.cn/skjs/fyb/child/index.asp?date=20180101&t=y,其他年份需改動date后面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