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敏 薛彥斌



【摘要】本實驗以金盞菊花謝后種子為材料,研究金盞菊種子在18℃、22℃、26℃、30℃溫度和20%、30%、40%、50%、60%濕度的不同處理下種子萌發時的情況。結果表明,溫度和濕度能同時顯著影響金盞菊的發芽,其表現在影響金盞菊幼苗的形態、重量、和生長速率。在18~30℃,30%~60%土壤含水量范圍內可以正常生長,但在22~26℃溫度范圍內生長最好,26℃是金盞菊發芽及生長的最適宜溫度,50%土壤含水量是金盞菊發芽及生長的最適宜濕度。
【關鍵詞】金盞菊;溫濕度;發芽率
1前言
金盞菊(Calendula officinalis)又名金盞花,為菊科金盞菊屬植物。金盞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黃、橙紅、黃等,鮮艷奪目,是早春園林中常見的草本花卉,適用于中心廣場、花壇、花帶布置,也可作為草坪的鑲邊花卉或盆栽觀賞。通過研究發現,不同的溫度、濕度對植物的生理生化產生重要影響,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滲透、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酶活性等等,這些過程最終反映在其生長發育過程。本研究通過試驗設置來了解環境因子對金盞菊種子萌發的影響。
2材料及方法
2.1實驗儀器及材料
實驗儀器:恒溫箱、恒溫水浴鍋、燒瓶、溫度計、培養皿、毫米刻度尺、電子精密天平。
實驗材料:金盞菊種子(2019年春采集于重慶兩江新區龍灣公園)和蛭石(作為土壤基質)。
溫度控制:本實驗設置18℃、22℃、26℃、30℃四個溫度梯度。其中18℃、22℃處理放置于恒溫培養箱中,26℃、30℃處理放置于水浴鍋中。
濕度控制:土壤濕度=(水的體積/干燥土壤體積)×100%。按照蛭石與水的體積比來配置成20%、30%、40%、50%、60%五個濕度梯度的基質,每個培養皿中40mL蛭石,各處理分別兌水8mL、12mL、16mL、20mL,即每4℃設置一個處理,且每個處理一個重復。每個處理放置30粒金盞菊種子。
2.2實驗步驟
2.2.1基質制作
取20個直徑10cm大的培養皿,在每一個培養皿中導入用燒杯量取的40mL干燥蛭石。分為5組分別放入8mL、12mL、16mL、20mL蒸餾水。做好標記。
2.2.2溫度處理及發芽
每一個培養皿中放入30粒飽滿種子,然后再每一組中取出一個培養皿進行不同的溫度處理。18℃處理放置于光溫培養箱中(關閉光照),22℃處理放置于恒溫培養箱中,26℃處理放置于水浴鍋中,30℃放置于水浴鍋中。做好標記之后等待金盞菊種子發芽并記錄下來。
2.2.3指標測定及方法:
(1)發芽勢測定:經過二天后觀察每個處理種子發芽的情況,然后用已經發芽的種子除以培養皿內的種子個數,然后再比較相同種子在不同溫度下的發芽率。(2)發芽率測定:發芽率的測定則是在四天后,方法同上。發芽勢=兩天后種子發芽數/種子總數×100%;發芽率=四天后種子發芽數/種子總數×100%。
3結果分析
3.1不同溫濕度對金盞菊種子萌發勢的影響
3.1.1不同溫度對金盞菊種子萌發勢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在同一濕度條件下,隨著溫度的升高,種子的發芽勢大體也隨著上升,但在26℃后也開始下滑。18~30℃發芽勢相對26℃之間相對上升平穩。溫度為26℃時,達到發芽勢的最高峰。之后于26℃下降。綜上總體可以得到在18~30℃范圍內溫度越高發芽勢越高,其中最適溫度為26℃。
3.1.2土壤含水量對金盞菊種子萌發勢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在同一溫度條件下,隨著土壤濕度的升高,種子的發芽勢大體也隨著上升,但在含水量為59%后也開始下滑。發芽勢在30%~40%時跨越式上升,在最適溫度的26℃時,20%~30%的發芽率增幅3.3%,比30%~40%的增幅50%低達46.7%。發芽勢的最高峰出現在土壤含水量為50%的66.7%。之后于50%下降。綜上總體可以得到土壤含水量在20%~50%范圍內濕度越高發芽勢越高,其中最適土壤含水量為50%。
3.2溫濕度對金盞菊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3.2.1溫度對金盞菊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在不同濕度條件下,26℃始終保持同比發芽較高位置,發芽率大體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土壤濕度為50%的最適濕度情況下,18~22℃之間上升較慢,增加的發芽率為10%。22~26℃之間上升最快,增加的發芽率為17%,其中26℃發芽率是整個溫度梯度里面最高的,26~30℃之間呈下降趨勢。
3.2.2土壤含水量對金盞菊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金盞菊種子對水分的適應能力較強,濕度為20%時萌發率很低。其他濕度金盞菊種子都能夠發芽出苗,并且隨著濕度的升高,種子的發芽勢大體也隨著上升,但在50%后也開始下滑,可能是土壤含水量過多,引起種子缺乏氧氣,種子無法呼吸,導致種子腐爛而影響發芽率。
4結論
本次實驗主要研究了不同溫度對金盞菊發芽及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一定溫度(2230℃)及濕度(20%~60%)范圍內,溫度及土壤濕度對金盞菊發芽及生長有促進作用,但最適合生長的溫度范圍為24~28℃、濕度范圍為40%到60%,26℃溫度條件及50%土壤含水量條件下金盞菊苗生長最快、最好。所以在以后的金盞菊生產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進行準確的溫控,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田雪慧,田航軍.金盞菊促成育苗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09(4).
[2]任艷萍,古松,江莎,王永周,鄭書馨.溫度、光照和鹽分對外來植物黃頂菊種子萌發的影響[J].云南植物研究,2008(4).
[3]程云清,周革,賈飛飛.光溫水處理對龍膽草種子萌發的影響[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4]陳禪友,張鳳銀,李春芳,宣春芳.溫度與水分雙重脅迫下豇豆種子萌發的生理變化[J].種子,2008(9).
[5] 劉燕國.種子萌發過程中水分與溫度的作用[J].農機化研究,2015(3).
作者簡介:
華敏(1987-),女,重慶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植物栽培。
通訊作者:
薛彥斌(1983-),男,陜西神木人,講師,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