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延續復蘇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5月份宏觀數據總體上符合預期,但從當月看不少指標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從累計看多數指標仍在下降,表明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經濟還未回歸正常水平。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要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眨葑ジ黜椪吲e措落實落地,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5月份經濟運行積極因素逐步增多
付凌暉表示,5月份經濟運行積極因素逐步增多,有六大特點:
工業服務業實現增長。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正增長。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提高至73.296。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0%,上月為下降4.5%。從相關指標看,工業用電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務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由降轉升。
消費投資繼續改善。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 8%,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下降0.8%,規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費繼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消費較為活躍,汽車、家具等住行類商品零售改善。1至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6 3%,比1至4月份收窄4.0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6.3%,收窄5.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均由降轉升。
新動能不斷增強。數字經濟持續升溫,“直播帶貨”等異常火熱,助力網上零售加快發展。1至5月份,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比1至4月份加快2 9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發展向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比1至4月份加快2.6個百分點。新產品快速增長。5月份,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集成電路圓片、充電樁等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均在70%以上。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回落較多帶動消費價格漲幅回落。CPI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6%,回落4.2個百分點??鄢称泛湍茉吹暮诵腃PI同比上漲1. 1%,漲幅與上月持平。
企業復產率繼續提升。據調查,5月底6月初,規模以上工業、建筑業、服務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比重分別比4月底提高2.9個、9.2個、7.5個百分點。
市場預期保持平穩。5月份,制造業PMI為50.6%,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 6%,均連續3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其中,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非制造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7. 9%、63.9%,比上月分別上升3.9個、3.8個百分點,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
服務業復蘇態勢有望持續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5月份,服務業生產形勢明顯改善,服務業生產指數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付凌暉解讀稱,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主因包括信息、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較快增長對服務業帶動作用明顯,交通運輸業由降轉平,以及批零住餐等行業恢復勢頭明顯。
“下階段,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服務業復蘇態勢有望持續。但要看到,受居民擔憂情緒影響,接觸型聚集型消費復蘇較慢,相關行業復產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約服務業穩定恢復的主要因素?!备读钑熣f,推動服務業持續恢復要下更大力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保就業穩收入促消費,落實好減稅降費舉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為服務業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被置于“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之首。付凌暉坦言,目前就業總量壓力較大,就業不充分現象較為明顯,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仍大。因此,下階段,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政策協同配合,拓寬重點群體就業渠道,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推動經濟持續復蘇有較好基礎和條件
“二季度經濟恢復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臨困難挑戰,經濟增長能否轉正還要看6月份經濟恢復情況如何?!备读钑煆娬{,從后期情況看,推動經濟持續復蘇有較好基礎和條件。一是經濟穩步復蘇態勢明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力有效,工業服務業實現增長,消費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二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今年為企業新增減負預計超過2.5萬億元,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這些政策將繼續支持后期經濟恢復。三是新動能持續壯大。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產品較快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絡問診等快速擴張,無人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涌現,將有力支撐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經濟運行仍面臨不確定性,但依然運行在正?;壍郎??!北P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了政策思路和主要任務。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落實,特別是要落實財政資金的直達地方、直達基層、直達民生以及貨幣政策的直達中小微企業。
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看來,供給恢復快于需求,穩內需政策仍要發力。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各項目標已經確定,下一步各項措施需要盡快落地、加快落實。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建議,貨幣政策要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快落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提升政策精準度與有效性,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保住廣大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加快修復企業信心,激發內需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