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 查 英
設計意圖:兒童具有良好的情緒表現與認知能力是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對于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其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為并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大班幼兒情緒情感豐富,對情緒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調節能力也越來越強。結合生活經驗,我創設大班幼兒喜歡的游戲,讓他們親身體驗輸贏帶來的不同感受,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調節情緒,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勝利,懂得“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
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故事等方式體驗輸贏帶來的不同感受。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調節情緒,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輸贏。
3.敢于面對挑戰,樂于用自己的努力贏得勝利。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會玩“黑白配”的游戲,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參與游戲
的心情。
2.物質準備:故事“輸不起的莎莉”PPT、地墊。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活動師:你們喜歡玩游戲嗎?玩游戲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幼:贏了高興,熟了不開心!小結:玩游戲就會有輸贏,贏了會很開心、輸了可能會不開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不斷增強,樂于和同伴一起游戲。通過談話活動,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二、游戲“黑白配”,體驗輸贏帶來的不同感受1.幼兒三人一組玩游戲,體驗輸贏的不同心情。師:我們來玩一個黑白配的游戲,誰愿意來介紹一下游戲規則?讓幼兒盡量用簡練的語言說出規則。游戲規則:3人一組同時出拳,一共玩5局。師:現在請三位小朋友根據規則來玩游戲,游戲結束后告訴大家你贏了還是輸了,心情怎么樣。三位幼兒玩游戲,并講述自己的游戲輸贏和心情。小結:生活中我們會有輸有贏,但不論輸和贏,重要的是參與游戲,保持良好的心態,體驗玩游戲的快樂。幼兒對競賽性游戲興趣濃厚,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體驗輸贏的不同感受,并大膽講述輸贏時的心情變化,嘗試調節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三、了解故事《輸不起的莎莉》中莎莉面對輸贏時的情緒變化,梳理解決策略1.講述故事前半段,幼兒討論、教師記錄。師:有一個叫莎莉的女孩也喜歡玩游戲,我們來看看她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師:杰里米對莎莉說了什么?你喜歡莎莉嗎,為什么?莎莉對別人大喊對不對,應該怎么做?她只想贏不想輸,這樣做對不對?輸贏真的很重要嗎?遇到困難,哭可以解決問題嗎?怎么做可以讓莎莉成為一個不怕輸的孩子嗎?師:我們一起來聽聽莎莉是怎么做的。2.講述故事后半段。師:這次杰里米對莎莉說了什么?莎莉是怎樣成為不怕輸的孩子?了解故事內容,分析莎莉與同伴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幼兒運用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并嘗試運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討論的過程中給與適當的引導。

小結:莎莉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分析原因并想出解決辦法,她明白了輸贏不重要,而是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體驗游戲的快樂,最后成為了一個不怕輸的孩子。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挑戰,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退縮、有信心、有勇氣,敢于面對每一次挑戰!四、游戲“搶地盤”,學習正確面對輸贏1.了解游戲規則,幼兒參與游戲。師:你覺得你是不是不怕輸的孩子,為什么?接下來我們來玩“搶地盤”的游戲,看看誰能說到也能做到。游戲規則:幼兒分為兩組同時開始游戲,每組7個墊子、8位幼兒,當音樂響起時幼兒圍著地墊走,但不能碰到地墊,否則就算犯規;音樂停止后,沒有搶到墊子的幼兒被淘汰,然后拿走一塊墊子開始下一輪游戲,每組游戲到最后只有一位幼兒獲勝。2.師幼共同討論:輸了我不怕。師:每一次都會有一位小朋友出局,你們輸了怕不怕?師:剛才的游戲有兩位小朋友獲勝,說一說你們獲勝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幼:集中注意力、仔細傾聽。小結:小朋友們都能自信勇敢地面對挑戰,當你們慢慢長大會面對很多像游戲輸贏的情況,比如:考了高分就像贏了一樣,沒考高分就像輸了一樣。當遇到這些情況希望你們能想想今天我們的這些好方法,贏了不驕傲、輸了不氣餒。讓我們為自己加油,大聲說出:輸了我不怕!分組游戲過程中,讓每一位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嘗試調節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以積極、愉快的情緒面對輸贏。[活動延伸]師:喜歡玩游戲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繼續關于“輸贏”的游戲。鼓勵幼兒學會大膽、恰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調控情緒。
反思:
根據幼兒喜歡游戲的特點,活動中創設適合大班幼兒的游戲,使他們在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輸贏時情緒的變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兒發展個體差異,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往往口頭上說得很好——輸了我不怕,可是真正輸了的時候卻表現得言行不一致,這也正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心理過程。
本次活動能關注幼兒成長中的困惑,創設游戲化的活動,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習有效的表達情緒方式,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減少負面情緒,提高心理素質和社會交往能力,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促進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