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軍


[摘要] 目的 了解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將該院收集2019年1—5月的78例手術室患者,隨機分組,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用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管理組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采取風險意識管理。比較兩組滿意度;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護理管理前后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 風險意識管理組滿意度高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優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高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器械遺留、褥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P<0.05)。結論 手術室患者實施風險意識管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護理管理服務質量,減輕患者的身心應激水平,減少器械遺留、褥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管理;可行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risk awareness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Methods A total of 78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9 to May 2019 were collected in the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risk awareness management group took risks awareness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physiological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tatus of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risk-conscious mana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The physiological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The quality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such as device retention, bedsores, and incision infe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care management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isk awareness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is defini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services, reduce the pati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stress level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such as residual equipment, bedsores, and incision infections.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awareness management; Feasibility
目前,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提高,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提高。對于手術室患者,存在的風險較多,如器械遺留、墜床、切口感染等,而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可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因此而有效的護理管理干預對手術室患者至關重要[1]。風險意識管理的實施可通過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管理意識,預見性判斷風險的發生因素,并阻斷這些不良因素的出現而對風險發生進行遏制,可達到降低風險和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的目的。該研究將該院收集2019年1—5月的78例手術室患者,隨機分組,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用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管理組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采取風險意識管理。比較兩組滿意度;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護理管理前后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該研究分析了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可行性,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集的78例手術室患者,隨機分組,風險意識管理組年齡23~83歲,平均(42.14±2.67)歲。男29例,女10例。實施微創手術的患者有23例,實施開放式手術的患者有16例。
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年齡23~81歲,平均(42.14±2.67)歲。男28例,女11例。實施微創手術的患者有24例,實施開放式手術的患者有15例。
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用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管理組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采取風險意識管理,①風險培訓。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的培訓,使其樹立風險意識管理意識,并接受考核。②術前健康告知風險意識管理:加強監測生命體征,并制定應急處理流程,確保患者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做好安全告知工作,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和規范輸血流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③心理干預。充分了解手術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消除手術室患者的緊張恐懼,使其信任醫生和護士,耐心地向手術室患者解釋疾病的知識,介紹配合治療的重要性,通過溝通,提高手術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治療信心。④術前核實患者的資料。術前全面核對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名字、疾病和手術類型等,避免手術錯誤。⑤術中風險意識管理。術中確保各項手術器械和材料準備齊全,并核對常用的藥物,保證無誤之后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體位。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術中藥劑的應用嚴格遵醫囑進行,反復確認藥品名稱和劑量,避免出錯。⑥術后風險意識管理。術后做好器械的消毒工作和清點工作,避免器械遺留在患者體內。術后對送檢標本進行認真核對,在要求時間內將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檢驗,并告知患者和家屬術后的注意事項,減少風險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度;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護理管理前后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器械遺留、褥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頻數與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
風險意識管理組對比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滿意率39例(100.00%)和29例(74.36%),可見,風險意識管理組滿意度更高(χ2=11.471,P<0.05)。
2.2? 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
護理管理前兩組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接近(P>0.05);護理管理后風險意識管理組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見表1。
2.3? 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
風險意識管理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高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的管理質量(P<0.05),見表2。
2.4? 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
風險意識管理組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χ2=6.155,P<0.05)。風險意識管理組出現1例切口感染,發生率是2.56%;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出現4例切口感染,3例壓瘡和1例器械遺留,總發生率是20.51%。
3? 討論
手術室患者存在的風險較多,如器械遺留、褥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較高,對于臨床護理管理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護理管理是醫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護理工作的發展可以說與風險并存,需要強化風險意識管理[2]。手術室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加強培訓和學習來提高臨床護理風險防范能力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還可通過提前告知手術的相關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強化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做好術前的核對信息護理管理,強化術中的藥劑核對、確保藥物和器械齊全護理,并做好術后的器械清點和標本送檢的核對管理,可有效規避和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另外,患者的心理護理對風險的防范也十分重要,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及時給予開導[3-4],以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針對部門護理中出現的護理風險,提高風險意識管理意識,加強人員管理,注重細節管理,注重患者危險因素的產生等,應有針對性地預防護理風險因素的發生,保障護理服務質量[5-6]。風險意識管理是指有目的,有組織地減少或控制護理風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損害。它增強了醫院護理人員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意識,強化精細管理各方面,風險意識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整體形象,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7]。
該研究中,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用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管理組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采取風險意識管理。數據顯示,風險意識管理組滿意度高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手術室患者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功能狀態優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高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組(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患者實施風險意識管理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護理管理服務質量,減輕患者的身心應激水平,減少器械遺留、壓瘡、切口感染等風險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孫麗娟,金花.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2):193-194.
[2]? 于介然.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4):184,187.
[3]? 侯燕.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6):190-192.
[4]? 隗清華.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效果及評估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6):741-742.
[5]? 謝文易.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融合[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1):82-84.
[6]? 肖文芳.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9):160,193.
[7]? 衛小娜,張云霞.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1):1693-1695.
(收稿日期: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