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經濟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經濟治理能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作為制造業大市,寧波高度重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制造業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產業治理能力提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2016年以來,寧波以“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以強化產業鏈、創新鏈、資源鏈協同為導向,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工業強基、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等重點工程,積極探索新型工作推進方式,努力提升產業鏈和工業基礎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為主要框架的治理制度,為制造業強國建設貢獻了寧波實踐、寧波經驗。
2019年12月5日,寧波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寧波市委關于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發出了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動員令。下一步,寧波市經信局將全面貫徹全會部署,以新發展為指引,以提升產業治理能力為主抓手,以“四個堅持、四個機制”為重點,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寧波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提質擴量構建產業集群化建設機制
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是寧波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構建產業集群化建設機制,關鍵是要扭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環節,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點平臺,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優勢,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的協同,提升優勢產業競爭力和產城融合水平。
重點培育“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力推進綠色石化產業、汽車產業創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建設以骨干企業、創新機構和重點平臺為主體的產業組織生態,努力培育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做大電子信息、軟件、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積極培育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基礎扎實、潛力較大的前沿產業,加快應用場景謀劃建設。完善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機制,廣泛應用數字技術,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賦值、賦能、賦智,加快推進綠色制造,走出“鳳凰涅槃”的新路子。
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推動建立全市統一、全面統籌、全域共享的招商機制,推動招商項目到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工業集聚區布局。滾動實施工業投資“雙百工程”和“增資擴產”專項行動,重點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的重大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后勁。推進新一輪三年技術大改造,啟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推進“5G+AI+工業互聯網+安全”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應用和標識解析集成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項目。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品牌(營銷)投入、電子商務投入、人力資本投入、精益管理投入等軟性投入,加快管理能力提升。
優化提升產業平臺。以構建“重點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區—創新產業社區”的梯度平臺為目標,高起點規劃建設寧波前灣新區、甬江科創大走廊,打造長三角地區標志性戰略大平臺。高標準提升發展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開發區等,打造支撐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產業基地。高規格推進建設汽車產業?杭州灣新區等5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高水平加快建設寧波軟件園、集成電路“一園三基地”等特色園區,高質量整合提升小微企業園,打造一個主業突出、布局合理、協作高效的重點平臺體系。
堅持厚植動能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機制
創新是寧波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也是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加速器。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機制,關鍵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主要目標,加快推動形成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的體制機制,提升產業鏈創新引領能力,推動產業高端化和產業基礎高級化。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善優勢企業主導、創新主體協同、“揭榜掛帥”的重大科技專項組織機制,建立以市場主體技術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攻關模式,力爭在我市具有一定優勢、國家重點突破的領域(比如智能汽車、新材料等)組織實施一批項目攻關,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計劃。要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創新載體建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鼓勵企業依托產業鏈自主自愿組建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跨行業、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建立健全自主創新產品首試首用和推廣應用機制,推動政府和國有投資項目采購本地產自主創新優質產品,探索建立研發應用一體化的新興產業培育機制。
增強工業基礎能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優化伺服電機、減速器、集成電路等10條產業鏈培育機制,推動產業鏈核心企業與零部件配套企業合作研發和協同攻關,打通基礎技術、工藝和產品的研發、設計、應用、示范推廣等全流程,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增強產業鏈的韌性。加強軍民融合,推進產業基礎領域“民參軍”“軍轉民”,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打造產業優勢品牌。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載體,持續創新是品牌創建的基礎。實施制造業品牌提升工程,積極開展“浙江制造精品”品牌認證工作,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程度高、管理先進、影響力大、號召力強的“寧波制造”品牌企業,鑄就特色鮮明、市場信譽度高的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加大對龍頭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品牌培育,爭取在高端裝備、汽車、智能家電等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
堅持市場導向構建市場主體培育機制
企業是寧波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者,也是市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推動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更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發揮市場優勢,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建立一批產業集群促進服務機構,構建完善企業梯隊培育機制。
加快培育企業梯隊。繼續開展“千億級龍頭企業—行業骨干企業—高成長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梯隊培育工作,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鼓勵引導企業做強做大。實施冠軍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獨特專長,能夠生產某些冠軍設備和先進材料的中小企業,鑄就寧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推動大企業從“制造型企業”向“平臺型企業”發展,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節點控制力,通過協同制造、資源開放、需求對接等方式,形成以龍頭骨干企業為依托,帶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格局。
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快探索組織變革,建立網絡化協作機制,充分調動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市場主體積極性。推進組建產業集群促進中心,支持產業集群促進中心按照市場化運營機制,為集群內企業提供智庫支撐、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創新培訓、交流合作、宣傳推廣等服務。增強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建立企業社會責任評估和激勵獎懲機制。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要充分發揮企業家的作用,營造尊重企業家、尊重創造者的創新創業氛圍,提振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榮譽感和自信心。建設多層次、跨部門的政商溝通云平臺,建立企業家、第三方機構參與政策制定機制。深化精準服務企業工作,健全企業定制化服務機制,著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創新難”“維權難”等問題。實施中小企業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提供信息咨詢、市場拓展、管理咨詢、質量管理等服務的綜合性或專業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要加強法治寧波建設,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完善知識產權訴調對接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堅持資源聚力構建要素供給提升機制
要素供給是寧波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域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領域。構建要素供給提升機制,關鍵是要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優化產業發展生態。
加強財政政策支持。設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財政專項資金,制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政策和細分行業、重點工程的個性化扶持政策,綜合運用“滴灌式”和“普惠式”方式支持重點產業、企業、項目、平臺、試點示范等建設發展。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的投資引導和撬動作用,推動政府產業基金更好地投向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
提升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制造業融資精準匹配,引導金融資金投向制造業,推動制造業貸款余額穩步增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制造業貸款的比重穩步提高。發展區塊鏈金融,鼓勵金融機構對智能裝備產業園區、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示范項目建設等實施單獨授信政策。完善保險創新機制,加大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和軟件綜合保險政策支持力度。
優化土地資源精準配置。編制《寧波市工業集聚區規劃》,建立工業用地紅線控制機制,推進“退二優二”,在保障工業用地總量基礎上,引導產業空間有序發展。精準排摸“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新增用地需求,分析存量土地適配性和可實際利用性問題,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制定產業用地指南,建立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確保土地供應與產業導向相匹配。