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嘎
摘 要:近年來,蒙古族地區的高中漢語教學不斷改革發展,其已從本質上改變了蒙古地區的教育方式,當地高中漢語教學的發展,無論是對蒙古族教育事業,還是對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科技、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針對蒙古族高中漢語教學的現狀,提出相應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漢語;教學;現狀;對策
一、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的現狀
(一)高中漢語師資力量不強大,整體有待提升
從整個教育系統來說,從事高中漢語教學的人員主要呈現的特點便是量少而質弱。由于這一方面的教育人才匱乏,而一些年輕老師的教學經驗相對來說較差,全靠自己來摸索經驗,而且專業從事高中漢語教育行業的人員通常只是一味的授課,并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課堂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程序式訓練,把授課的過程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等,而這些都極大抑制了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使整個漢語課堂教學陷入低效狀態,繼而造成了我們蒙古族的教育水準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高中漢語教學的方式陳舊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新意,僅僅只是以傳統的講授方式為主,平鋪直敘,沒有一點的創新性,將課堂的角色變化成一人講課的形式,忽視了對學生整體的主動性的發揮,更甚者只是在課堂中讓學生一味的記筆記,而當有問題需要談論時,也僅僅是在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交流,缺乏與學生的整體性互動。忽視了對整體漢語教學的技巧、方法以及閱讀材料所表達的信息的把握,繼而導致了較大一部分學生缺乏上課的興趣以及學習漢語的興奮感。
(三)授業面較窄,未能加強蒙漢同學之間的交流
對于現實來說,民族高中的漢語水平可謂是參差不齊。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在漢語口語方面不存在讓別人聽不懂的問題,與漢族學生差距不大;在文字讀寫方面,雖說略低于漢族學生,但至少能表達清楚個人觀點。而對于較大多數的民族學生來說,由于原有的漢語基礎沒有打牢固,漢語閱讀、書寫能力以及聽說能力表現的極差,最基本的漢語拼音的基礎知識不扎實等等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為他們創造一個維漢交流平臺,讓他們學會交流,學會漢語的發音,學會寫漢字,讓我們的課堂不再出現不流利的漢語對話。
二、發展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的對策
(一)大力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對于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老師而言,提升教學有效性需要具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如此才能更好的完成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任務及目標。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老師需要不斷的累積漢語知識,以便更好的對蒙古族學生進行教學。同時,還要構建一支整體能力較強的漢語教師團隊,這是加強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有效性的有利條件,是提升雙語水平、提升蒙古族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若想實現此目標,首先需要教師不斷充實自身知識體系,并且學校需要加大對師資力量培養力度。此外,還需要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大力引入雙語專業人才,在培養在職高中漢語教師時,需要設置對應的考核機制,實現真正加強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的師資力量及提高教學效率。
(二)積極加強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教師作為教學方式的選擇者和實施者,一定要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專題研討法等,甚至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參與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采用生活道具,結合教材內容自創教學情景。教師可以多元化的應用教材,適當地對教材進行改編,從而加強學生創新水平及理論水平。通過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如多媒體、計算機等,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不但需要大力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還要結合當前蒙古族地區的發展情況,總結適合蒙古族地區高中學生學習的方法,大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主動學習漢語知識,這是保證他們掌握漢語內容的關鍵。
(三)構建學生交流平臺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教師不但要給予高度重視,還需給學生提供漢語交流平臺,創建教學活動,并以其為主要載體開展漢語教育。教師為了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的有效性發展,可以組織漢語讀書報告會、愛國主義詩歌朗誦等,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通過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讓學生實現互幫互助,進而提升他們整體的漢語能力,為其之后更廣泛地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課堂上,發動學生質疑問難,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按學習層次的不同進行歸類整理,然后組織學生研討。因為教師“教”的恰是學生亟需解決的問題,強化了學習的動機,所以上課時學生注意力相當集中,深入感知,深刻感悟,基本上扭轉了以往“學生被教師牽著跑”的局面。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可以通過學生相互研討解決,有的可以由學生自己講析,有的由教師加以必要的點撥、講解,采用“質疑導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變化。如教《風箏》一文時,有位學生提出:“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這句話怎么理解?這位同學提出本課觸及中心主旨的一句話。我讓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最后請同學來回答:“這句話與第二段中的‘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相照應。”另一位同學接著回答體現魯迅先生的人格品質……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深層內涵,我出示了有關的背景資料,供學生深入理解其內涵。經過討論解決問題,這是合作精神的體現。通過和同學一起用新課程嶄新的理念上課,我覺得新理念已經在慢慢地滲透到學生的思維中去了,這是值得欣慰的。
三、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自主參與教學活動,讓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進而有效提升蒙古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蒙古族地區高中生的綜合素養,為其日后良好發展作鋪墊。
參考文獻
[1]王燕燕.蒙語授課的蒙古族初中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調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吳凱.民族地區高中漢語教學如何落到實處[J].語文天地.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