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教師發展影響學生發展,推進學校發展,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文章基于對中職學校教師發展工作開展,從教師發展、骨干教師培養、名師工作室建設及運行等視角,分析以“項目化”推進中職學校教師發展工作的運行機制、實踐路徑、項目內容的校本實踐。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教師發展;項目;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5C-0045-04
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保證,是推動學校高品質發展的引擎。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關鍵。教師發展作為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既要確立長效“發展機制”整體規劃,又要選準“項目內容”化整為零,達成既關注到教師全體又兼顧到骨干的全員發展目標。本文以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南京玄武中專校”)為例,從依托名師工作室促進教師發展的“項目化”視角,闡述教師發展的問題。
一、學校教師發展現狀
南京玄武中專校是一所區屬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現有220名專任教師,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8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的教師65人。專任專業教師13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5%,其中“雙師型”專業教師108人。有江蘇省特級教師1人,正高級講師2人。但是,學校40歲以下骨干教師數量偏少。40歲以下專任教師共有117人,其中骨干教師占全校骨干教師總數28.3%。同時,45歲以上骨干教師類型分布不均。45歲以上骨干教師全部為教學類骨干類型,教育類骨干教師嚴重缺乏。區市級骨干教師梯隊不明顯。按照區教育局對教師隊伍建設相關要求,區級以上骨干教師數量應占專任教師的30%以上,市級以上骨干教師應占骨干教師總數的10%以上。學校現有區級以上骨干教師4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1%,需要加大區市級骨干教師梯隊建設。
二、教師發展工作“項目化”運行機制
南京玄武中專校發展以核心文化“桂”文化“和·雅·香”引領內涵建設工作。在教師發展工作中具體體現為營造“敬業團結、和諧共進”的“和”氛圍,修煉“為人師表、博學博雅”的“雅”素養,具備“德馨精業、奉獻服務”的“香”能力。一方面,學校遵循教師成長規律,制定教師發展工作的長期(五年)、中期(年度)、近期(學期)規劃,為教師發展工作確立目標方向;另一方面,確立教師發展工作“項目化”運行機制,為教師發展尋找適合的路徑。
(一)制定教師發展的運行機制
教師發展工作由校長室領導,教科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各專業系部及相關處室共同參與。實施教師發展的“項目化”推進教師發展的專業化,助力專業技能強、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教師隊伍的建成。
教師專業發展層面,結合學校教師發展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通過重點實施《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工作方案》等制度助力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教師梯隊建設層面,針對各級骨干梯隊建設存在不足,通過實施《教師發展“四階一體”方案》《教師隊伍建設“名師工程”實施方案》助力骨干教師隊伍的培養。教師崗位分類層面,結合專業課教師的發展需要,通過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教師到企業實踐的管理規定》等制度助力“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教師職責層面,針對教師在承擔班級管理與教學等工作領域的不同職責要求,通過推行“導師項目”助力教師成長為優秀班級管理者、優秀教師、骨干教師。
(二)制定教師團隊發展的運行機制
“十三五”期間,學校主要通過實施“三級一體”名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帶動教師隊伍的發展。名師工作室建設實行校級、市級、省級三級建設的一體化管理。負責學校教師發展、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長主管工作室建設工作,教科處負責管理、考核等常規工作。除績效考核相關制度外,學校實行的名師工作室管理運行機制推動了教師發展,成為推進教師發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目前,學校除被批準建設的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市級名師工作室4個外,還建有7個校級名師工作室,涵蓋了專業課程(網絡技術、音樂舞蹈、學前教育、美術)、公共文化基礎課程(數學)、教學研究(信息化教學)等多個領域,其中學校批準設立的佀永輝心理健康(德育)名師工作室就是為教育類骨干隊伍培養搭建的成長平臺。
三、教師發展工作的“項目化”實踐路徑
(一)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項目”
教師發展工作必須面向全體,發展方向緊緊圍繞教育部《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中涵蓋的3個維度,14個領域,63條基本內容開展。具體從“教、研、培、賽、學”5個項目著手開展。通過落實“教學五認真”夯實教師專業基礎,通過指導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案例、教育敘事等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開展國家級、省級、市級、行企、校本等培訓活動助力教師專業發展,通過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大賽、教學大賽、創新大賽等活動激發教師內在潛能,通過自學、互學、結對培養、名師工作室等平臺助力教師專業能力及學科素養的提升。
(二)實施教師發展工作的“重點項目”
“十三五”期間,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依托名師工作室開展的課程建設、課題研究、專業建設、技能大賽等項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校有約三分之一的教師加入到了7個名師工作室團隊之中。學校依托名師工作室平臺,從教師的教學能力、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綜合能力4個維度著眼,通過實施“四維一體”導師項目、“四階一體”骨干培養項目,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在培育教育教學名師、專業(群)高水平專業帶頭人的同時,造就一支科研與教學能夠融合發展的“研究型”教師隊伍。
1.“四維一體”導師項目。采取“自愿與統籌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了一體化的教學導師、班主任導師、優師導師、教科研導師團隊。依托教學導師、班主任導師團隊對新入職的教師進行夯實教育教學能力基礎的培養,使其迅速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成長為合格的教師;依托教研室、學科備課組等團隊,通過同組間教師開展聽課評課、協作研究等活動,互學互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教學業務水平,成長為優秀教師;依托教育教學、名師工作室等團隊,對參加工作5年以上,有發展潛能的一線骨干教師,通過協作式培養,成長為區級以上骨干教師;依托學校教研骨干教師,幫助青年教師提高課題研究、論文寫作、教育教學案例(敘事)寫作等方面的能力,成長為教研名師。如表1。
實施過程注重目標考核,對教師擔任導師情況納入骨干教師考核;加強過程管理,定期檢查導師與青年教師之間結對履職情況;加強反思總結,定期開展工作規劃與總結交流會;堅持獎懲結合,實行考核工作綜合評價,對指導工作成效突出的導師及青年教師給予表彰獎勵。
2.“四階一體”骨干培養項目。教師發展方面主要制定了教師自主發展與學校助力促進兩個方面相結合的運行機制。開展“能師、優師、名師、大師”四段一體化骨干教師培養工作。見表2。
學校名師工作室作為本項目的重要平臺,著力于以下三個視角。
以“技能大賽、教學能力”促教師專業發展。2019年,學校技能大賽項目共獲得省賽10金4銀6銅,國賽3金,其中段標、房玉紅名師工作室團隊負責的項目摘得了省賽9金、國賽1金;學校教學大賽項目獲得省賽3金1銀。
以“雙師型教師培養”促專業建設。學校主要依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團辦學等平臺,通過開展全體教師及專業課教師的培訓、鼓勵參加“雙證考培、雙職稱評定”等推動“雙師型”教師培養。
以“科研項目”促課程建設。學校目前在研的省級以上課題研究項目主持人均為市級以上名師工作室建設領銜人。其中省“十三五”重點規劃重點資助課題1項,第四期江蘇省職教教改課題3項。規劃課題第二主持人樊玉敏主持的“以‘桂文化引領中職學校高品質發展的校本研究”是學校“十三五”內涵建設的引領課題,研究為學校確立了“文化之魂”,通過頂層設計,將“桂”文化的核心“和·雅·香”滲透到學校內涵發展的各方面,助力“教師成名成功、學生成人成才,學校跨越發展”的目標追求實現。
三、“融合式”教師個人與教學團隊評價項目
在對名師工作室的管理評價環節,學校對團隊教師個體與工作室整體進行“融合式”評價。
(一)教師評價
教師個人業務考核工作按年度依托區教師專業發展平臺開展,采取自評、校評、區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具體從德(師德師風、履職履責)、能(教學質量、教學實績)、研(教育教學研究力)、效(指導青年教師發揮作用)4個層面,師德修養、評教評學、工作量、專業研修、教學效果、公開課(賽課、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師個人獲獎、指導學生獲獎、自學教育教學書籍、教育教學研究成果、開展課題或研究項目、參與教研管理、區域教研貢獻度(區評)、指導青年教師、開展講座及學術交流、數字化教學類評比獲獎、綜合表彰等20個項目進行評價。
(二)教學團隊評價
名師工作室是學校“十三五”期間建設的重點。名師工作室的發展規劃涵蓋團隊發展方向與成員發展目標兩個維度,工作室成員需要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制定遠近期成長規劃,選擇實踐項目;工作室的考核評價主要圍繞團隊成員的專業發展情況進行,具體落實到“教、學、研、賽、寫”五個觀測點。
通過團隊成員間的相互學習、交流、研究、合作,使工作室成為本專業教師切磋教育教學藝術、開拓創新的舞臺,促進工作室團隊成員快速成長;工作室定期組織主題鮮明、有創新性的教學研修活動,形成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教學特色與教學風格,力爭成為教學范式在全市、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名師工作室團隊不僅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在全省全市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幾年來,我校名師工作室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際管理運行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學校現行的績效分配方案中對教師教科研成果的認定標準還停留在十幾年前,公共文化基礎課程建設與專業課程建設標準的不同帶來的教師發展、團隊共進路徑有差異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研制“十四五”發展規劃時予以重點關注。
責任編輯:章躍一
Abstract: Be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e teacher development affects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Based on the teacher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practical paths, and project content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project ori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backbone teacher cultivation, and master teacher studio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 development; project-oriented; practical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