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將促進我國會計信息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會計工作進展緩慢,基層工作陷入僵局,在會計這方面的建設更是不容易。影響會計信息編制過程的原因比較多,但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所以對于加強會計隊伍的信息質量和素質提升培訓是非常重要的,進一步促進我國會計信息事業的發展,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會計信息化建設現狀
第一,基層會計人員對電腦技術的掌握情況。許多單位的許多計算機工作人員都接受過會計、出納等的短期培訓。在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的過程中,他們除了會啟動和使用財務軟件外,對微型計算機的軟硬件往往不太了解,當機器出現故障時,或者遇到我們陌生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沒有辦法了。盡管供應商在對于軟件進行安裝的時候會有相應的一些培訓,但是還有一些人是沒有接觸過這些方面的,他們在啟動操作時時仍然非常緩慢,而且在服務器上常常無法提供服務,這樣就導致后面系統出現很大的故障。
第二,數據需要有足夠的實時性,還有共享性以及足夠的安全保密性。但是現在很多的軟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所謂的信息共享都只是通過一些文件的形式對數據進行共享,而不是通過服務器來實現,沒有實現真正的共享。很少有會計對于計算機程序具有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的了解。大多數軟件都沒有對系統有基本的保護功能,只要有人對數據庫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繞過各種會計軟件管進行操作,直接通過數據庫系統進行增加、刪除、更改檔案中的信息,這樣就無法保證賬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基層會計隊伍信息化建設分析
近年來,雖然會計電算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會計電算化的全過程中,特別是在公共會計系統電算化的背景下,也出現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客觀上導致了會計信息化發展緩慢。
(一)培養體系不夠完善
很多地方未建立會計人才培養的社會制度。主要是高校會計工作滯后,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學生多,但是會計培訓與市場有效需求嚴重脫節,會計培訓課程在設置方面不合理,教材也比較陳舊,更新速度比較慢,不能有效滿足會計市場實務的需要。會計方面師資力量薄弱,會計教學方法落后,教薛的方式比較單一,學習的方式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基本上主要是以講授為主,沒有注重實踐操作,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對于負責這一業務的人員也是在努力改進中,為此不能滿足全社會高級會計人才工作的需要。還有就是許多會計只把工作當作謀生的職業,對目前的狀況感到滿意,而沒有足夠的信心和目標放眼未來。
(二)人才在流動方面不是很流暢
首先是會計市場不夠完善,對于會計方面的信息沒有足夠儲備,這就導致了會計在流動方面不是很順暢。還有就是會計配置的特殊性也影響了會計市場的公平有序流動。而反觀其他行業,其專業人才一般可以很順暢流動,因此對會計專業人才信息的進行交流是很有必要。而在實際工作趙,由于會計的分布比較分散,所以在進行交流的時候也會有一定的困難,這樣就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會計人才資源分配不平衡。
三、基層會計隊伍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強化人才培養,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
建立組織機制,確保會計實施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會計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在實踐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不應該只是各級財政部門的領導機構,還需要有相關的組織協調。根據各自的責任分工進行協作,通力合作,形成聯合組織力量,共同參與建設。除了以上這些以外,還需要根據管理層的要求,及時合理地組織會計人員進行素質提升培訓。合理安排在崗會計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學習時間,使他們能夠做到學習培訓和工作兩不誤。同時要發揮會計學會在組織科學研究、交流經驗等方面積極作用。加強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實行不同形式的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各方面會計信息,并幫助公共部門改進其工作服務,切實使各實體之間會計人員的信息充分交流。
(二)建立試點機制,有效推進會計隊伍信息化建設
企業的發展是需要借助現代化的管理,大型企業的管理就更需要高端財務管理人才,因此建立會計信息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其他民營企業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亟需高端會計人才列入議事日程。我們認為會計部門的工作應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會計行業主管部門要做好試點工作,選擇和鼓勵有條件的公司作為有試點資格的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應充分考慮試點單位計算機化的現實條件,總結推廣實踐過程中的經驗,使會計電算化的大數據發揮作用,并在生產和管理的背景下進行測試,要充分發揮導師和向導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的水平。
(三)建立激勵機制,確保會計隊伍信息化持續建設
通過對一些公司的研究,我們發現,在會計計算機化的背景下存在一個共同的難題。比如為了加強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企業招聘會計人才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當這些人才離開后,公司處于無法運轉的狀態。因此要解決企業的此類問題,必須建立全社會誠信的激勵機制。主要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實施,各單位共同配合實施,一起培養和使用人才,使其能夠掌握會計和信息先進技術,為會計核算和監督發揮更好的作用,進而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