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陽
持續性軀體形式疼痛障礙(Persisten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PSPD)是一類以“不能以生理過程和器質性病變作為合理解釋,但存在持續的、嚴重的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1],這類疾病常常伴有抑郁和焦慮狀態,通常持續6個月以上。患者會因持續而嚴重且不以緩解的疼痛到醫療機構就診。據不完全統計[2],門診就診患者中PSPD的發病率達0.62%。PSPD雖然與器質性病變無相關性,但由于疼痛反復發作,疼痛部位多變,疼痛性質多樣化,所以PSPD在臨床診療方面具有一定復雜性和多樣性。治療PSPD應該堅持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傳統中醫療法并舉。多項臨床研究表明[3,4]選擇性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和三環類抗抑郁藥等藥物對PSPD均有良好的鎮痛效果,同時還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而針灸療法也是國際公認的具有較好止痛作用的傳統醫學療法[5-7]。早在上世紀60年代發現事件相關電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能夠作為一種客觀的電生理檢測技術識別認知功能減退的早期階段,而ERP成分中的P300是臨床中研究最為廣泛的指標之一。從中醫論治PSPD,多將其歸為“郁證、頭痛、腰痛”等范疇,PSPD屬于中醫情志疾病,其發生和神腦失養密切相關,故中醫針灸治療選穴以“醒腦養神,通絡止痛”為原則。本研究探討“醒腦養神,通絡止痛”針灸療法對PSPD患者認知功能(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經精神專科臨床醫師診斷為PSPD。并且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分為2組,試驗組46例,對照組43例。試驗組中男性9例,女性37例;對照組中男性10例,女性33例。試驗組平均年齡(49.5±12.1)歲,對照組平均年齡(45.2±18.5)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均衡,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2 診斷標準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8]有關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的診斷標準: ①持續、嚴重的疼痛,不能用生理過程或軀體疾病作出合理解釋;②由情感沖突或心理社會問題直接導致疼痛的發生;③經檢查未發現可直接或間接導致疼痛主訴的軀體病變。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的診斷標準;②病程≥6個月;③無精神疾病家族史;④年齡18~65歲,聽力正常;⑤能夠獨立完成相關量表評定,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項研究者。
1.4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患者或其他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②伴有精神分裂癥或精神障礙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哺乳或妊娠期間女性患者;④曾經接受抗抑郁、鎮痛類藥物治療或經顱磁刺激等物理治療,且未脫離洗脫期的患者;⑤既往曾經有精神活性物質使用史的患者。
1.5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單純給予“曲舍林”抗抑郁治療。②試驗組:所有試驗組患者針灸治療取穴:神庭、水溝、內關、神門、合谷、太沖、四神聰、百會、阿是穴。定位并常規消毒,采用0.3 mm×25 mm毫針,根據各穴位解剖位置選擇相應體位和進針深度、角度,行捻轉提插瀉法后留針50 min。每日治療1次,每周5次。
1.6 觀察指標分別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的療效及事件相關電位:焦慮、抑郁及疼痛的改善分別用HAMD、HAMA及VAS評分評價;分析評價治療前后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觀察N1、P1、N2、P2潛伏期,P2、P3波幅。

2.1 HAMD、HAMA、VAS評分2組患者治療前HAMA評分、HAMD評分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HAMA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而HAMD評分無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主,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疼痛癥狀(VAS評分)明顯改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HAMA評分、VAS評分對比 (例,
2.2 事件相關電位P3002組患者治療前N1潛伏期、P2潛伏期、N2潛伏期、P3潛伏期、P2波幅及P3波幅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2組患者N2潛伏期、P3潛伏期及P3波幅前后差值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表3。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P300電位各波潛伏期對比 (例,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P300電位各波波幅對比 (例,
本研究結果表明,相比單純抗抑郁治療,“醒腦養神,通絡止痛”針灸療法聯合抗抑郁治療可以明顯改善PSPD患者的HAMA評分和VAS評分。P300電位分析表明,患者在接受針灸聯合抗抑郁治療后N2潛伏期、P3潛伏期明顯縮短,P3波幅明顯增大。
PSPD屬中醫“情志病”范疇,其中醫病機多為情志不暢,腦絡失養。情志不暢,則氣機升降不利;腦絡失養,則氣絡不通、血溢絡外。本病在腦,但責之全身。PSPD可以出現全身各個部位,諸如頭痛、胸痛、腹痛、胃脘、脅肋痛、咽部疼痛等。本研究中針灸治療以“醒腦養神,通絡止痛”為治法,以頭部腧穴(神門、四神聰、百會等腧穴)為主,治以醒腦養神,再根據疼痛性質、部位不同佐以對應經絡腧穴辨證施治,以達通絡止痛之功。
PSPD具體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情緒異常及社會心理問題可導致PSPD相關疼痛的發生。有研究發現,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在突觸間隙的含量水平下降會導致疼痛閾值降低,這可能與PSPD疼痛發生具有一定相關性。針刺穴位可以刺激調節交感神經,不僅能夠改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而且能夠促正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同時有研究[9]表明,針刺治療可以促進大腦和脊髓釋放內啡肽類物質,其與阿片受體相結合,可以發揮鎮痛作用。
P300電位是反映認知功能損害的重要、直接的電生理指標,是早期判斷認知功能損害和研究認知加工過程的重要工具。既往研究表明[10],PSPD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傷,在無主動注意的情況下,大腦的非隨機注意能力下降,大腦對新奇刺激信息分類加工功能減退,認知功能受到損害。 國外研究表明,PSPD患者感覺神經通路敏感性增高,導致沖動信號傳導至大腦皮層的速度更快[11]。P300電位的潛伏期與波幅可以反映大腦皮層生物電變化行為的變化情況:電位潛伏期越短,認知行為越好;潛伏期越長,波幅越低,則提示大腦對外來信息的感受能力越差[11]。本研究顯示:試驗組患者,N2、P3潛伏期延長明顯改善,P3波幅明顯增大,提示患者在接受針灸聯合抗抑郁治療后其大腦對新刺激信息的分類加工功能有所改善,非隨意注意能力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相比單純抗抑郁治療,“醒腦養神,通絡止痛”針灸治療聯合抗抑郁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焦慮及疼痛癥狀,對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