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首個國家級醫療醫藥應急保障互聯網平臺運行
由國藥集團發起成立的“中資醫療醫藥應急保障體系互聯網有限公司”6月1日在京揭牌。這是首個國家級醫療醫藥應急保障一體化運行互聯網平臺,旨在著力彌補醫療醫藥應急物資保障的短板。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決策部署,中央企業理所應當落實落地,擔當“排頭兵”重任,并形成合力。
6月3日
國家級區塊鏈漏洞子庫上線
6月3日,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正式上線區塊鏈漏洞子庫CNVD-BC(https://bc.cnvd.org.cn/)。CNVD區塊鏈漏洞子庫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運營,當前已收錄區塊鏈相關漏洞247個,其中高危漏洞60個,中危漏洞173個,低危漏洞14個。
6月4日
阿里達摩院推出軟硬件一體自動駕駛定位系統
達摩院自研高精定位系統完成最新一次迭代,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緊耦合算法,實現了不依賴GPS信號的厘米級定位。該系統已部署于達摩院無人物流車隊,通過軟硬件一體化設計,以10%的成本達到業界領先定位水準。主流的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分為松耦合和緊耦合兩類,前者對傳感器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融合;后者先對傳感器原始數據作融合,再進行集中計算,效果更好,難度也更高。達摩院正是采用緊耦合算法,實現GPS、慣導、輪速、相機、激光雷達等多模態傳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傳感器實現了厘米級定位,且在沒有GPS信號的隧道、地庫等場所定位系統也能正常運行,擺脫了對RTK的依賴。
6月5日
大唐高鴻與湘江新區簽署車聯網商業化應用戰略合作協議
大唐高鴻與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立足華中,全面聚焦城市級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產業生態的建設,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并最終實現大唐高鴻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產業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6月6日
安徽銅陵:首臺自動駕駛插秧機投入運行
2020年6月6日,農技人員在安徽銅陵普濟圩現代農業集團公司稻田里運用北斗高精度自動駕駛插秧機插秧。
當日,安徽銅陵市首臺北斗高精度自動駕駛插秧機正式投入農業生產。北斗高精度自動駕駛插秧機是利用北斗定位系統和物聯網技術,對傳統插秧機進行智能升級改造而成。農技人員在觸摸屏上完成各項參數設置后,插秧機上只需一位操作員即可同時完成插秧、施肥、噴藥等多項作業,省時省力,作業效率高。
6月9日
航天云網西南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落戶銅梁
新華網重慶6月9日電(劉磊)6月9日,航天云網西南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重慶工業互聯網學院(籌)揭牌及簽約儀式在重慶銅梁舉行,未來幾年內,銅梁將與航天云網攜手合作,成立“航天云網西南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心”、建設“智慧園區”、打造“重慶工業互聯網學院”。
6月10日
Lutron推出智能木百葉窗 可以自動傾斜跟蹤太陽光線
路創推出了新的智能木質百葉窗,其不僅可以電動開合,還可以根據每天太陽的位置智能調整角度。新的百葉窗簾在設置過程中通過手機中的數字羅盤進行配置,這樣它們就可以根據安裝的位置找出陽光的來源。板條可以在一天之內將自己傾斜到合適的角度,從而最大限度減少眩光。Lutron表示,該系統還考慮到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及窗外的景色。它甚至足夠聰明,以找出如何根據不同的季節而變化。
6月10日
全球最深地下5G網絡開通
據深圳商報報道,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助力陽煤集團新元公司在地下534 m處完成全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的開通和優化,這也是目前全球最深的地下5G網絡。
據悉,5G煤礦專網的開通將助力礦井監測監控安全、高效、可靠,推進礦井無人化、礦井透明可視化、礦井萬物互聯、礦井設備遠程協同運維,推進煤炭行業智能升級。
6月11日
賽輪輪胎發布全球首個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
賽輪輪胎官方公眾號6月11日發布的消息,全球首個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平臺當日正式對外發布。賽輪“橡鏈云”平臺的發布將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集聚、融合,實現產業鏈核心業務的一體化、平臺化、多元化運營,形成一個“開放、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推動橡膠產業提質增效。
6月12日
“北斗+智慧城市”讓漳州開發區防汛更智慧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劉銘明 通訊員許小燕)6月12日,漳州開發區舉行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模擬強臺風登陸帶來強降雨引發人員受困和內澇等險情,演習指揮部通過“北斗+智慧城市”系統有序組織搶險救災,完成各項預定任務要求。
6月15日
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正式發布
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行業人才評價標準 《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順利通過國家工信部人才中心組織的專家標準評審,6月15日正式全文發布。
該標準由國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牽頭,航天云網公司(主筆)和中國信通院負責,十多家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編寫。標準根據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和工業互聯網體系及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需求,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8個方向(網絡、標識、平臺、工業大數據、安全、邊緣、應用、運營)共設置41個崗位,標準按照綜合能力、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工程實踐能力四個維度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素。
6月17日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智能網聯汽車標委會成立大會在相城召開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智能網聯汽車標委會成立大會在蘇州高鐵新城舉行。300多位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的嘉賓相聚陽澄湖畔,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共謀創新發展,共話美好未來。近年來,蘇州相城把智能駕駛作為
“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重點培育,集聚了智能駕駛相關企業61家,建成總長
8.4 km的一期智能網聯公共測試道路,頒發了蘇州市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路測牌照和14張示范應用牌照,成功獲批“江蘇省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逐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更具密度、基礎投入更具力度、產業平臺更具高度、應用場景更具廣度的發展局面。
6月21日
我國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試跑 時速600 km
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時速600 km高速磁浮試驗樣車21日在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標志著我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研發取得重要突破。按照計劃,時速600 km高速磁浮工程樣車預計在2020年底下線,將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
6月22日
上海金山區食品智能化追溯體系納入“智慧城市”建設
金山區聚焦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大腦”“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數字經濟、網絡安全六大重點建設領域,出臺《金山區關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實施方案》。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智能化追溯體系的建立實施作為重要一環被納入“智慧城市”建設。企業利用平臺對產品生成追溯二維碼,實現“一物一碼”,為每個食品建立一張“出生證”,用于采集食品倉儲過程中的環境指標、進出檔案、物流信息,保證食品原輔料來源可“查”、生產過程可“控”、銷售去向可“追”。
6月23日
韓國研制出核酸檢測采樣機器人,醫務人員和患者不直接接觸
【環球網報道】韓聯社援引韓國機械研究院23日消息稱,大邱融合技術研究中心和東國大學研究組成功研發一款機器人,能夠實現醫務人員遠程從患者的上呼吸道采集核酸檢測標本。
報道稱,該機器人大體上由醫療團隊操作的“主機”裝置和與患者接觸的“子機”裝置組成。裝有可從鼻子和嘴中提取樣本的一次性棉棒的“子機”裝置,會根據醫務人員操控的“主機”指令,上下左右或者旋轉移動。
6月23日
高德打車聯合文遠知行上線Robotaxi
高德打車和自動駕駛出行企業文遠知行WeRide達成合作,正式上線Robotaxi服務。即日起,身處廣州的乘客,通過高德打車可以一鍵呼叫使用,首月免費乘坐。
本次上線的文遠知行Robotaxi運營范圍覆蓋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心區約144平方公里,已開放上下車點近200個,運營時間為早8點至晚22點。車輛對外開放運營,乘客無需提交申請或審核資格,單車建議同行乘客不超過3人。車輛內會配備安全員,雙重保證運營安全。乘客打開高德地圖,使用打車功能,如起終點在Robotaxi上下車點范圍內,即可選擇“文遠知行”,呼叫乘坐。
6月27日
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啟動
中新網上海6月27日電(記者 繆璐)行駛、轉彎平穩,遇紅燈減速緩慢,還能提前避讓行人……滴滴自動駕駛車輛已經表現得像一位“老司機”。上海首批智能網聯汽車27日首先在滴滴APP上開放體驗服務預約,滴滴自動駕駛率先落地嘉定,標志著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啟動。
6月30日
成功定點!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收官之星傳來喜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0日訊(記者 姜天驕)6月30日下午,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定點在東經110.5°工作軌位,標志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的完成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專家介紹,定點成功相當于衛星進入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準備正式“開工”。目前,經過遙測數據判讀,星載基準頻率合成器、原子鐘、導航任務處理單元、星間鏈路等載荷設備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號正常。接下來,衛星將進行多項在軌測試,確認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后,開啟工作模式,編入北斗全球導航系統的衛星“大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