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腦出血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科血管類疾病,由腦血管病變導致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出血所致[1]。患者腦內形成血腫后致使顱內壓升高引起腦疝,從而引發一系列繼發性腦組織損害,從而引發患者神經功能出現不同程度損傷,甚至昏迷,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2]。因此,應對ICU腦出血患者采取有效治療措施至關重要。為探究醒腦靜聯合納絡酮對ICU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及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的影響,現將我院96例ICU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ICU腦出血患者97例為研究對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8)與觀察組(n=49)。觀察組中男25例,女24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6.78±7.25)歲;體質量為49~74kg,平均體質量為(61.53±3.26)kg。對照組中男24例,女24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58.36±7.68)歲;體質量為49~75kg,平均體質量為(61.63±3.48)kg。比較兩組患者年齡、體重以及病情情況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中腦出血診斷標準[3]且經CT或MRI確診為ICU腦出血;②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本次研究;③無凝血功能障礙。
1.2.2 排除標準 ①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②未完成治療,中途退出者;③嚴重精神系統異常者;④伴全身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兩組均予以脫水、調整血壓、吸氧、控制感染等常規對癥治療。
1.3.1 對照組 用納洛酮(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173,規格:4.0mg)治療,將4.0mg納洛酮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2周即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醒腦靜(河南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1020664,規格:10mL)治療,將10mL醒腦靜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2周即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神經功能、GCS評分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①臨床療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患者各項臨床體征消失,經顱腦CT檢查證實血腫較治療前減少90%以上為顯效;各項臨床體征改善,血腫較治療前減少60%~90%為有效,各項臨床體征無變化或加劇,血腫較治療前減少60%以下或增加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 +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神經功能:于治療前、治療兩個療程后,應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評估兩組神經功能,其包括意識水平、構音障礙、感覺、共濟失調等11項內容,總分42分,得分越高則神經功能缺損月嚴重。③GCS評分:于治療前、治療兩個療程后,應用[5]GCS評分評估兩組昏迷程度,其包括睜眼、語言、運動反應3項,總分為15分,得分越高則昏迷程度越低。④不良反應:記錄并對比兩組惡心嘔吐、頭暈、心動過速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例(%)]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以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治療2療程后,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對比[例(%)]
2.2 神經功能治療2療程后兩組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表2 2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2.3 GCS評分治療后,觀察組GCS評分較對照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GCS評分對比()

表3 2組GCS評分對比()
2.4 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頭暈3例、心動過速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29%;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頭暈3例、心動過速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5,P=0.746)。
ICU腦出血是患者身體內在因素引起腦血管破裂導致腦內出血的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及高病死率等特點,多見于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及腦血管畸形患者。腦部血腫堆積對腦部組織造成影響,致使患者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甚至壞死情況,導致其出現神經功能缺損及昏迷,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及語言障礙,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現臨床多采用納洛酮藥物對ICU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納洛酮在靜脈用藥2min后,快速在血液中溶解進入大腦,與阿片受體結合,降低β-內啡肽濃度,緩解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系統在內源阿片肽類物質下的壓迫,以此緩解腦水腫對腦組織的抑制情況,該藥雖能快速減輕患者癥狀,但部分療效不盡如人意[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GCS評分較對照組高,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且兩組不良反應對比無差異,表明醒腦靜聯合納絡酮在ICU腦出血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分析原因在于醒腦靜通過對中醫方劑安宮牛黃丸進行提取,制成水溶性靜脈注射液,包括麝香、冰片等具有提神醒腦重要作用[7-8]。有學者證實,醒腦靜可以快速通過血腦屏障,直接對中樞神經進行快速調節,降低血腦屏障通透性,同時降低β-內啡肽濃度。此外,醒腦靜還可修復大腦受損屏障、對腦部細胞給予全方位保護,進而可有效改善ICU患者臨床癥狀,發揮治療作用。醒腦靜與納絡酮聯合使用,不僅可以快速清除ICU患者腦內血腫,還可以改善其腦部循環,有利于神經功能修復、保護腦功能、緩解昏迷程度。
綜上所述,醒腦靜聯合納絡酮有利于ICU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昏迷狀態,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