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麥玲
摘 要:針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著大班制教學、時間不足、師生交流弱的情況,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理念應用于教學中,利用現代職教課程平臺把課前、課中、課后連貫一體,創設自主學習環境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師生及學生間的互動性。在實踐基礎上提出了適用于高職院校的混合教學模型。
關鍵詞:混合教學;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
1 混合教學模式
混合教學模式是融合了“線上和線下”兩種學習方式,在以互聯網為主載體的學習環境里,傳統教室將成為學生自習的場所,集體做作業、相互答疑;教室在云端,學校在云端;教師與學生直接交談的時間增加;教師以研究為主,優秀教師可能成為自由職業者;學習內容以學生自選為主,考試針對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體量小,分知識點學習,講課精,可重復學;大班授課轉變為小組討論。
2 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證分析
2.1 計算機應用基礎現代職教課程平臺的建設
本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為實驗課程,將教學流程分成三個基本內容來研究:網絡課程知識輸入、課堂協作知識內化、信息平臺社區交互。將課程內容碎片化為知識點和技能點,將每個知識點和技能點錄制成5-12分鐘的視頻上傳至現代職教課程平臺中的播客單元中?,F代職教課程平臺的框架按照校本教材的知識內容分模塊呈現,每個任務又分為任務導學、教學視頻、在線測試、課程作業、任務素材、拓展資源、教學設計七部分。交互平臺的應用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
2.2 教學組織形式
本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線上即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線上學習任務自行觀看課前學習任務單和教學視頻并完成在線測試,線下即課堂面對面環節。
2.3 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教學的課堂實施
2.3.1 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階段
教師將學習材料上傳到教學平臺中。教師發布學習公告,讓學生明確課程學習內容與核心學習目標。學生在線上進行學習,讓學生自己搜集材料,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信息檢索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如有疑問可以在答疑討論區與同學或教師交流。在線學習中,我們運用的是由清華大學教育技術研究中心設計開發的現代職教課程學習平臺,該系統具有教師監督學生自主學習,在線觀看微視頻資源以及其他輔助資源,記錄學生及教師的在線學習時間,問題討論,添加測試、提交作業以及評分等功能,為課程在線提供技術支持。
在此階段體現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最大的優點,學生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來進行學習而不必受困傳統課堂中的統一進度了。這也是以人為本,因人施教理念最主要的體現。
2.3.2 面對面學習階段
首先,教師展示學生的課前線上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課前遇到的疑難問題。
其次,教師拋出本節課的任務,教師組織各小組同學完成任務,完成之后由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小組成果展示。整個過程教師都要予以學習者及時指導。線上自學和面對面兩個階段結束后,教師不但會評定學生每次的課堂表現成績,還會將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統計出來,并且每周上傳一次到教學平臺中,學生可以下載。
說明:學習筆記是指學完每一個模塊后學生對所學情況的反思,課程論壇指學生一學期來的發帖情況,其他是指上課出勤情況,課程作業指每次課堂實戰任務,在線測試指課線上學習的測試完成情況。
2.3.3 課后反思
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盤點,總結學到了哪些知識內容,利用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鞏固復習所學知識。
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評價,本次課主要要求學生掌握對公式、函數、條件格式,在課前學習中利用思維導圖設計了課前導學,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按圖索驥順利完成課前任務練習。
3 總結
研究對象為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各專業的一年級學生,混合式教學方案實施了三個學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實測。確定38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應用基礎為教學內容,嚴格按照混合式教學模式完成54課時教學任務。該研究通過實驗和問卷調查從定量分析和定性觀察兩方面,得到了以下幾點結論:
3.1 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課堂中雖然也有教師整體指導、個性化輔導等環節,但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大多只是在形式上,教學活動還是以教師為核心,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自主安排執行知識的學習,問題的解決、任務的完成,其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學習更主動、更積極、更有效。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
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做練習的時間、地點、進度都由學生本人掌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地觀看視頻 對于已掌握或簡單的內容可以粗略看。對于沒掌握或重點、難點可以重復地看,如仍有不會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還有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3 有利于增強學習互動性
課堂的實施要求課前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理解、啟發、補充等活動 這樣教師與學生交流彼此的觀念、情感和理念、共享彼此的見解、知識和思路,豐富教學內容,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達到教學效果,也為學生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提供機會。
3.4 有利于學生拓展提高實踐能力
相比傳統課堂,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堂上學生有更多時間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特別是操作性強的課程。在教師、同學的指導與幫助下,學生可以多做練習,完成更多實際操作問題,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增加課堂中的師生及生生互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建構主義關于學習中的知識觀、 學生觀、 學習觀。有效解決了教師的“教育關注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怡琳,孔志剛,姚燕,唐玲.基于線上教學平臺的《精密機械與儀器》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20(20):84-86+89.
[2]張夏青.“八個相統一”視域下高職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改革創新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0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