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陽
摘 要:分層次教學能夠結合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實際情況,設置出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獲取信息技術學習中對應的方法,進而提升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分層次教學的特點和概述,并提出了分層次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使用策略,探究了課堂評價模式,以便強化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策略;信息技術;初中
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初中學生信息素養以及計算機技能的重要學科,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要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中,積極創新創作,提升初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借助分層次教學,深入挖掘每位學生的潛質,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效率。
1 分層教學概念以及特色
所謂的分層次教學就是結合每個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不同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然后開展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進而轉變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籠統性和灌輸式的教學,使得教學的內容更具個性化,教學的特點更加鮮明,讓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分層次教學的主要特色是其能夠依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差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樣就能夠兼顧每位學生在學習中的優缺點,及時對學生的不足加以彌補,在相互協作和學習之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探究能力就會更強。此外,分層次教學中還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通過層次化的習題練習,鼓勵學生不斷的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提升自我,進而形成良性的互動模式,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會更加密切,對學生的信息學習能力以及技能的掌握都會有清晰的梳理,進而在優化教學內容以及設計層次化練習時,更加科學與合理。
2 分層次教學如何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
在分層次教學中,對學生怎樣分層是關鍵性的問題,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思想比較叛逆,自尊心也比較強,如果教師強制性分層或者沒有對分層教學有清晰的認識和界定,就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達不到最佳的分層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就需要從實際出發,依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實際操作、情感態度等方面,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同時也需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態度等展開分層次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 A、B、C 三個層次,A 層是基礎比較扎實,技能熟練并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B 層主要是基礎扎實,但是操作方面還有待提升;C 層主要是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自控能力不強,操作能力欠佳,通過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層,然后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
在劃分層次之后,教師要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清晰的目標和培養計劃,以“Word排版”學習為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A層地學生熟練地掌握文字的編輯以及圖片的插入等內容,制作出班級電子板報,在完成版面的排版以及格式設置等基礎的內容時,還要求學生插入相應的圖片以及文本框,并開發Word排版中更多的功能;對于B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先讓其熟練的掌握文字編輯和圖片的插入操作,制作出簡單的電子板報;對于C層的學生,教師先需要扎實其基礎技能,讓其先對Word排版的基本功能有清晰的了解和學習,然后掌握文字的編輯和圖片插入技能。最后各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挑戰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在其基礎之上開發并挖掘Word排版中的其他功能應用,進而制作出更具創新的電子板報,對信息技術進一步升華,這樣就可以達到分層次教學由簡到繁,由表及里的教學效果,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拔高訓練,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技能。此外,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尤其對于C層和B層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輔助,鼓勵其樹立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并從相互協作和競爭中,積極突破自我,彌補學習中的不足。最后,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布置具有層次性的練習作業,對于A層次的學生必須要完成B和C層次的練習題目,對于B層次的學生必須要先完成C層次的作業,對于C層次的學生在完成基本的作業練習之后,對其進行拔高,挑戰B層次的作業,借助這種循環式和層次化的作業練習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分層次教學的質量。
3 分層次的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能夠讓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大多數教師會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測評,或者將學生的期中、期末作業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沒有將過程性教學評價和結果性教學評價有效的滲透其中,使得部分信息技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產生了對計算機學習的抵觸或者自卑的心理,這對初中學生的成長以及發展十分不利。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學評價也需要展現出一定的層次性,對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各個方面進行測評與考核,設置層次化的測評內容,提升信息技術評價的效率。比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融合其日常的課堂表現、每次的作業內容、基礎知識以及實際操作等多個領域進行評價,要對這部分學生多鼓勵,多肯定,不能對其進行一味的批評或者否定,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B層和A層的學生,在評價中不僅要關注到其對課堂作業、學習情況之外,還要對其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進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的借助分層次教學法,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增強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按照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基礎技能等,展開因材施教;同時教師還要設置針對性的學習作業和學習目標。此外,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還要設置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鼓勵學生增強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挑戰自我。
參考文獻
[1]雷曉玲.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思考[J].名師在線,2020(11):94-95.
[2]王飛.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分層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08):119-120.
[3]張福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47.
[4]黃永輝.基于分層教學的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