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 葉維裕
摘? ?要:信息化2.0時代的來臨,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也助力了當前高校的教學改革,移動學習模式也逐漸得到普及。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移動學習平臺可以借助數字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果。文章就當前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移動學習的模式進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希望能夠為移動學習的開展提供參考,促進教學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職業院校;移動學習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移動學習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移動學習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其以信息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滿足學生全時段與全局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習便利性的提高。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移動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學習的一種趨勢,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諸如教師使用不熟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教學效果的提升。在信息化2.0的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對移動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發揮信息化在現代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 ? 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教育移動學習發展的必要性
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的出現,給當前的知識傳播等帶來了影響,也促進了當前的教學改革。教育部2018年出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對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行了說明,指出要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和更廣范圍進行教學的現代化發展。職業院校作為培養職業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也要順應教學的創新性發展,促進其自身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的完善,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時代的發展。
移動學習,就是借助信息技術與互聯網來實現知識的獲取與傳播,是對傳統、單一的教師授課形式的一種變革,其能夠很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實質上來說,雖然移動學習是一種非正式的學習方式,但是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供高效的學習,滿足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的需要,實現資源的共享,也響應了當前終身學習理念的號召。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信息化2.0促進了移動學習的開展,能夠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的社會化、標準化與個性化,促進現代化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信息化2.0下發展移動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職業人才的培養,職業院校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在給學生進行知識講授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認知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信息化2.0下知識的傳播速度更快,知識面更廣,媒體形式更加豐富,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渠道與信息資源。信息化2.0也促進了課堂教學的變革,傳統的教學都需要被重新定義,“互聯網+”打破了傳統課堂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原有的單一課堂講課方式逐步被取消,形成以學習者為主體、結合移動互聯網終端于一體的學習模式。職業院校也要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結合移動學習的優勢,促進其教學的創新性發展。
2? ? 職業院校移動學習開展的現狀
在信息化2.0下,移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移動終端來開展的,其能夠借助移動設備的優勢,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2.1? 智能手機普及促進移動學習的開展
我國網民基數較大,為智能手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環境,政府也積極出臺各項政策鼓勵智能手機的發展,智能手機具有功能全、便于攜帶等優勢。高校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其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較好,智能手機成為其參與移動學習的主要工具。根據Newzoo機構2019年第4季度發布的報告來看,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在2019年已經突破32萬億,而中國則占據了1/4以上,促使各大廠商不斷完善產品的功能,手機處理器性能不斷提高,芯片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手機的使用滿足感逐漸提高,而當前如火如荼的“全面屏”以及“折疊屏”的出現也為移動學習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促進了移動學習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手機設備,隨時隨地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2.2? 學生的移動學習愿望強烈
由于學生普遍持有智能手機,可以輕松地實現網絡資源的獲取,其信息時間與空間的靈活性較大,職業類院校的學生也樂于參與這種學習,手機學習已經成為其日常學習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利用移動手機端進行移動學習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當前的移動學習中,移動學習資源具有多樣性特征,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學習中,包括視頻學習、互動討論以及信息查詢等,這種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也深受學生的喜愛。
3? ? 移動學習開展的現狀
從當前移動學習開展的現狀來看,雖然高校都采用眾多的學習平臺,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還是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3.1? 教師對移動學習平臺的熟練程度不高
當前較為流行的移動學習平臺主要包括超星學習通、雨課堂、騰訊課堂等,雖然各個平臺的特點各不相同,但是其具有一樣的使用邏輯。很多教師對這類平臺的使用并不熟練,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出于完成學校要求的教學任務,其主動性并不強,使用水平也較低,不能夠完全發揮移動學習的效果。
3.2? 教師對移動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強
在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學中,由于其主要是培養職業復合型人才,教學的定位主要是重視線下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移動學習只是作為當前教學的一個附屬品,例如超星學習通以及云班課等,都主要用在一些選修課上,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只是簡單地進行課件資料的上傳,不注重整體教學的組織與設計,并沒有突出移動學習的重要性。移動學習資源也存在質量的差異性,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3.3? 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在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中,對移動學習的規定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很多學校都只是在學習平臺設置部分課程,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管理不嚴格,也不能夠滿足良好的師生互動需求。移動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是職業類院校學生往往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意識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生在使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時,其手機往往又具備很多娛樂功能,使得學生很容易失去專注力,只是敷衍地完成相關的瀏覽任務,不能有效發揮移動學習的效果。
4? ? 信息化2.0背景下提高移動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4.1? 加強技術與政策的支持
職業類院校在移動學習的開展中,需要重視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功能,做好部分課程的試點,發揮出典型案例的帶動作用,將移動學習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彌補當前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和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教師要借助移動學習改變原有的單一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當前移動學習的普及度還不夠高,學校要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和引導移動學習,幫助更多的學生接受和熟悉這種模式,加強移動學習的宣傳,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移動學習中。要對移動學習進行分析,兼顧傳統教學的優勢進行適當的改革。
4.2?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自身關于信息化教學的使用技巧。教師之間要加強互動和溝通,分享各自的使用心得,共同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師要重視移動學習模塊,其是教師與學生二者共同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教師在使用移動學習平臺教學時,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化教學改革的需求,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并做好具有針對性的改革,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
4.3? 加強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
在信息化時代,要不斷地對移動學習資源進行開發與更新完善,從學習主體的角度出發,立足于其學習需求,在開發時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幫助其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從簡單到復雜,提高其學習興趣;要對學習資源進行適當的優化,針對職業類學生的職業規劃特點,匹配相關的具有特色的學習模塊,精簡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到相關知識。要在平臺中完善相關的功能模塊,例如課前預習模塊,教師在課前通過該平臺發布相關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測驗總結模塊以及課后作業模塊,形成一體化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4?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移動學習這種靈活性較大的學習模式下,學生需要重視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自身相關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學生要對自身的學習時間進行規劃,做好自我監控,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梢灾贫ê侠怼⒂行У膶W習計劃,包括每日任務打卡、每日習題考核等,規范自身的使用。根據移動學習碎片化的特點,對學習進行適當的劃分,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由簡入難,鞏固已學內容,并且定期做好反饋工作,能有效提高其時間管理能力,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還需要注意移動學習與傳統學習的不同之處,借助于信息化的發展,移動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實時的互動溝通功能,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要積極地利用移動學習平臺的互動交流功能,及時地做好學習的反饋,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5? ? 結語
在信息化2.0時代,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推進教學信息化的建設。職業院校在培養職業復合型人才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將其職業能力的培養與移動學習進行有效的結合,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發揮現代化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提高當前教學的效果。當前,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斷完善,找出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勉.移動學習對高校學生非正式學習影響的調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2]呂成文.移動互聯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的深入應用和實踐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7):181-182.
[3]薛明姬.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移動學習[J].南方農機,2018(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