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玲
褥瘡又名“席瘡”,多見于長期臥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臨床以骶尾部、髖部、足跟部、脊背部等突起處較為常見,其發病主要病因為局部組織長期受壓、摩擦,但與營養不良、局部潮濕刺激等因素亦有關,常規治療及護理效果欠佳[1,2]。有研究表明[3-5],中醫藥、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護理褥瘡能夠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為提高蘊毒腐潰型III期褥瘡的療效,本研究探索了金黃湯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經我院診治的60例蘊毒腐潰型III期褥瘡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57~82歲,平均(72.06±9.47)歲;病程5~30 d,平均(17.10±5.56)d;褥瘡面積20~49 cm2,平均(32.58±10.73)cm2。觀察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60~85歲,平均(73.77±8.69)歲;病程7~29 d,平均(16.87±5.42)d;褥瘡面積21~47 cm2,平均(33.04±9.95)cm2。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褥瘡面積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蘊毒腐潰型褥瘡診斷標準依據《中醫外科學》[6]確定;褥瘡III期診斷標準依據文獻[7]確定。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蘊毒腐潰型III期褥瘡診斷標準;年齡≥18歲;20 cm2≤褥瘡面積≤50 cm2;病程≤30 d;具有較好的依從性者;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合并免疫系統疾病、出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過敏體質或對試驗藥物過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正在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
1.4 方法
1.4.1 護理方法2組均首先對褥瘡創面進行常規清創,清創后采用VSD敷料覆蓋創面,表面以生物半透膜密封,最后連接負壓吸引設備,每天沖洗3次,每次沖洗250 ml,調整負壓在30~40 kPa持續吸引[8]。對照組采用0.9%氯化鈉注射沖洗創面,觀察組采用金黃湯(組成:金銀花30 g,黃芩15 g,黃連15,黃柏15 g,黃芪15 g,澤瀉12 g,牡丹皮12 g,當歸12 g,升麻6 g,甘草6 g)沖洗創面,每日1劑,水煎750 ml,去除雜質并滅菌后沖洗創面。2組均護理14 d。
1.4.2 觀察指標(1)護理前后分別采集靜脈血,檢測炎癥因子白細胞(WBC)計數、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2)護理前后分別參照文獻[9]記錄創面評分:①創面肉芽評分:0分為無肉芽生長;2分為肉芽鮮紅活潤;4分為肉芽蒼白;6分為肉芽晦暗。②創面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滲出評分:依據臨床表現無、輕、中、重的不同程度,分別計0分、2分、4分、6分。
1.4.3 療效評定標準護理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0]判定療效。治愈:創面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消失;顯效:創面愈合面積≥75%,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創面愈合面積≥30%,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創面愈合面積<30%或增加,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2.1 2組患者護理后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護理后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炎癥因子WBC、CRP、IL-6、TNF-α水平比較2組護理前炎癥因子WBC、CRP、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護理后炎癥因子WBC、CRP、IL-6、TNF-α水平較本組治療前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炎癥因子WBC、CRP、IL-6、TNF-α水平比較 (例,
2.3 2組患者護理前后創面肉芽、創面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滲出評分比較2組護理前創面肉芽、創面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滲出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護理后創面肉芽、創面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滲出評分較本組治療前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前后創面肉芽、創面疼痛、創面水腫、創面滲出評分比較 (例,
臨床治療褥瘡的關鍵是消除創面感染,清除膿性分泌物,促進肉芽組織生長。負壓封閉引流技術作用于創面,能夠持續、充分、負壓引流創面分泌物,有效防止創面內淋巴細胞浸潤、感染的持續存在及創面的假性愈合,VSD敷料具有良好的收縮性,不影響創面肉芽組織生長,同時局部負壓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縮短創面愈合所需時間,提高臨床療效[11,12]。
中醫學認為褥瘡屬于瘡瘍范疇,傳統認為褥瘡發病及創面遷延難愈與熱盛肉腐、氣滯血瘀、氣虛血虛等有關,臨床多強調祛腐化瘀的重要作用[9]。筆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現,III期褥瘡以蘊毒腐潰型較為常見,其基本病機為熱毒內生,腐肉不脫,氣陰耗傷,治宜清熱解毒,去腐生肌,益氣養陰,臨床采用金黃湯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進行護理,能夠取得較滿意的療效。方中金銀花、黃柏為君藥,黃芩、黃連、黃芪為臣藥,澤瀉、牡丹皮、當歸、升麻為佐藥,甘草為使藥。金銀花氣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熱毒,為治陽性瘡瘍的要藥,《滇南本草》云:“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丹流瘰疬。”黃柏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藥心法》云:“治瘡痛不可忍者?!倍吲浜巷@著增強清熱解毒,祛腐療瘡作用。黃芩、黃連清熱解毒,燥濕,能夠增強金銀花、黃柏清熱解毒之功。黃芪益氣健脾,消腫排膿,斂瘡生肌,《本草備要》云:“生血生肌,排膿內托,瘡癰圣藥”,有助于促進創面膿液的外排,同時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澤瀉清熱利濕消腫,牡丹皮清熱涼血,當歸養血活血,升麻升發陽氣,四藥相伍,攻補兼施,既能清熱消腫,又能補虛養血,升舉清陽。甘草調和諸藥?,F代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具有較顯著的抗炎解熱作用,能夠抑制TNF-α及IL-6等炎癥介質的釋放,同時具有較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等具有抑制作用[13]。黃柏具有抗潰瘍、抗菌及調節免疫作用[14]。黃芪能夠促進血管再生,同時具有利尿、抗菌、抗潰瘍、促進物質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多重作用[15]。諸藥相互配伍,共奏清熱解毒,去腐生肌,益氣養陰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炎癥因子WBC、CRP、IL-6、TNF-α水平以及創面肉芽、水腫、疼痛、滲出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采用金黃湯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護理蘊毒腐潰型III期褥瘡,能夠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癥狀,促進創面愈合,提高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