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平 王榮



摘 要:《職教20條》已經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提升到同等重要地位,中職教育將以就業為導向逐步轉為高職升學服務,從而實現中高職的協調發展。為實現中高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國內多所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中高職銜接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文章先分析了這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再以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和重慶市渝中區職教中心合作的中高職“3+2”銜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銜接為案例,分析如何實現中高職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銜接。通過案例分析說明了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思路和方法,為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目標;技術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302(2020)07-0-03
0 引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1]。基于此政策,多所學校試點了中高職“三·二分段制”或“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實踐與探索,中高職教育初步實現貫通,取得了一定成效。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產業的轉型升級,人工智能的推廣應用,未來中國需要更多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初級操作型人才。因此,國家新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提升到同等重要地位,提出了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鄉新增勞動力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中職教育應該改變以就業為導向的主要培養目標,逐步過渡到以升入高職學習為主、就業為輔的培養目標。
1 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
所謂銜接,是指互相連接,中高職銜接是指將中高職教育相連接。在《職教20條》發布之前,職業教育處于從屬地位,這種定位導致中高職銜接存在一系列問題。
(1)職業教育規模在逐年萎縮。據統計,我國每年高校招生人數達700多萬人,職業教育人數僅300多萬,職業教育人數遠遠少于普通教育,導致企業難以招到技術技能型人才。當然,這種情況在《職教20條》發布后會得到改變。
(2)職業教育特別是中職教育層次低、升學難。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造就了大量初級技術技能型人才,但存在著學生就業層次低、待遇差、工作辛苦、學生不安心工作、升遷渠道窄、學習變遷能力不足容易失業等情況。當前僅有約20%的中職學生通過中高職銜接班等形式升入高職,中職、高職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這種情況在“高職擴招100萬”、職業教育服務中國產業升級轉型、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今天,需要得到改變。
(3)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不暢。中職培養的是初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培養的是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都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只是掌握的程度不同,導致中高職部分課程內容重復,出現“很多東西在中職里學習了,到了高職還要重復學習,浪費時間”的情況。
2 課程體系銜接
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1)和問題(2),在《職教20條》發布,以及“高職擴招100萬”政策推出后,會逐步得到解決。中高職銜接先要明確中職、高職畢業生培養目標。通過調研,中高職畢業生工作層次差異見表1所列[2],可見中職階段主要培養操作型人才,高職階段主要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不同的課程體系。
中高職銜接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的人才。在中職階段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較強的物聯網專業基礎、良好的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技能;在高職階段具備扎實的物聯網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系統地掌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培養在生產、管理及服務第一線能從事物聯網(智能家居)項目規劃、實施及管理,物聯網(智能家居)設備安裝、調試、維護工作,物聯網感知層與傳輸層節點產品的輔助設計、制造,物聯網(智能家居)產品銷售與服務等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針對問題(3),也就是課程體系銜接問題,現階段的中職學校應該實行大類招生,加強文化基礎課程學習和人文素質培養,強調基本技能學習,為進入高職學習打好基礎,而不是為直接工作打基礎。中職階段就業導向的培養目標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實際上是在拔苗助長,對學生的最終就業是相當不利的。中職階段打基礎,高職階段再多學專業技術課程,中職、高職、企業三方協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商定教學內容,建立起有效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下面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中高職銜接為例,說明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
2.1 建設思路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班課程體系的建設充分吸收國外先進職教經驗和經過實踐檢驗國家級示范學院的成功經驗,以物聯網工程項目實施過程為載體,基于物聯網專業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建立“校企融合,雙軌雙導”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校企融合”是指校企互聘、校企共建、校企共享、校企共育。“雙軌雙導”的雙軌是指實習生到企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軌道和學生到高素質公民培養軌道;雙導是指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校企融合開發符合重慶經濟發展,具有航天特色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系統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兼顧個人成長需求與社會對個人的需求,關注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以及學生初次上崗與未來升遷、換崗等需求;
(2)課程內容職業活動導向、工作過程導向原則;
(3)能力本位原則,以項目、任務為載體,精心設計能力訓練過程,培養學生完成職業崗位任務的本領;
(4)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5)知識、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原則。
2.2 課程體系建設
物聯網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分為4個步驟。
(1)調查分析。成立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物聯網產業、企業進行調研,得到中高職銜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職業面向,見表2所列。
(2)課程體系建設。
(3)課程建設。
(4)課程體系實施與反饋改進。
2.3 課程體系銜接
基于中高職銜接“校企融合,雙軌雙導”人才培養模式和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職業面向表,中高職銜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銜接關系如圖2所示。
其中,中職階段的物聯網電工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為高職階段的電子技術及應用的基礎課;中職階段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為物聯網通信技術、無線傳感網技術及應用的基礎課;中職階段的C語言(單片機技術)為高職階段C語言編程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無線傳感網技術及應用的基礎課;中職階段的自動識別技術、傳感器與傳感網技術為高職階段無線傳感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系統集成與實施等課程的基礎課;中職階段的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應用系統配置與維護、綜合布線與工程CAD、物聯網工程安裝為高職階段物聯網系統集成與實施、畢業設計等課程的基礎課。
3 課程內容銜接
課程體系銜接厘清了中高職課程間的關系,但是仍然存在著課程內容重復的問題,這就需要對相關課程的內容進行設計。下面以中職階段的C語言(單片機技術)與高職階段的C語言編程技術和單片機應用技術3門課程的銜接為例進行說明。3門課程內容銜接如圖3所示。
中職階段的學生雖然學習了計算機應用基礎,但是中職學生仍然缺乏相關的數學基礎,尚未建立嚴密的邏輯思維。中職階段的C語言(單片機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即在學習單片機的同時學習C語言編程基礎。這對于中職學生來講是很有難度的,因此,中職階段將C語言作為課程重點,培養學生掌握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掌握順序、分支、循環、函數等程序結構,掌握基本的編程、調試方法;單片機部分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學習C語言的用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單片機部分要求學生學會簡單的燒錄程序,控制單燈閃爍、流水燈、繼電器等小項目即可,不需要深入學習單片機的工作原理、比較復雜的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LED數碼管、點陣顯示器、液晶顯示器、A/D及D/A轉換等電路。
高職階段C語言編程技術要注重培養學生結構化編程思想以及養成嚴密的邏輯思維,強調熟練應用各種程序結構、掌握數組和指針等復雜的數據結構,學習完成能參加計算機二級考試(C語言)。高職的單片機技術要求學生能理解單片機的工作原理;能正確使用單片機的內/外部資源(存儲、I/O端口、定時器/計數器、中斷系統、串行通信接口、A/D和D/A轉換器);能正確使用LED數碼管、點陣、液晶顯示器顯示信息;能制作單片機電路板;能使用單片機實現小型控制系統。
從以上分析可知,中職階段屬于打基礎,培養學習興趣,高職階段是全面深入的學習,這樣安排也比較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
4 結 語
隨著《職教20條》的發布,我國的職業教育進入了新階段。中高職教育必須轉變觀念,中職教育不再以就業為導向,而是以升學為導向。中高職大力協同,通過中高職銜接、中職分類考試等方式協調發展,根據實際情況,打造好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才能為國家經濟轉型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瑜岳,常晉義,許秀蘭.物聯網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23):58-62.
[2]王建勇.高職高專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課程體系設計[J].物聯網技術,2013,3(12):74-75.
[3]趙志群.職教院校整體整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4]柯鋼,曹文梁.中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人才銜接培養模式研究[J].軟件導刊,2014(11):194-195.
[5]郝麗萍,熊昕,熊茂華.物聯網技術專業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標準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5(21):51-52.
[6]祝成林.中高職課程銜接的著力點:知識、技能、素質[J].職教論壇,2014(3):69-71.
[7]呂巖榮.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7(23):33-36.
[8]王艷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中高職教育貫通“一企兩校”培養模式實踐探索[J].福建電腦,2017(4):163.
[9]王小平,曹毅,楊塤.物聯網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初探[J].物流技術,2014(13):467-468.
[10]徐國慶.中高職銜接中的課程設計[J].江蘇高教,2013(3):139-141.
[11]宋春林.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7(2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