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俊
摘 要: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即森林生態系統,是維持地球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系統具有世界最高的葉綠素含量和最大的光合作用面積,是光能最有效的利用者,不僅為世界上多數生物提供能量和氧氣,還起到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此外,森林系統還承擔著保護水土資源的重要職責,對于抗洪防澇、治理沙化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天保工程;生態;生態建設;森林系統
1998年,我國由于過度消耗森林資源,而引起了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由此產生了天保工程這一重大決策。20世紀中期,我國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對于國內的森林資源沒有實現有效的管理與控制,造成了許多自然災害。自從實施天保項目以來,我國不斷植樹造林,增大森林面積,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生態建設相關工作。
一、天保工程簡要介紹
天保工程全稱為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在1998年我國國務院、黨中央頒布的一項重要政策,主要為了通過增植造林、控制伐林等措施,來改善自然林資源消耗過度的問題,以及一些衍生出的各種生態環境問題,在生態保護方面是近年來對森林的重要決策之一,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意識的表現。
天保工程所覆蓋的范圍非常廣,涵蓋了17個省(市、區)的160多個森工局與700多個縣,其中包括內蒙古、東北等一些重要的國有林區,同時包括了黃河中上游地區以及長江上游地區。以小浪底為分界線,黃河中上游主要包括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以三峽水庫為分界線,長江上游主要包括重慶、云南以及四川等地;內蒙古地區和東北主要是以吉林、內蒙古為主。在天保工程中,總林地的面積大概是6820萬公頃,其中天然林的面積有5674萬公頃,大約是全國天然林總面積的一半。
天保工程是一個生態建設的長期性工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戰略目標不同。比如,在2005—2015年間,天保工程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通過各項天保工程的措施,完成對長江上游地區以及黃河中上游地區森林的保護工作,大約有860多萬公頃,在工程區內,森林覆蓋率增長4個百分點。要借助天保工程對一些重點國有森林區的木材產量進行調減,比如東北及內蒙古地區要調減產量751萬m?,與此同時,要對3300萬公頃森林進行管理與保護。
二、天保工程對我國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森林資源受到保護,面積大幅度上升
我國的生態建設由于天保工程的實施得到了很大的驅動,主要體現在保護森林資源的方面。隨著繼續深入進行的天保工程,各地區首先停止了商業性的對于天然林的采伐,并且在“十一五”以及“十三五”期間,開始實行零計劃的商品材生產。舉個例子,東北吉林省的某縣,它的集體、國有林場木材平均每年減少3萬m?,到2015年時,整個縣總共木材的減少量約為36萬m?。與此同時,通過實施各種天保工程相關的項目,比如飛播造林、人工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等,這些措施明顯地提高了森林資源的恢復數量。截至目前,該縣的幼林面積的凈增長量為400萬m?,使得全縣內的活立木蓄積增長到900萬m?,整個縣范圍內,森林覆蓋率與之前相比增長了16.3%,約為全縣的60%,天保工程無疑促進了活立木蓄積、森林覆蓋率以及森林面積的協調上升。
(二)我國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近年來天保工程的實施更加深入,保護環境的觀念以及深入到了人們心中,大量砍伐的現象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改善,在天保工程的實施區域內,森林的生態系統在不斷被完善與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在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的功能與之前相比更加健全,對于原本的生態問題改善非常明顯主要有以下幾個體現方面。首先,水土流失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森林資源消耗過度而引起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水土資源的流失,直接使得土壤的土質結構變得疏松,已經引發了許多種自然災害,比如洪澇災害以及沙泥淤積等問題,通過多年天保工程的實施,其生態功能已經逐漸恢復。第二可以抗沙化,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樹木等的根系作用,天保工程的推進,控制了土地沙化的進一步擴散。
(三)促進林區的和諧發展
天保工程作為一項重要、長期、大型的生態建設工程,其實施與完成需要強大的人力物力作為支撐,所以在天保工程的推進過程中,有效的解決了全國天保工程地區范圍內一些人的就業,對當地居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有很大幫助。
三、推進天保工程的具體辦法
為了取得更好的生態建設成果,推動天保工程的深入進行,我們應該繼續采取相應的建設措施。第一,天保工程應該繼續受到各地各級政府領導層的重視,同時結合自身的地區特點,積極建設天保工程生態的示范區,以此來帶動所有地區的生態建設。第二,應進一步加大扶持天保工程,通過給予相應的資金,開展相關的業務培訓等多種方式,使天保工程實現更為全面的推動。第三,各地政府部門要對天保工程的各項措施實施的情況進行實時地監控,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評估,以此來滿足天保工程的發展需要。除此之外,各地政府之間要加強溝通,互相學習先進的經驗,對各種措施進行積極地探討,來達到推動天保工程的目標。
四、結束語
天保工程是我國的一項“德政工程”,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一項大型工程。森林作為一項重要的資源,起到對氣候的調節作用,由于缺乏對其的保護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自天保工程以來,森林的各項生態功能逐漸恢復,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應繼續采取相關措施推動其深入實施。
參考文獻:
[1]實施天保工程培育后續產業實現生態建設和經濟效益雙贏[C].全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工作會議論文集.201(1).
[2]以人為本實施天保工程管護為先促進生態建設[C].全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工作會議論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