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逵
摘? ?要:2018年4月,海南確定建立自由貿易區,并為自由貿易區建設和邁向自由貿易港確定了時間目標。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勢必會對目前海南市場環境產生了影響,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勢必將根據市場變化做出變革。這對未來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深層次的要求,即會計人才的外語水平、對國際會計準則的精通、重點產業下的專門人才。目前來看,高職的培養現狀堪憂,因此,未來必須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習實踐、師資力量等方面進行有效變革,使其培養出符合自貿區和自貿港時代人才要求的學生。
關鍵詞:海南;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高職;會計專業
1? ? 概述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宣布了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闡述“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對外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圍繞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互聯網、文化、維修、金融、航運等重點領域,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確立了2020年、2025年、2035年的發展目標。這將給海南帶來巨大的市場效應和市場沖擊,很可能改變目前市場準入制度和市場運行制度。這種改變也必將體現在人才的競爭和人才培養的變化上。
2? ? 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的會計人才需求分析
2.1? 全面開放下的多國語言會計人才需求加劇
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都強調在現有規模下進一步對外開放。這種對外開放是指“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把海南打造成“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由此可見,海南未來的開放是全方位的、深刻的開放,海南市場不僅承載本土企業的市場交易,還對外輸入和輸出商流和資金流。要培養適應國際化市場環境的會計人才,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周邊涌入的外資企業,就勢必要從交流入手,如果培養的人才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會計理念與會計思維,不能利用語言習慣處理會計內容,也就無法勝任會計工作。
2.2? 全球化下的精通國際會計準則人才需求加劇
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是對很多外資進入海南的極大優惠與便利,吸引“鳳回巢”,而外資進入海南將帶來很多國際會計準則和外國商貿習慣,對海南目前的國內會計準則產生沖擊。就目前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準則的區別來看,根據目前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在會計處理方面存在差異,如固定資產采購計價、借款費用資本化、非貨幣性交易、短期投資等。會計準則差異一方面會引起商貿交易的沖突,造成企業財務對接困難;另一方面高職在現有體系下的國內會計準則培養將不適合海南省的未來發展,無法滿足國際會計準則下企業處理賬目的要求。
2.3? 重點產業調整下的會計專業專用人才培養需求加劇
自由貿易區(港)的對外開放是有針對性的,未來海南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側重也將針對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產業開展,產業的興起離不開企業,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會計人才是企業重要人才儲備中必不可少的,從目前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來看,會計人才培養屬于通用型培養模式,培養主要針對的是生產型企業,課程實訓基于“銷售訂單-材料采購-企業生產-倉儲-銷售輸出”的工作過程,但是未來的產業側重于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這些產業賬務處理模式又有自己的重點,而目前的培養并沒有考慮到。
3? ? 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途徑
3.1? 適應自貿港需求,確立會計人才培養新目標
海南的自貿區(港)時代即將來臨,面對“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要求,目前針對國內企業會計準則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已經過時,而學校要培養出“產銷對路”的畢業生,就必須本著適應企業需求的原則,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的關鍵是確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應在原有的人才培養計劃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目標,適應自貿港時代發展的需求,更加注重學生整合信息、分析數據以及邏輯思辨等方面能力的開發,培養出能為企業所用的人才。
3.2? 結合時代背景,建立多元化課程新體系
在自貿區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人才不僅要適應國內企業的發展,也要符合國外企業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核心內容的課程體系,應與自貿港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轉變,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應增加國際會計準則、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知識介紹等相關課程,鍛煉并豐富學生的自貿港思維。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軟技能和職業道德等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適應未來嚴苛的國際環境。
3.3? 推進校企合作,設置實踐交流新平臺
自貿區時代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盡管學校內部都會安排模擬手工賬、會計電算化以及用友、金蝶等實踐課程,但終究無法與企業真實的實踐環境相提并論。特別是大量外資企業的進入,外貿企業會計必將興起,因此,學校方面應與外貿企業加強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了解企業真實的會計信息系統及財務運行流程。同時,還可以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實現社會化交互式的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為專業人才搭建交流平臺。
4? ? 轉變思維方式,促進師資隊伍新升級
在自貿區時代形成多元產業思維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才能使技術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但目前,兼具會計專業知識和其他產業知識的復合型教師還比較缺乏,因此,首先應對高校教師進行有關產業知識方面的定期培訓,提高其產業認知水平;其次,高校可多從企業引進優秀CFO,CPA等專業人員為學生授課,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介紹講解;最后,有關部門應盡快編寫自貿港背景下會計方面的相關教材,為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專業指導依據。
[參考文獻]
[1]曹明才.“互聯網+”時代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