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善書 郭秀娟 王平

【摘要】城市垃圾越來越多,在路上也頻繁出現亂扔在地上的生活垃圾,甚至離垃圾桶不到十米的地方都會有垃圾的存在。人們為了趕一點點的時間而將垃圾隨意的扔在路邊。面對這種現象,減少隨地亂扔垃圾現象的環保軟件系統思路誕生,通過建立扔垃圾賺積分的方式,建立好友積分排行榜和商品兌換商店,利用獎懲的方式推動人們邁出最后幾步,將亂扔在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關鍵詞】環保 ?垃圾分類
一、引言
城市中有許多隨處可見的垃圾靜靜躺在路邊,大部分過往的行人選擇視而不見,很少有人能夠主動彎腰去撿起來扔進垃圾桶。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本項目針對此類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即路人扔垃圾到垃圾桶,然后通過垃圾桶的計算得到積分發送至平臺,平臺會對用戶綁定的手機賬號進行加分,積分可在朋友圈中進行排行并兌換商品。
二、預期設想
第一部分為軟件部分:要求軟件安全可靠,首先要滿足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安全,其次才是產品功能,畫面要清晰自然,功能要包括積分功能,產品兌換功能,排行榜功能。軟件的界面,主要功能是顯示用戶數據(積分,排名,扔垃圾次數)等。后臺的工作是打開手機藍牙,與垃圾桶上的設備進行數據交互,統計用戶扔垃圾的次數,垃圾多少等。
第二部分為垃圾桶改造:一方面要求準確接收垃圾并提供積分信息,通過加速度,質量兩個特征值提取再通過動態閾值判斷出分數,保證客觀公正。另一方面垃圾桶供電采用太陽能供電,確保垃圾桶的計算過程不會被打斷。
第三部分為使用地點:在城市鬧市區,商業街等地由于人流密度大,配備垃圾桶無法完成大人流量下的高進準度,且這些場所的環保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對本項目的需求并不大。而一些封閉場所,如社區,學校,人流量相對較小且環境封閉,環保工作相對簡單。所以本項目將改造垃圾桶投放在社區和學校內部及周邊。
三、項目實施
(1)對系統進行梳理,充分做好需求調研工作并對軟件需求進行驗證和文檔化,討論項目并研究,其中包括明確軟件功能、性能和數據要求,以及軟件與垃圾桶上嵌入式軟件之間的交互。
(2)選擇開發語言,設計軟件系統的體系結構,即模塊結構,定義每個模塊的主要功能和模塊之間的聯系,并確定軟件系統的數據體系結構。
(3)程序的前期的籌備和人員技術的準備,仔細定義各個單元的功能,明確每個單元能夠達到的效果。
(4)程序的中期研發與調整,編碼并進行動態測試,靜態測試,單元測試(包括模塊內程序的邏輯、功能、參數傳遞、出錯處理)。
(5)垃圾桶的設計與改造(包括安裝光電紅外線,重力感應裝置和加速度感應裝置的加裝,太陽能板的安裝,垃圾桶外形的設計)。
(6)程序后期維護與測試。項目成員進行測試,對已知各模塊的結構進行測試,主要是看模塊對接是否正常,輸出結果是否準確,是否兼容多款機型,是否保證用戶隱私安全,再請用戶試用體驗,發現在試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交測試報告。
(7)改造垃圾桶的投放,收集用戶的反饋并對程序進行二次開發與更改。
四、積分流程圖
垃圾進入垃圾桶,然后通過加速度和質量的特征值提取計算出獲得的積分,發送到用戶的手機中,同時進行動態閾值判斷出平均量在系統中存檔
五、擬解決的問
液體垃圾的收集和檢;垃圾桶改造所;天氣因素對垃圾桶中軟件的干擾。
六、結語
本項目希望通過這種積分制推動人們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希望為環保業的發展提供一份思路,為將來更多保護環境的軟件開辟道路。同時呼吁大眾要愛護環境,保護自然,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路上的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哪怕是沒有分加,哪怕是沒人看到,也能為了內心的意識將垃圾扔進垃圾桶。希望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參考文獻:
[1]段瑤恒.淺談安卓手機系統應用的發展[J].科技展望,2016(28).
[2]范勇.軟件測試技術[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3]于雪蓮.加速度傳感器安裝方式對靈敏度的影響[J].中國計量,2017(02).
基金項目:吉林建筑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91019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