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摘 要:在廣西農業種植中,水稻是主要的種植作物,占很大的種植面積,且對農業的經濟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實現水稻的精準栽培,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相關種植部門與人員還要不斷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以提高水稻種植的產量與質量。本文就結合廣西欽州地區對精準栽培中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精準栽培;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水稻種植的不斷發展,其栽培方式也逐漸出現了變化,從傳統的直接播種發展到如今的精準栽培,不斷地體現了水稻種植追求高產、高質的目標。但是,在水稻栽培技術不斷改良的過程中,水稻種植仍然面臨著嚴重的病蟲害問題,因此,相關部門與人員要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并運用各種方法來做好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使水稻種植更好的實現精準栽培的目標。本文結合廣西欽州地區水稻栽培現狀,結合精準栽培技術探討如何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以提升水稻的產量。
一、“精準栽培”技術分析
隨著水稻種植產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栽培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高產、高質的目標,但隨著水稻精準栽培技術的出現,水稻種植中技術簡化與生產高效的矛盾也逐漸得到解決。簡單來說,“精準栽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選擇適宜的播種時期;二是減少作業次數;三是精準的技術使用。但是,種植人員在使用精準栽培技術時,還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注意事項:首先,水稻喜溫,所以種植人員要選擇陽光充足,降水豐富的三、四月進行水稻種植,但夜晚時可能會有霜凍現象,因此種植人員還要在田間進行灌水工作;其次,種植人員要注意選擇秧苗的質量和做好秧苗消毒工作,以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再次,種植人員要注重栽秧的方式方法,具體要做到“淺、穩、勻、直、足”,即插秧深度較淺,秧苗狀態穩固,行穴間距勻稱,秧苗直立插入、秧苗數量充足;最后,種植人員要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即做好除草施肥等方面的工作。總的來說,“精準栽培”能夠通過較少的時間和高效的技術來實現水稻種植的高質、高產發展。
二、水稻病蟲害現狀及問題
在廣西欽州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問題的發生對水稻的生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常常會導致水稻出現質量低下、產量銳減、生長發育緩慢的現象。我們總結了欽州水稻種植中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病蟲害治理難度大的問題
在廣西欽州水稻種植中,總結病蟲害治理難度大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水稻病蟲害種類多,如目前欽州大概就有二十多種不同類型的水稻病蟲害問題,如水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稻癭蚊等是欽州水稻的主要病蟲害;二是水稻病蟲害范圍廣,像水稻種植中,一旦出現病蟲害問題,就極容易造成大范圍傳播,從而導致治理困難,比如欽州地區的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發生面積就很廣,對欽州地區的糧食生產構成了較大威脅;三是水稻病蟲害數量多,像蟲害發生時,由于病蟲繁殖能力較強,所以往往病蟲數量龐大而難以消滅。
(二)水稻病蟲害危害時間長
在水稻種植中,水稻病蟲害危害周期相比其他作物要更長。具體來說,這主要是因為水稻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容易遭到各種病蟲害的威脅。首先,在水稻種植初期,就比較容易受到潛葉蠅蟲害和白葉枯等病害的影響,像白葉枯病就有兩種發病類型,一是青枯型,即水稻受病菌侵蝕逐漸會出現失水、青枯的現象,從而影響水稻正常生長;二是葉緣型,這種類型的白葉枯病發病時會產生病斑,且葉梗處會逐漸呈現白色,從而造成水稻死亡;其次,在水稻種植中期,容易受到稻飛虱、螟蟲、紋枯病等病蟲害的影響,像紋枯病就是水稻種植中光照不足和低溫環境所造成的,因此加強水稻種植管理,對做好水稻病蟲害預防非常重要;最后,在水稻生長成熟階段,容易受到稻瘟病等病害的影響,而且這類病害容易潛伏,從而影響下一季的水稻種植工作。
三、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
在水稻精準栽培中,為了實現高產高質的目標,相關種植部門與人員還要根據種植地區得氣候特點和常見病蟲害發生類型,來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水稻不同時期病蟲害采用精準防治方法
首先,在分蘗期及孕穗期如果遇到長期持續的陰雨天氣,水稻缺乏陽光的照射,若此時再加上水肥技術沒有把握后,水稻極易出現稻瘟病。所以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首先,在播種之前,可以先將0.5kg種子放在用1g強氯精配0.5kg的水的比率配好的溶液中浸泡12h,然后撈出清洗后播種;其次,育秧期可用750倍的溶液兌20%的三環哇可濕性粉粉劑浸秧苗;這兩種方法都可有效防治稻瘟病。其次,在抽穗期,秧苗的基部經常會集中大量飛虱產卵,也就是稻飛虱,若飛虱成長起來,會在水稻基部取食,讓秧苗下部變黑,病情嚴重者秧苗會直接癱倒,所以在這個時期要尤其注意防治。防治措施也主要為藥劑防治,對于水稻飛虱,可在抽穗期按照10g10%的大功臣可濕型粉劑配45kg水進行噴灑。最后,水稻螟蟲也是水稻分蘗期的主要蟲害,為了預防水稻螟蟲,可以在抽穗期以30kg水配35g殺蟲單原粉進行藥物噴灑。
(二)物理防治技術的應用
在水稻種植中,種植人員還要加強水稻物理防治技術的應用,即根據水稻病蟲害主要的發生時間與規律來進行防治。具體來說,物理防治主要要注重以下幾點內容:首先,種植人員要對水稻種植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分析,根據具體的病蟲害類型,進行有效的防治;其次,水稻物理防治中最常用的是燈光法,這主要是因為許多病蟲都具有趨光性的特征,所以選用有效的光源對其進行滅殺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最后,種植人員還可以根據水稻病蟲的生活習性,利用人工捕捉的方法來對病蟲進行消滅。
(三)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
在水稻種植中,種植人員還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來進行水稻病蟲害的治理,即通過保護各種病蟲害的天敵來進行病蟲害的治理。首先,種植人員可選擇對水稻種植影響較小的病蟲天敵進行防治,像青蛙、寄生蜂、蜘蛛等;其次,種植人員要對病蟲天敵的生存創造較好的條件,如注重農藥的成分與噴灑次數;最后,面對不同病害要進行不同的生物防治,像稻飛虱主要的天敵是黑肩綠盲蝽和蜘蛛。總的來說,生物防治的方法能夠根據農業生態系統,使防治工作更加的安全、無害、無污染。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水稻種植中,種植人員不僅要根據地理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栽培方式,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正確應用,這樣一來,才能使水稻健康生長,為種植戶帶來更豐厚的經濟利益,促進水稻種植業的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升平,余丙華,萬友水.探析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策略[J].農家科技旬刊,2019,000(006):46.
[2]劉松.專業化統防統治在山區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實際運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20):24.
[3]桂義祥,盧敏華.農藥減量技術在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9,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