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傲松
摘? ?要:變電運行技術中大數據智能技術的使用是一種發展的方法。智能化變電運行不僅可以將變電站的工作與日常的維護變得科學簡便,還能為信息網絡、自動技術提供專業、科學的保證。但是,智能化變電運行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只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規范操作方法,及時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那么電網的運行效率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變電運維技術;創新
1? ? 變電運維的重要性及工作難點
1.1? 變電運維的重要性
國家電網變電運維專業是一種對變電站內設備進行常規檢查和故障診斷的專業。首先,當所轄變電站運行的電力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時,變電運維人員首先需要到達現場,對故障的電力設備進行定性的分析和正確的描述;其次,向上級調控中心部門反饋故障情況,并進行初步處理或有效隔離故障電力設備的故障點。變電運維工作的成效在于是否能做到電力設備出現異常情況的事前控制,包括電力設備老化、設備異常隱患、現場工作危險點等巡視和檢修工作的事前控制。所以,變電運維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在于如何在電力設備老化和故障出現前,最大化地減少負面性的電力系統安全影響和電力經濟損失。
1.2? 變電運維的工作難點
從變電運維的現場實際情況上看,現階段變電運維的工作難點主要集中在站間距離大、巡視時間短、操作效率要求高等方面。這些運維問題除了通過增加變電運維人員的數量解決外,在系統的數據統計分析方面也有一定的解決思路。變電站內有些問題的萌芽并不是出現在變電運維的階段,而是出現在變電站啟動前相關隱蔽工程的施工中。隨著基建部門相關隱蔽工程的完成,現場運維人員需要的很多運維基礎數據都被隱藏了。除此以外,當今變電站巡視的數據載體和數據類型多種多樣,使人工抄錄的運維數據難以被提取和整理到信息系統中,同時,很多看上去不太重要的數據也因為側重點方面的因素被忽略,在時間和信息量上,對變電運維數據的處理分析造成一定影響,不利于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主要是因為人工巡視存在局限性和信息系統沒有被深度開發,在智能電網的環境下,變電站現場存在的數據非常多,不僅需要人工記錄,還需要設備自動記錄,更需要信息系統深度分析和處理。
2? ? 大數據時代變電運維技術創新
2.1? 對設備管理模式的要求
變電站的所有儀器都是由專門的儀器監管方法統一管理,所以,變電站儀器的修理和更換、儀器的測試、儀器缺點管理都是由內部設置專門的監管人員管理。管理部門根據儀器的運行狀況制定整個系統的運轉方式。控制和技術能力有限,設備的管理和應用是分開的,例如額外的運行方式。為了使電力設備更安全,工作人員在不了解變壓器工作狀態的情況下,不可進行長時間不必要的操作。儀器的管理和技術應用是分開的,工作人員無法充分了解儀器的運行情況,這使得整個工作過程存在一定危險。新的設備管理概念產生于知識技術的應用。在變電運行轉換過程中,將變壓器設備的控制提高到整個變電站的控制水平。使用智能技術轉換器,得到變壓器設備運行情況的信息,一旦出現問題,儀器可自動對維修人員發出維修提醒。智能操作控制,極大地提升了儀器的使用安全和信息化的統一管理水平。
2.2? 有效查漏補缺
對變壓器儀器的專門檢查分析是變電站日常維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專業要求和針對性較強,需要專門的人員來維護,在變電運行領域工作的工作人員應該合理地規劃時間,安排各項儀器的隱患排查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在確定變電測量設備潛在風險因素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嚴謹地完成儀器檢測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變電所的各種變電站儀器也在不斷進化。變電運行的工作人員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把握每臺儀器的運行周期和使用方法,及時查明并有效解決變電運行工作中的問題。
2.3? 信息保障體系
在變電運行的過程中,信息網技術是大數據智能化的關鍵,包括控制面和轉換過程層以及整個智能化操作。在交流電測量領域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有助于網絡的智能化技術的使用。在建設智能網絡的過程中,必須建立信息網絡保護系統。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智能電力系統管理和智能網絡領域的交流控制,需要一些關鍵條件,信息的獲取途徑和下載方法需要安全穩定。這些條件在目前變電運行操作中使用的智能技術和網絡技術比較困難,主要原因是整個變電運行系統的網絡信息系統不穩定,不同信息之間缺乏聯系。
2.4? 開發企業內部的智能移動終端
要實現變電運維數據可視化,需要在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開發智能移動終端,解決變電站現場實際的數據量和數據結構問題。變電站內電力設備故障與設備自身的屬性、運行工況和運行年限有關,也與當地的氣象情況、氣候環境等因素相關。人工或儀器采集的運維數據不僅應包括設備正常和異常時出現的各類數值,同時,還應包含如地理信息、天氣、現場溫度與濕度等大量的相關數據,以便進行全面而有效的數據相關性分析。所以,智能移動終端需要自帶地理環境自動檢測或獲取功能,并能處理圖片、視頻等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開發內部智能設備有利于提高國家電網的科技水平和保證國家電網的數據安全,同時也方便系統接納數據和存儲數據,減少了手機設備上的快餐數據和不安全數據。
3? ? 結語
無論是在軟件方面還是硬件方面,現代我國的技術都與國外的轉換技術和電測量技術存在差距。若這些差距縮小,我國的可變電氣技術自動維護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將會得到提高,變電運行的智能技術將得到很大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凱.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運行信息存儲系統[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12):212-215.
[2]陳超,席俞佳,歸宇,等.基于粗糙集理論的設備缺陷大數據分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61-63.
[3]汪洋,劉帆,汪濤,等.變電站智能運檢關鍵技術及應用[J].湖北電力,2017(1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