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根結線蟲病的介紹,描述了該病害在蔬菜上的表現癥狀及危害,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術和方法。
關鍵詞:根結線蟲病;表現癥狀;危害;防治技術
一、根結線蟲介紹
根結線蟲是植物根系內寄生病原物,成熟雌蟲和雄蟲的形態各異。雌蟲:寄生于根組織內,成熟后膨大呈梨形或球形,乳白色,口針短。會陰區角質膜被稱為會陰花紋,是種類鑒定的重要特征。成熟雌蟲將卵產在體外,黏集成卵塊。雄蟲:蠕蟲形,長1~2mm,尾短鈍圓,背食道腺開口道口針基部球的長短可作為種類鑒定的依據。無交合傘,交合刺粗大。2齡幼蟲:蠕蟲狀,細長,長約450?m,口針細弱,具透明尾。從根尖侵入,刺激寄主形成根結。常見的根結線蟲有南方根結線蟲、北方根結線蟲、花生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危害蔬菜的主要是南方根結線蟲和爪哇根結線蟲。根結線蟲是根內寄生的病原線蟲,要經歷卵、一齡幼蟲、二齡幼蟲、三齡幼蟲、四齡幼蟲、成蟲階段。其中二齡幼蟲侵染寄主根毛的伸長區,穿透破壞表皮細胞,在一個位點上取食寄主細胞,形成巨大細胞。雌蟲在寄主組織內發育為膨大蟲體,卵產于蟲體后部的卵囊中,卵囊多數外露于根表皮。
二、根結線蟲病在蔬菜上的表現癥狀
蔬菜根結線蟲病是由于蔬菜受根結線蟲侵染而發生的病害。蔬菜根結線蟲以成蟲或卵在病組織內隨病根殘體或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蟲或越冬卵孵化后由根部侵入,引起田間初侵染。一般番茄或黃瓜在初花期就可出現根瘤,但以盛花初期為多,苗期不表現癥狀。對葉菜類蔬菜以移栽后一個月表現癥狀。病原線蟲寄主范圍廣,除辣椒、蔥、蒜外,其余幾乎所有蔬菜都已受到危害。以瓜類(尤其是黃瓜、西葫蘆)、芹菜、番茄等受害較重。受害后根部側根形成大量的根結(即癭瘤),主根根結較少,另外須根增多。如芹菜和黃瓜受害后表現癥狀特別明顯,在側根上形成似綠豆或大米大小的半珠狀瘤狀物,表面白色光滑,后期變成褐色,使整個根腫大粗糙,呈不規則形。而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受害側根根尖成小根瘤,多數叢生許多須發根。由于根的生長不良,地上部分生長遲緩,發育受阻,植株矮小,近底部葉片極易脫落,上部葉片黃化,開花遲或不能結實,未老先衰,干旱時易萎蔫至死。根結線蟲普遍存在于土壤之中,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灌溉水、病水(株)苗或繁殖用帶線蟲的塊根及塊莖,病株殘根漚肥等。土壤質地以沙土或沙壤土病重,重茬地發生也重。隨著保護地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受高溫、高濕、封閉和連茬種植等因素影響,蔬菜根結線蟲病呈逐年加重趨勢,并上升為蔬菜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一般減產20%~30%,重者50%以上,甚至絕收。
三、根結線蟲的危害
根結線蟲主要通過危害根部,影響植株對水肥的吸收,造成地上部生長不良。一般地塊常造成作物產量損失10%~30%,嚴重時達70%以上,甚至整株死亡。根結線蟲除了能直接對作物造成損害外還可以加劇其他病害的發生,當植物受到根結線蟲的侵染后,為田間土壤中的許多弱寄生真菌、細菌提供侵入途徑,并引發復合病害。在我國,每年根結線蟲對各種蔬菜的為害損失達到30億元以上。根結線蟲病主要發生于根部的側根和須根上,導致地上部器官發育受阻。側根和須根受侵染后,發育不良,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狀體。根結上可生出細弱的新根,新根延長,再長根結,猶如串生糖葫蘆狀。根結初為白色,后變褐色,有時表面龜裂。后期重病根系變褐腐爛。植株地上部癥狀因根部受害程度不同表現各異。受害較輕時癥狀不明顯;重病植株發育受阻,矮小黃瘦,中午葉片萎蔫,早晚可恢復,影響植株結實,嚴重時整株死亡。根結線蟲以蟲卵、2齡幼蟲存在土壤、糞肥、病殘體中越冬,來年侵染。線蟲在5~20cm的土層中存活較多,一般可存活1~3年。條件適宜可多次侵染。
四、根結線蟲防治技術
(一)無病土育苗
從無病的地塊采集育苗土;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將基質與棉隆或威百畝充分拌勻,然后蓋上塑料布熏蒸。這樣可培育壯苗,避免早期受到根結線蟲的危害,而移栽后,即使受到根結線蟲的危害,對作物產量影響相對要輕。
(二)農業防治
抗病品種。不同品種對根結線蟲的抗性程度不同,利用抗病品種是控制線蟲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目前,番茄的抗病品種有羅曼娜、耐莫尼塔、多米尼加(FA—593)、新寶發012、瑪瓦F1等;絲瓜抗病品種有五葉香絲瓜、江蔬1號絲瓜等。抗性砧木。含有Mi基因的野生茄科類品種,對根結線蟲具有優異的抗性。利用這些品種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能有效的控制根結線蟲危害,且種植一茬后,可明顯減輕下茬作物根結線蟲的發生程度砧木應選擇生長勢強,根系發達,對根結線蟲病、黃萎病、青枯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達到高抗甚至免疫程度的品種。如:9108,托魯巴姆、CRP、水茄、溫棚茄砧、超托魯巴姆、托托斯加。輪作。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可選擇與不受南方根結線蟲侵染的禾本科作物如小麥、玉米、高粱等進行輪換種植,輪作年限越長,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越好。另外,還可選擇與一些生長周期短、較為抗病的速生蔬菜種類如小白菜、香麥等進行輪作,也可有效的降低土壤中的線蟲種群數量,控制其為害。土壤改良??赏ㄟ^調節土壤pH值或更換土壤以達到控制根結線蟲的危害。根結線蟲適宜在pH值5~8的土壤環境中生存,適當追施堿性肥料(碳酸氫氨、生石灰)可使線蟲適宜環境遭到破壞,減少根結線蟲的危害。
(三)高溫悶棚處理
夏季休閑季節,將整個大棚密閉,棚內溫度高達50℃以上。通過地表覆膜,土壤表層的溫度在45℃左右。這樣通過土壤高溫可有效的滅殺線蟲,操作簡便,效果好,成本低。如與其他土壤處理措施結合在一起,效果會更加明顯。具體方法如下:1.直接覆膜悶棚:首先翻耕土壤,澆水,然后覆膜,并將大棚密閉;2.先澆灌氨水,然后覆膜悶棚:首先翻耕土壤,然后每畝澆灌350-450kg氨水,然后覆蓋薄膜,密閉大棚熏殺30天左右;3.先施用石灰氮,然后覆膜悶棚:首先整地,每畝施入石灰氮75~100kg,做畦后灌水,覆蓋塑料薄膜,將四周蓋緊、蓋嚴,讓薄膜與土壤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間,以利于提高地溫,增強殺菌滅蟲效果。密閉溫室或大棚,悶棚20~30天。悶棚結束后,可根據土壤濕度情況開棚通風,條件土壤濕度,然后疏松土壤即可栽培蔬菜。
(四)生物防治
目前用于登記防治蔬菜根結線蟲的生防制劑主要是淡紫擬青霉顆粒劑。每畝溝施或穴施2.5~3kg 5億活孢子/克淡紫擬青霉顆粒劑,除對根結線蟲有一定抑制作用外,還可促進植物的生長。
(五)化學防治
本方法簡便、快速,可有效的控制根結線蟲的危害。在蔬菜移栽前選擇非熏蒸性藥劑阿維菌素、丁硫克百威、克線丹、噻唑膦等,采用溝施、穴施、撒施等方法施入土壤中。也可選擇熏蒸性藥劑棉隆、威百畝、氯化苦等,在作物移栽前20天左右,將藥劑施入土壤中,然后覆土并將施藥地塊用塑料薄膜覆蓋,悶蓋15天。
作者簡介:王加竹(1972-10-6)女,大學本科,農藝師,現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