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新聞從業者與白衣戰士、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等人員一樣,勇敢作“逆行者”,承擔著及時準確發布信息、生動講好抗疫故事、普及防疫知識的作用。長春日報社作為全市最具權威的主流媒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為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行動。截至4月10日,通過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客戶端等融媒體平臺,累計發稿近3萬余條,充分履行黨報職責使命,精準有效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輿論引導新聞宣傳。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輿論引導;新聞宣傳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炮火不夠近。”這是20世紀著名的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發生于2019年、2020年之文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隨著戰爭在長春的蔓延,長春日報社一線記者堅毅地直面戰爭,果決地走向戰場。他們走進醫院、留驗站,近距離面對病毒,帶給公眾最前線的消息;走進社區、村屯、機場、火車站,聚焦防疫一線的生動事跡;走進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聚焦彈性辦公新舉措,助力復工復產;他們走進高速出入口,在一個個卡點記錄排查、登記的流程與程序……在新聞操作路徑上,作為市委機關報,《長春日報》做好規定動作,慎重自選動作,走進現場,創作精品。
一、一次采訪二度創作三次包裝
1月25日晚,吉林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長春市的新冠肺炎宣傳報道,是從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式開始。筆者作為報社首名采訪疫情記者,緊急參加了省政府新聞辦新冠肺炎首場新聞發布會,了解了吉林省新冠肺炎總體疫情、救治、防控及保障等相關情況。
當日,因報紙處于春節休刊期間,記者將發布信息第一時間回傳后,微信端迅速響應,推出(吉林省累計確診病例仍為4例,69名密切接觸者接受醫學觀察),正式打響戰“疫”宣傳戰。從《長春日報》到微信公眾號“掌上長春”“長春政事兒”、APP客戶端“長春+”,從長春新聞網到微博、抖音,長春日報融媒體各平臺24小時不間斷滾動播出,一條條鼓舞士氣、溫暖人心的重磅新聞從這個戰斗團隊不斷輸出。
之后,從省市援助武漢醫療隊出征、第一例患者治愈出院,到市傳染病醫院醫護人員換防;從發熱門診、留驗站、疾控中心實驗室,到城市出入口、小區門衛、鄉村卡點……記者們用手中的筆和鏡頭,書寫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長春故事”。前后期通力協作,通過不同風格,不同細節的展現,報紙、新媒體、音視頻(海報)多層次、多角度的包裝,讓抗“疫”報道生動、鮮活。
以3月22日迎接首批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報道為例,我們派出3名記者前往長白山機場,采取前方現場帶細節,后方聯動多支持的方式,一邊注重第一手新聞素材的采編,一邊與武漢前方醫護隊員保持密切聯系,甚至把他們培養成“通訊員”。當天,發揮長春日報社融媒體作戰的優勢,借助武漢前方醫護人員傳回的圖文和記者現場及后方采訪,在“長春+”客戶端平臺發布《英雄即將歸來,吉林省最高禮遇迎接》《回家!首批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踏上歸途》《硬核標語迎接英雄凱旋》《探秘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回家的“暖心小窩”》《過水門!首批返吉醫療隊受到最高禮遇迎接》《一條歸家路兩隊親人接》《驕傲!長春交警為“返吉英雄”護航》等多條報道。
“掌上長春”利用一天五發的優勢和強大的媒體公信力,上午時段(9:45)發布《凱旋!吉林省援湖北145名醫療隊員今返家鄉,最溫暖的迎接等著英雄們!》,利用海報形式,走近白衣戰士;中午(11:42)推送《剛剛!145名吉林戰“疫“天使申請告別武漢(現場報道)》閱讀量2萬;下午時段(16:28)推出《吉林英雄首批到家!最高規格迎接!鏡頭記錄感人瞬間》;晚間(21:08)推送系列報道,《別眨眼!今夜長春全城亮屏,致敬致謝白衣英雄》《@首批返鄉吉林醫療隊來自全省各地的誠摯祝福,都在這兒了……請收下!》《你摘下口罩的樣子,好美》《說好不哭!生性堅強的她,今天卻哭了一路……》《長春交警最高禮遇迎接英雄回家!》《賀英雄凱旋!長春六旬市民創作歌詞》等一系列主題報道;夜晚(22:52)今日新聞匯中又推送動態消息,相關新聞閱讀量4.5萬。同時,“長春政事兒”“看長春”聯動推送,抖音號“長春新聞網”及美術編輯設計多幅圖片及視頻海報,各平臺分發。3月23日《長春日報》一版推出《致敬英雄 歡迎回家》《回家,你們的樣子很美!》《禮贊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等報道,打了一番組合拳,這也是記者一次采訪,編輯記者根據各平臺特性和要求二度創作,后期編輯三次包裝取得的效果明顯。
二、整合兵力 多點開花 打贏勝仗
新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疫情就是命令,網絡也是戰場。抗“疫”報道開始后,長春日報社第一時間集結政務要聞部記者,投入到衛健、公安、民政等戰線,迅速匯總消息,在市委市政府及報社統一指揮下,開啟全媒體報道模式。
前期,留守在長春的5名記者在部門負責人帶領下,分工有序。全國疫情暴發之初,正值春節前后,記者們走進防疫一線,及時發回權威信息,消除百姓恐慌心理。協調各方力量,匯聚各界愛心,傳遞社會正能量。在完成現場報道同時,他們還要集合各部門及基層社區最新動態,讓行動看得見,穩定人心。面對新媒體發稿量大、編輯不足的情況,報社又調用總編室責編,改變以往工作流程,全員24小時線上傳發稿件。隨著工作量的加大,正月初七,外地記者相繼返長。省內記者第一時間投入工作,外省份人員在居家隔離的同時,肩負起資料搜集整合等任務。同時配合新媒體及紙端編輯,完成了一個個策劃報道。
在此次戰“疫”報道中,他們講政治、有擔當,充分發揮黨媒“風向標”“定盤星”作用。一線記者們不怕艱辛,不懼危險,報道疫情最新動態,傳播科普知識,傳遞正能量。疫情期間,《長春日報》在要聞報道的同時,通過開設相關專題和專欄以及主題板塊組合式報道等形式,對長春市及全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報道。開設了“全民戰‘疫中國加油!”“統籌防控和發展奮力奪取雙勝利”“全面小康魅力之都文明餐桌”“居民走出來企業活起來商業旺起來”的專題和“防控新冠肺炎長春在行動”“長春戰‘疫英雄譜”“戰‘疫快評““抗疫和聲”“戰‘疫麗影”“駐守日記”等專欄。此外,還分別推出以“守護生命”“黨旗領航”“復工助企”“萬眾一心”“嚴防死守”、“暖流涌動”“活力再現”等為主題的板塊組合式報道。
從疫情通報到權威發布,從出行提示到疫中暖情,作為本地最權威的官方微信平臺之一,“掌上長春”推出多個疫情通報、長春在行動、權威發布等子欄目,相關推文得到廣泛傳播。《擴散!9日起長春公交出行須實名登記》《因瞞報傳染多人,我市確診病例王某某被警方立案偵辦》等多篇稿件閱讀量突破10萬+。創新推出的《一圖讀懂:長春18名確診病例的互相關系》不僅獲得讀者好評,也被多個媒體平臺轉載或效仿。讀者們紛紛留言,希望能夠持續更新全方位報道疫情中的戰“疫”新聞和突發事、感人事。同時,我們利用客戶端發稿及時、容量大的特點,匯聚了海量防控新聞,平臺在應用商店下載量明顯提升。
同時,作為平面媒體人,我們的文字稿件也力求深度和溫情。《冰凌花在北國春城“硬核”綻放——探秘“患者零死亡、院內零感染”背后市傳染病醫院DNA》《“流調,請您配合!”》《“凱哥”“旋姐”載譽歸吉》《凜冽寒風中“疫”線堅守》等稿件不僅采訪扎實,報道客觀,濃濃的人情味也成了防控報道中的一道暖心新聞大餐。
從報道、客戶端到微信平臺,從微博、網站到抖音。在這次疫情中,長春日報社用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新媒體矩陣為長春乃至全省市民提供了最及時最權威最具體的疫情播報。截至4月10日,長春日報融媒體各平臺累計發布稿件30852篇,累計閱讀量達到4.6121億次,打了一場擔職扛責的戰“疫”宣傳戰。
除了文字報道,長春日報各媒體平臺還創新形式推出視頻海報、小程序查詢、H5等多種多樣的新媒體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長春日報社的采編人員將繼續肩負黨報人的初心使命,進一步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和吸引力,發揮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關鍵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侯中良.重大公共突發事件面前地市級黨媒的社會責任實踐與思考——以黃山日報全媒體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報道為例[J].中國地市報人,2020年第03期.
[2]杜先龍,柯常智.發揮黨媒優勢領唱杭疫壯歌——咸寧日報傳媒集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實踐[J].中國地市報人,2020年第02期.
【作者簡介】張鑫多,長春日報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