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軍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劉宋鎮地處香河縣城東南,南與天津武清接壤,東與天津寶坻相鄰,距北京市中心55公里、首都機場65公里,距天津市中心52公里、天津新港9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國安、香北、倪李、渠慶四條縣道穿境而過,青龍灣河在鎮區南部穿境。全鎮面積63平方公里,下轄25個行政村,耕地63193畝,人口35000余人,有黨組織32個,黨員1500余名。
劉宋鎮緊抓宣傳教育、文化惠民、文明創建、弘揚新風等工作,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為推動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一、組織領導到位,健全工作機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充實創建隊伍,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親自抓、鎮宣傳辦公室具體抓、各科室協同抓的良好局面,確保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進。
二、宣傳引導到位,營造濃厚氛圍。利用大喇叭廣播、公開欄、流動宣傳車、條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做到人人參與,實現事事文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內容的公益宣傳,印制發放《文明城市創建倡議書》,在主要道路兩側、村街路口等張貼懸掛標語,并運用“荷香劉宋”微信公眾號對工作中先進典型做法及時宣傳,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三、軟硬服務到位,打造文化陣地。強化“硬設施”建設,各村街文化活動室,配套設施完備,圖書閱覽室、文化資源共享室等均已投入使用;同時,扶持“軟文化”發展,對重點村街文化隊伍進行特色培訓,發揮各自特點,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營造了和諧的文明社會新風尚。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實現各村街好人事跡全覆蓋,使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的美德蔚然成風,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四、文明活動到位,推動精神內涵。一是開設道德講堂,通過教育學習,極大增強了群眾的理想信念,增強了群眾的公民道德意識。二是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創新開展“黨員奉獻日”活動,并將活動拓展延伸,組建了一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開展關愛老人、環境衛生、義務植樹、治安聯防等志愿服務。三是設置遵德守禮提示牌。在村街顯著位置設置提示牌,引導群眾崇尚道德,踐行文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質。四是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利用大喇叭、宣傳欄等渠道,以“節儉、安全、衛生用餐”為主題,大力宣傳發動村民從文明餐桌細節入手,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五、閱報欄覆蓋到位,創新管理模式。為充分發揮三級黨報、《新香河》報等報刊宣傳教育作用,讓黨的大政方針、惠民政策及時傳達到基層,劉宋鎮先后在全鎮25個村街以及鎮政府設立閱報欄,每個閱報欄都有編號登記,每個村街安排一名閱報欄管理人員負責報紙的更換和日常的維護管理,使閱報欄長期有效地發揮作用,讓村街群眾及時了解掌握政策信息。
六、示范帶動到位,助推優美環境。大力推進以“包門前環境衛生清潔、包門前綠化管護、包門前良好秩序”為內容的“門前三包”和以庭院、居室、廚房、廁所、禽舍清潔干凈為內容的“門內五凈”責任制。發動廣大婦女和家庭成員將自己庭院、房前屋后打掃徹底,不留垃圾死角,在院中栽種桃樹、月季,添置各種盆景盆栽,房前屋后栽種冬青、風景樹,達到四季常青的效果。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對促進家庭和美、社會和諧的作用,鼓舞廣大家庭婦女積極清潔庭院共建美麗鄉村。對示范村加大推進帶動力度,逐漸形成“抓點帶面、一抓多促、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良好格局,全鎮村容村貌、村莊綠化、文明新風得到較大改觀和提升。
七、強化整治到位,規范鎮區秩序。劉宋鎮政府相關科室聯合鎮直各所站,攻堅整治轄區內占道經營、無照游商、小攤點等,成效明顯。清理整治取締占道經營、取締流動攤點、違章占道廣告牌,清理沿街亂擺亂放、亂貼亂涂亂畫、私拉亂扯等500余處,轄區市容環境秩序得到明顯改善。
八、環境治理到位,改善人居環境。對轄區內主次干道兩側、坑塘、樹林及房前屋后的垃圾死角進行清掃清運,重點清理堆積秸稈、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加大垃圾清理清運力度,對全鎮村街垃圾點進行嚴格管理,做到“日產日清”,以村街為單位,對主街道、路口等區域和垃圾箱、垃圾池、清運車等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設備實行一日2次消毒殺菌,并動員群眾對自家房前屋后進行全面的消毒消殺,減少疫病傳播的可能性,積極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作者系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劉宋鎮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