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以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現狀為切入點,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確統一披露標準;深化碳會計理論研究,準確落實碳會計操作;提升業務專業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等幾方面重要對策。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碳減排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對我國各大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一些不足狀況進行分析,從多種不同角度解決相關問題,為今后準確落實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據。
【關鍵詞】低碳經濟;企業發展;碳會計;信息披露
在我國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氣候變化以生態環境治理問題備受關注。我國能源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在人們生活、企業生產期間都是以煤炭消耗的方式為主,如果長時間處于“高碳”的環境下,在對我國整體能源結構造成影響的同時,也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進而就就會加劇“溫室效應”嚴重性。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體支撐力量,在實際經營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和機械設備的購買、產品投入與加工、倉庫保管、貨物運輸等各個環節,都不可避免的會排放出二氧化碳;甚至還有一些企業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存在著過渡消耗能源和浪費資源的現象,使環境治理問題成為難點問題。本文從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入手,展開闡述,針對如何正確解決相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一、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一)企業參與度比較低,缺乏充足的披露動力
現階段我國整體在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缺乏法律方面的約束作用,其是一種自愿性的行為;并且還有一些企業在碳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實際參與度都比較度,缺乏充足的披露動力。通過對各大企業發出碳信息披露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不難發現即便一些大型企業實際參與CDP項目的數量在逐步增加,但是其占據實際整體的比例卻比較少,并且實際設計到的行業覆蓋面比較窄,主要就是集中在金融和能源行業方面。企業產生缺乏披露動力現象,主要就是由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一是過于注重經濟成本,在實際參與碳會計信息披露項目期間,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二是一些高消耗和高碳大排放企業,主觀的認為碳會計信息對其企業自身發展會產生阻礙作用,無形中就會形成一種工作壓力和負擔。
(二)缺乏碳信息披露標準,碳信息缺乏可比性
在理論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比較,我國各大企業對碳會計信息的研究時間比較短,缺乏成熟性;在實際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活動期間,我國整體在環境會計方面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的標準;同時在有關于碳排放的法律制度方面,也缺少碳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具體內容。在此種狀況下將無法細致對各項實際操作規定進行分析和落實,進而就會阻礙碳信息批露操作性的提升,即便有一些企業在實際經營生產過程中,會涉及到碳活動的核算、計算、披露等工作,但是對低碳經濟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認知卻存在差異,就會導致大各大企業之間在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形式、方式以及質量等各個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進而就會出現碳信息缺乏可比性的現象。目前碳會計信息披露在各大企業中的普及率有待提升實際涉及到的披露內容具有單一性,導致其最終評價低碳活動績效的主要依據缺乏有效性。
(三)缺乏專業性復合人才,影響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都比較注重經濟效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碳會計核算、確認、計量等工作;并且現階段還不具備較為全面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制度,進而就會弱化企業自身低碳活動監管力度。碳會計實際上是環境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年來碳會計才逐步初心,其是新興事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碳會計與傳統形式的財務會計進行比較,具有起步晚、涉及學科多的特點,如其具體包括會計、資源、管理、經濟等多個不同的領域,無形中碳會計人員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需要跨學科并且精準的掌握我國整體環境和資源相關方面政策內容。因此,我國缺乏缺乏專業性復合人才是各大企業急需解決的一項難點問題,其不僅將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具體需求,甚至還會對碳信息披露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明確統一披露標準
在碳經濟作用下,如果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就能夠為我國各大企業精準落實碳會計核算、信息披露等各項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如以條紋的形式對企業在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進行約束,其對于環境和社會整體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就要認識到缺乏法律法規問題的嚴重性,結合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需求和現狀進行進行分析,不斷完善《會計法》和《環境保護法》,最終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內容展現出來,在明確統一披露標準的基礎上,能夠使企業在實際落實該項工作期間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就能夠使企業將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工作融入到日常生產與經營管理工作中,其是企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準確落實節能減排工作的基礎條件。
完善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是我國各大企業準確落實碳會計工作的重要保障。國家政府就要充分發揮功能作用,出臺與碳會計工作要求相符合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和統一標準,企業自身要保證碳排放情況統一監管與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在精準獲取企業碳排放績效信息的同時,要結合企業碳排放以及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最大程度上保證激勵性獎勵與懲罰性處置工作效率。
(二)深化碳會計理論研究,準確落實碳會計操作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碳會計理論和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方面的起步時間比較早,其實際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框等內容都比較完善,能夠為企業正確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保障。我國碳會計理論研究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就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在我國傳統會計和低碳經濟相關的理論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同時還要結合我國低碳經濟下,碳會計信息披露現狀,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各大企業在實施碳會計和信息信息披露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將其與我國相關政策進行全面融合,如通過開展學術探討會、組織客體組研究、實地調研等多種實踐活動的方式,將碳會計操作的每項內容落實到實際活動中,在逐步完善碳會計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及時發現我國企業在碳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之后通過將碳會計理論研究與碳會計實踐操作工作進行結合的方式,為各大企業在低碳經濟下正確落實碳會計工作提供標準性的理論指導,其對于全面提升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與有效性具有重要幫助。
(三)提升業務專業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
通常狀況下,企業在實際落實碳會計工作期間,會涉及到多個不同學科,對企業碳會計人員實際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思想觀念要與時俱進,轉變自身具有落后性的傳統會計觀念,不僅要準確掌握并運用傳統會計的基礎知識和財務處理方法,還要逐步加大自身對環境科學知識、低碳經濟理論、生產管理業務等方面專業知識的研究力度;明確企業生產經營與環境保護、資源消耗等各個方面的具體關系;在日常學習和工作期間注重提升自身在碳會計計算、確認、計量、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的專業技能等。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各大企業在設計落實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期間,對碳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培養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企業實際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期間,應急需解決的一項問題。
基于此,企業要積極與各大高校進行合作。我國各大高校也要積配合,如在會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過程中,或是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增設環境科學課程,以此來增強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意識,并要在日常學習期間學習并創新自身碳會計技術和方法,真正做到能夠精準運用碳會計核算和賬務處理方法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降低在實際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期間的人力成本,同時也能滿足企業在碳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人才需求,企業在為學生就業機會的同時,學生能夠為企業順利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貢獻力量,其是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提升業務專業能力,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信息使用者越來越注重企業低碳信息的實際披露狀況。各大企業為了能夠準確落實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就要對企業自身參與度比較低,缺乏充足的披露動力;缺乏碳信息披露標準,碳信息缺乏可比性;缺乏專業性復合人才,影響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等各項問題進行細致分析,通過采取與之相對應的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為今后為我國低碳經濟水平逐步提升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晨光.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現狀的探究[J].江蘇商論,2020(5):95-97+102.
[2]王鴻雁.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納稅,2019,13(25):84+87.
[3]李佩瑤.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制藥企業為例[J].西部皮革,2019,41(12):69-70.
[4]劉鵬星.淺談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4):200-201.
[5]王琨鵬.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8):242.
[6]依詩桐,邊瑩.低碳經濟下我國碳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Z1):28-29.
基金項目:
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基于低碳經濟的碳會計信息披露研究,項目編號:19C1072。
作者簡介:
王筱瓊(1985-),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商學院會計系,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