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華
加快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化、推行醫療健康“一卡通”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具體體現,有利于提高醫療健康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信息惠民,疏解就醫堵點。廊坊全民健康信息化立足“高標準、高起點”,在國家“46312”總體規劃要求下,建成了“松耦合、強兼容、可替換”的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并采用“云”部署,面向不同應用人群建設“一云四端”,得到了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及周邊兄弟單位的一致認可。特別是在推行醫療健康“一卡通”方面,廊坊市衛生健康委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居民健康卡虛擬化應用試點單位”,在河北率先推行電子健康卡,同時牽頭實施“通武興廊”電子健康卡“一卡通”項目。“廊坊居民健康卡創新應用”被國家衛生健康委評為“全國衛生健康信息化百強案例”。
一、堅持政府主導,打造開放兼容的廊坊模式
廊坊全民健康信息化以“不增加政府部門負擔、不增加醫療機構負擔、不增加人民群眾負擔”為宗旨,堅持“政府主導、規劃管控、服務集成、開放兼容”,打造獨具特色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廊坊模式”。
(一)“政府主導”是核心
衛生健康部門牢牢把握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權,通過專業的頂層設計,從業務和應用架構上,把控系統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從架構治理上,把控系統建設的靈活性、可控性,顛覆了“建設、運維企業做主”的傳統模式。
(二)“規劃管控”是手段
由衛生健康部門主導全市健康信息化建設,在國家標準規范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標準規范和規劃設計方案,達到標準統一、步調一致,實現全市“一盤棋”。
(三)“服務集成”是基礎
引用國際先進的高兼容、集成引擎技術,承載和接入各類不同標準的應用系統。各醫療機構花費很少的改造費用,就實現了系統互聯,避免了由于院內系統不兼容而進行的大規模、高費用的改造工程,減輕機構負擔。
(四)“開放兼容”是策略
市衛生健康委建成了兼具“開放性”和“兼容性”的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各類業務服務模塊化,封裝設計松耦合、可替代,醫療衛生健康相關業務應用都可以作為模塊加載到平臺上。只要技術能力達標,任何公司都可以承建、開發平臺上的應用模塊,結束了長期以來“系統建設、改造、升級受制于承建企業”的被動局面,真正實現從設計、實施到運維的全程可控。
二、強化頂層設計,引入國際先進的架構方法
“頂層設計”是信息化規劃與實施之間的一座聯系橋梁,是實現信息化“愿景”的工程藍圖與建設路線圖。因此,本著不走彎路、節約資金的目的,廊坊市衛生健康委充分做好建設前期的調研規劃,聘請國家、省衛生健康信息主管部門和專家為“智庫”,聯合作出頂層設計,確定科學、先進的建設模式和應用終端。
(一)圍繞衛生健康業務需求確定建設模式
為了避免盲目實施造成的資金浪費,在充分借鑒先行地區成功經驗和多個行業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頂層設計先行、系統建設后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知名咨詢公司,將國際先進的EA架構方法引入國內衛生信息化建設領域,確立了廊坊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架構模式,縱向涵蓋市縣鄉村四級、橫向關聯醫療衛生單位各項業務,實現衛生健康業務設計全覆蓋,避免了傳統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系統設計無法滿足管理需求”的“兩層皮”狀況。
(二)圍繞“不同人群”建設應用終端
將廊坊區域全民健康平臺建設的核心目標,定位在“滿足百姓需求”和“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兩個層面,面向不同應用人群建設“一云四端”,即將平臺部署在政務云,構建面向行政主管部門和業務機構管理層使用的管理端、面向醫務工作者開放的業務端、面向患者開放的應用端、面向健康人群開放的健康管理家庭端。
三、普及電子健康卡,疏解看病就醫的堵點問題
普及應用電子健康卡,能夠在不增加患者負擔的前提下,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有利于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點問題。廊坊市是國家電子健康卡建設第三批試點城市。自2018年5月廊坊引入河北省電子健康卡以來,廊坊市衛健委調整工作思路,把“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設的核心,確定為構建“互聯網+精準照護”,依托“一云四端”,大力普及應用居民電子健康卡,推廣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健康服務包(券)一體化應用的“健康廊坊APP”,建設居民享受“互聯網+醫療健康”線上線下便捷服務的統一入口,實現跨機構、跨區域健康服務“一卡通”。
(一)面向全生命周期構建電子居民健康卡用卡服務場景
率先從婦幼業務領域入手,在全市實施新生兒建檔建卡及預約掛號、婦女兒童健康管理及院內就診一卡通等功能,實現“個體出生即可獲取醫療健康領域可信的身份認證介質”,為“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信息歸并、接受連續科學的衛生健康服務和跨部門業務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與銀行合作實現“診間結算”功能
目前,已通過與中國銀聯對接,實現“實名核身”、“診間結算”功能,大大節省了患者就醫時間,以區域內二級醫療機構規模及門診量測算,每筆結算業務減少患者排隊往返時間約20分鐘,有效改善群眾就醫感受。
(三)大力開發健康廊坊APP功能
開發應用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健康服務包(券)一體化應用的“健康廊坊APP”,并與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系統綁定。一方面,通過“健康廊坊APP”類電商設計的“健康服務包”,實現了對基本以及擴展的衛生健康服務的上\下架、交易、使用、推送等自主服務,極大的增強公眾對健康APP的使用粘度;另一方面,通過“健康廊坊APP”中“家庭健康”管理單元,讓家庭成員“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基本醫療、基本公衛、健康教育、中醫中藥、應急救援、醫養結合”的“六位一體”服務。截至目前,依托“健康廊坊APP”的上線運行,全市已累計預制電子健康卡400萬余,用卡4.2萬人次。
(四)牽頭實施“通武興廊”電子健康一卡通項目
廊坊市衛生健康委作為“通武興廊”電子健康一卡通項目牽頭單位,在國家和省業務主管部門的科學指導下,加快與省級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平臺的全面聯通,并依托省平臺,主動對接通州、大興、武清和雄安新區衛生健康信息平臺,探索支持“通武興廊”區域衛生健康信息化協同、支持雄安新區發展建設的有效途徑和創新舉措,使“通武興廊”居民在“四地”范圍內就醫時,依托電子健康卡可以獲得“無差異”的“同城化”醫療信息服務,從而實現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
(作者系廊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